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在樂豐縣城,夠不上數一數二的名人,可誰都知道我是個不大不小的經理、企業家。這下親哥哥沒了,我連個影兒都不去晃一下,隻怕村子裏人嘴無遮攔,說三道四。關係再臭,也是一個媽生的……”
柳林小熙突然開門進來。
真是個沒心少肺的寶貝,你聽他說:
“老爸,去吧!我也去!我喜歡鄉下!鄉下真山真水,那叫大自然,有蟈蟈啊!”他說著就學起了蟈蟈叫……
姥姥惡狠狠瞪他一眼,訓斥道:“你瘋啦!你以為那是遊山逛景兒啊!去!練琴去!”她再一次把小熙推出門。
柳林小熙繼續聽著。
爸爸說:“我覺得……”
姥姥打斷了爸爸:“你就別‘覺得’啦!一個賊,死了,活該!你可是堂堂一名政協委員,有頭有臉的企業家,不怕丟名聲啊?過去,你一年給你老娘寄一次錢,而且今後,還是一年寄一次錢,得啦!”
爸爸歎息道:“那就算了!我不是說他的名聲一定會臭了我,我……心裏膩味,曉豔,捎500塊錢去吧,別的不說,大嫂可憐啊!快騎摩托追一下,那人走不遠呢。”
幾天以後,一個麗日如金的早晨。
男孩柳林小熙,脖子上吊著一隻日本鬆下牌子的Mp3,背著手風琴,快快樂樂地走在大街上。他不喜歡把琴裝在琴箱裏,他記著班上一名漂亮女生曾經眉飛色舞地說過:男孩背著手風琴的樣子很“酷”,就算不拉響也很酷;女孩呢,隻要把小提琴夾在下巴底下就很媚,不拉響也一樣。
他又要去文化館練琴了。
在燕山大街的中段,與上河路十字相交的地方,他看見一對農家母子,趕著一輛花牛車,吆喝著賣西瓜。
“誰買大西瓜啦!又甜又沙的大西瓜啦!誰買大西瓜啦!”
滿車花皮大西瓜。幾條碧綠的瓜藤搭在上麵,更顯出西瓜的青淩、新鮮。小熙嗅到了西瓜藤的美妙氣味。這氣味並不甘甜,卻沁人心脾,讓人舒服。
他停下了腳。
“誰買大西瓜啦!又甜又沙的大西瓜啦!誰買大西瓜啦!”大頭男孩又在吆喝。
鄉下的媽媽,格外小心地扯著牛韁繩走。伸著一雙大腳片的男孩坐在車上,東張西望地,好像看不夠城市的風景。新鮮就是風景。
城裏人有錢,年輕的嬸嬸們,上了年紀的老婆婆們,就出來搭訕著買瓜了。
鄉下媽媽跟兒子說:“給大嬸大奶奶們挑好的!剛下秧子的瓜,脆生,清香,好吃啊!”
大頭男孩道:“好唻!瓜王老大,你給我出來吧!”就從車上搬出一個花皮大西瓜,個頭大得像木桶。他格嘣嘣揪掉帶兩片葉子的青瓜藤,拍拍,揚眉吐氣的樣子。
“咱們這瓜,鎮長都誇獎過,上過電視的,大嬸您算趕上啦!”
西瓜能長這麼大,人們算是開了眼了。
“王阿姨,您買西瓜呀?”背著手風琴的柳林小熙,跟媽媽的一位同事打招呼。
那位王阿姨說:“是啊,買西瓜!——你去練琴呀?會拉了嗎?想當個音樂家是吧?還是想當公司經理呀?”
柳林小熙春風得意地說:“想當音樂家啊!到時候也上電視,也給粉絲簽名!當經理呢……也同樣可以當音樂家的!我會拉啦!您聽聽啊!”
柳林小熙掀開琴帶扣兒,拉了一段曲子,手指頭利落得叫人眼花繚亂,非常動聽。隻是老牛開始有點驚,扭了一下車轅。它沒聽見過嘛。
車上的大頭男孩聽呆了。這是個什麼人啊?小小年紀能拉得這麼好?這比小苗老師彈腳風琴還棒!他常常佩服小苗老師彈腳風琴,可小苗老師絕對沒有這般利落!那用腳一蹬一蹬的風琴也絕對沒有這琴好聽!他抱著個西瓜,隨著旋律晃動起身子來。
咚!啪!大西瓜掉地上,打破了。
買瓜的都笑起來。
農家媽媽心疼地嘖嘖起來。她把破瓜撿起,瓤朝上放在車上,留著自家吃。大頭男孩可忙了,他舍不得落在地上的和腳背上的碎瓜瓤,抓起來大口大口地“吐嚕”,瓜汁順著脖子流。
柳林小熙鼓鼓掌,七分得意三分矜持,背著手風琴走了。
賣瓜的男孩回過神兒來,抹抹嘴巴,說:“媽,那琴多好聽呀!”
