第二章(2 / 3)

“就是嘛!他根本沒法跑家!我同意他住咱們家!現在不是說要幫助弱勢群體嗎,數白嘴呀?來點行動啊!我們可以小合奏!琴和笛兒,嘀嘀噠嘀噠——嘀嘀噠——”

七八天以後,有人從城裏給捎來個口信,叔叔和嬸嬸,讓林家響去城裏住著讀書。

林家響一聽就樂哭了,大喜過望,喜極而泣啊。媽媽更是樂得拿東忘西!家響拎了一條頂大的蛇皮袋子,像驢駒子尥蹶兒似的,一口氣躥到村北責任田,鑽進尚未成熟的玉米林裏,嘎吧嘎吧,擗起嫩玉米來。

媽媽拄著雙拐趕來了。

“多擗幾根吧,家響,城裏人口味高,愛吃新鮮,咱沒有別的啥給小熙哥拿。”

“知道!”家響脆脆地說,“玉米是嫩的香!老了光塞牙,人家就吃不上口了!”

青玉米擗了滿滿一袋子,都紮不上口了。他揪著口袋角兒,撅著屁股背回家。

媽媽從對門借來一把推子,為家響剪了頭發,一番梳妝穿戴,打點了簡單的行李,拄著雙拐送家響到村頭。

媽媽諄諄叮囑兒子說:

“家響呀,到了叔叔那兒,一定要乖。人家有人家的難處,是經過了前思後想,終於答應我們的。供你吃供你住,大恩大德呀!你千萬別惹姥姥生氣,打你罵你都要忍著。也別惹叔叔不高興,叔叔是做大事的,忙。要多幫嬸嬸幹活兒,手腳勤快點。你可別跟小熙哥哥爭什麼,他愛吃的,你就說不愛吃,讓著他吃。他不愛吃的,你就說愛吃,餑餑幹飯粥,剩飯也一樣飽人。他做功課你要幫助他。平時別多嘴。你記住啦?”

林家響使勁點頭:“媽,記住了。”

媽媽還是說:“眼裏要有活兒,人不能懶,別等誰吩咐。哥哥不愛幹的你要多幹,搶著幹啊。記住啦?”

林家響點頭:“記住了。”

媽媽說:“要鉚勁兒念書,別逃學,給媽媽掙一張三好獎狀來!你小學念得好,中學也不能差啊!”

家響說:“我知道。”

媽媽說:“城裏車輛多,上學下學注意安全。沒事別回咱家,媽不用你幹啥。那個鐵道道口,險惡得很,萬萬不要大意!要看過左邊看右邊,多看,看不準就別邁步!”

林家響:“知道。媽您放心啊!”

在坎坷的土路上,林家響背著青玉米袋子走著。正好有本村一輛農用車從後麵開來。車主二山哥哥問他:“家響,去哪兒呀?賣玉米去呀?”

家響立刻想炫耀,仰起臉來說:“賣玉米啥!還嫩著呢!我進城,上學啊,二中!住我叔叔家去!二山哥去哪兒呀?”

車主說:“我也進城。你沾你叔叔的大光啦!人家是大企業家嘛,遠達公司總經理,電視上出過好幾回的!來,上車,一塊兒走!”

家響搭了車,心花怒放地進了縣城。看看那一路的風景吧,連電線杆子都朝他笑呢……

柳林小熙正在一塊“跳舞毯”上跳舞。興致很好。

門鈴響了。

“媽,去開門啊!” 柳林小熙跳舞不停,招呼媽媽。

來人正是汗流浹背的林家響。一袋子青玉米,還有簡單的行李和一些用得著的文具,肩膀頭被老麻繩子勒出一道紫色的帶花紋的溝溝。

媽媽是高興的:“家響來啦,看你帶這麼多東西幹啥,天氣這麼熱,累壞了吧?”

家響格棱棱活動活動肩胛骨,摸摸那道勒痕,快樂地說:“不累!我搭了咱村裏二山哥哥的農用車,沒背多遠!嬸嬸好!”他很別扭地鞠了個躬。“姥姥好!”再鞠個躬。“我叔叔呢?”

姥姥沒有一絲笑容,話中有刺地說:“你叔叔可不是個遊手好閑不務正業的人,他憑著勤勞創業,而且整天忙死了,披星戴月的,能在家閑待著?”

“知道,我叔叔忙!”家響聽出那話很噎,努力不放心上。

柳林小熙關心的是秫笛兒:“家響,帶秫笛兒來了沒有?忘了吧?”

“沒忘!”林家響心情放鬆了些,說,“帶好幾個來了!”

他解開一個裝了牙具等零零碎碎的舊布兜,拿出一個杯子,倒出一大把秫笛兒來。

柳林小熙高興了,抓起一個就吹,隻是呋嚕呋嚕光跑氣,吹不響。

林家響在廚房找到自來水,歪著脖子對著龍頭咕嘟嘟喝了一通涼水,渾身的熱勁就消了一大半。小熙從冰箱拿來一聽雪碧,家響看一眼就說不用,說喝涼水痛快!

媽媽說:“家響歇歇,從下午起你倆都得準備準備功課,沒準有個入學考試摸底呢,別考砸了叫老師同學看不起!小熙你若是有問題,不明白,就問弟弟!我敢肯定弟弟功課比你強!”

小熙樂顛顛地說:“遵命遵命,我不恥下問還不行嗎?”

姥姥對林家響說:“家響我可得告訴你,我們全家收下你可真是不容易!將來你成了事,當了官,而且有了錢,可不能忘了你叔叔嬸子的恩德!吃人一碗還人一鍋,你要是一顆心長到胳肢窩裏,忘恩負義,老天爺都不會輕饒了你!”

媽媽嘖一聲,對姥姥說:“媽!看你說的啥呀……”

林家響的腦子有點亂了。他沒有回答姥姥,對嬸嬸說:“嬸嬸,我想幹活兒!有啥活兒你就說吧,我有的是力氣!”

柳林小熙說:“沒活兒!明天就開學了,哪兒還有活兒!‘而且’素質教育就是多玩,多娛樂,健康成長,是吧,姥姥?”

沒等姥姥說啥,柳林小熙吐吐舌頭,趕緊對家響說:“來,家響,教我吹秫笛兒!老師說音樂是流動的建築,能夠陶冶……健康,連母牛聽了都多產奶呢!”

林家響看到哥哥眉飛色舞,心裏比吃了冰淇淋還舒服。

他們親親熱熱、勾肩搭背地走出客廳,勾肩搭背地來到柳林小熙臥室裏。

這可是個熱熱鬧鬧的小天地,牆上掛著的,有避邪的寶劍,有草編的狐狸頭,有蠟染的西雙版納女子群浴畫,有兩角如長刀,眼睛是兩個大窟窿的水牛頭骨,還有一把落了灰塵的小提琴。桌子上有大大小小木雕像,男女老少人頭、小狗、小羊、壁虎、甲殼蟲……牆腳有一罐子長長短短的粉紅色木板、木棒,看得出那就是木雕的用料,廢紙簍裏更多的不是廢紙,是刨花和木屑。桌麵上除了電腦,還有好幾把刃口不太一樣的雕刻刀,有木銼、鋼銼和砂紙。家響拿起一個老人頭雕像,問小熙:“哥你會弄這?”

“嗯。”

“跟誰學的呀?”

“自學成才!”

“這叫刻……摳……挖……”

“叫木雕!雕刻!”

“挺像的……”

小熙伸出大拇哥,點一點,滿臉生光,變了腔調,說:“‘柳林小熙同學不僅僅是個聰明孩子,還有幾分天才!他喜愛木雕,雕出的小兔小貓小老鼠跟真的似的。如果你問他,你怎麼就能把一塊桃木疙瘩雕成東西呢?他會不假思索地這樣告訴你:“我覺得那桃木疙瘩裏本來就有你想要的東西,我已經看見它們了,有小貓小狗,有小老鼠,我隻要把多餘的部分削掉就行了,一點不難!”我們可以這樣說,美術家的天才,在於發現美,這一點,柳林小熙初步做到了!’這話,是文化館副館長孫爺爺說的,在頒獎會上!人家是一位著名的大雕塑家!”

“哥你琴拉得好,還會這個,真了不起!”家響羨慕地摩挲著一隻木雕紡織娘,滿心折服地說,“我什麼都不會!”

“這個,”小熙拍拍鼠標,說,“電腦,咱更是比吃粥還熟透!遊戲懂不懂?《絕世重生》,《星際怪檔》、《血火一千年》,物力攻擊,魔法攻擊,十八般兵器咱樣樣精通!打怪練級咱所向披靡!你知道我一個晚上幹掉了多少個 BOOS?刷掉多少玩家?撿來多少裝備?大鼻子的哥哥—— 嘿嘿,老鼻子啦!”

家響聽著,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

“等我雕一個你!”小熙說,“你眼睛扁長,鼻子高,嘴角翹,下巴尖順,特征我已經抓住了!——來,吹笛兒!”

“嘀嘀嗒嗒”,秫笛兒響了起來。

姥姥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地闖進來,說:

“不行!這破東西比毛驢子叫喚還難聽,而且吵得我耳朵疼!以後你們不能整這東西!聽見沒有!扔去!”

“抗議!”柳林小熙一拍床頭,說,“一點自由都不給呀!音樂是流動的建築!我聽著好聽!”

“你敢跟姥姥頂嘴?”姥姥的眼睛要瞪裂了,她隻怕在“外人”麵前丟了威嚴,就那麼堅持瞪著,等著外孫輸嘴。

柳林小熙歪歪嘴角,沒說敢不敢。他撒嬌地用腦袋把姥姥頂出去,小聲唱起一支什麼歌,齜牙咧嘴,怪腔怪調的:

“我做了從不怕人說錯/我是我/我不想給人當楷模/我是我/我想這樣活就不那樣活/我是我/我用腦袋走路也快活/我是我……”

林家響當著姥姥的麵就把秫笛兒收起來了。

小熙在油石上磨磨刀子,真是三下五除二,不到20分鍾就雕了一個“林家響”,雖說不算精細,大體也像。家響心裏說:“他可太厲害了!”

桃木的“林家響”,被放在水牛頭骨的腦頂上,那地方雖然有點恐怖,倒也不會磕碰。

吃午飯的時候,姥姥說要做一道“大雪落火山”,拿來了白糖罐,要拌西紅柿。可是白糖結了硬塊,用筷子搗都搗不開。林家響說:“我來!”

他從罐裏抓起白糖塊,哢哢地咬碎,一彎腰吐到西紅柿盤子裏,說:“這不就行了嗎?!”

他的“勇敢”行為叫所有人都“刮目相看”,姥姥則小題大做地吼叫起來:

“哎喲祖宗!你幹啥呀你!你以為你那嘴巴……你叫我說什麼好!你!”

她怒衝衝地端起盤子,拿筷子把家響咬碎的白糖撥拉在垃圾筒裏,卻有兩片湊熱鬧的西紅柿趁機滑下去,這讓她更加心疼、慍惱。

“哎呀,姥姥!”柳林小熙為林家響撐腰,“你既然不知道說什麼好,就別說了嘛!家響也是敢想敢幹舍己為公嘛!你就是不懂白糖有各種各樣的吃法!”

林家響和柳林小熙分在一個班裏,初一(4)。他們成了同桌。班主任是一位30來歲的崔老師。

林家響把秫笛兒的演奏和“手心手背兒”結對子的方式,帶到了樂豐縣第二中學。

林家響吹秫笛兒,算是把同學們震住了,那小東西放在誰嘴裏都不出聲,大家公認林家響會絕活兒,應該上吉尼斯!崔老師聽了秫笛兒演奏,也說不容易不容易。而“手心手背兒”,在大家看來就有些小兒科了。

“手心手背兒不是小兒科,永遠不是!”柳林小熙態度堅決地為林家響做鼓吹。其實林家響並不拿這當回事兒,沒人接受也就算了,小學的嘛,鄉下的嘛,人家城裏人看不上,就該扔掉。柳林小熙好像成了林家響的粉絲,林家響都有點擔待不起了。

“白手心,黑手背兒,

誰願跟我湊一對兒!

白手心,黑手背兒!

誰願跟我湊一對兒!

……”

一到課餘,柳林小熙就這麼吵吵著,張羅玩結對子的遊戲,比如雙打乒乓球,比如摔跤。“搗膝蓋”的遊戲,也被柳林小熙推薦給大家,他說這是林家響帶來的“土特產”。

“來來,搗膝蓋,開搗開搗!抓緊時間啊!”柳林小熙又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