他用力吹了一聲秫笛,就裝起來,用嘴模仿琴聲,並且模仿拉琴的動作。
“家響,快給阿姨嬸嬸挑瓜呀!”
媽媽催他說。
日頭慢慢爬著,沒風,午後天氣又悶又熱。偏偏又趕上停電了,電扇、空調全派不上用場。
柳林小熙跟媽媽說:“媽,冰箱裏還有西瓜嗎?”
媽媽說:“沒啦!喝冰茶吧!停電了,開關冰箱門子要快點兒!”
“我不喝冰茶!”柳林小熙說,“冰茶有添加劑的!——我吃西瓜!”
姥姥常常當外孫的拉拉隊,說:“可不是應該吃西瓜!綠色食品啊。而且冰茶廣告做得好,喝起來沒啥意思!”
媽媽看姥姥一眼,說:“媽你就寵著他吧!西瓜吃完了,怎麼‘應該’?西瓜皮都扔走了!”
“男子漢不用誰寵著,而且我自己去買!”兒子朝媽媽翻翻白眼,做個鬼臉,也像姥姥那樣“而且”了一回。
柳林小熙就出來買西瓜了。
鄉下男孩林家響在給老牛“梳頭”。一把斷了齒的破木梳,刮得很小心。看得出,他非常愛那老牛。其實老牛和車都是從村上借來的,家響知道那老牛老實,春天往田裏送糞,秋天收莊稼,多次借用過。
柳林小熙問賣瓜男孩:“喂,那會兒,你吹的啥玩意兒呀?嘟兒嘟兒的。”
林家響將木梳摘淨牛毛,吹吹幹淨放進布兜裏,掏出一支秫笛來,說:“秫笛兒呀!秫秸就是高粱稈兒,高粱稈兒做的笛兒,你吹吹不?”
柳林小熙看看那笛,不過是指頭長的一截高粱稈兒,上麵挖了個小槽槽,搖頭問道:“這玩意兒能響啊?連個音孔都沒有,也沒簧片!”
林家響說:“沒音孔有槽兒呀!不能響,我吹它幹嗎!能吹,能吹響!”
柳林小熙說:“你吹吹,給我聽聽!它能出來像樣的調子嗎?”
林家響吹了幾句。果然有調子,是《世上隻有媽媽好》。
柳林小熙就納悶起來:“真獨特!這也太獨特啦!一截秫秸就能吹出高低音?你是哪個村的呀?我真想跟你來個小合奏!”
農家媽媽對林家響說:“家響給牛添草啊!”又對柳林小熙說,“小朋友,你不是想買瓜嗎?來,嬸嬸給你挑一個!”
林家響就把裝著青草的大布口袋拎給老牛。“吃呀!開飯啦!吃!”
柳林小熙並不在意西瓜,隻說嬸嬸您就看著挑吧,過了秤我給錢。他在意的是秫笛兒。
“你咋會吹這玩意兒呢?”
家響說:“跟村上一位康叔叔學的。康叔叔吹得特別好,上過報紙、電視,他還為秫笛兒申請了國家專利呢!有證書的!”
“你悟性好!”小熙說,“音樂講究悟性,老師們都這麼說!”
林家響對柳林小熙說:“你會拉琴,我也忒想跟你小合奏哩!你參加不參加彙演?咱們全縣年年有一次大彙演知道吧!我沒參加過,光聽人家說。再說,我吹這玩意兒上不了台……”
媽媽催促林家響說:“家響打掃打掃瓜葉,揀幹淨了,別等挨罰款啊!”
兩個男孩握了手,依依不舍的樣子。林家響對柳林小熙說:
“這秫笛兒,就送給你吧,我10分鍾就做一個!”
柳林小熙接過秫笛兒,擺弄著,非常高興:“可謝謝了!你可真是世界上最最心靈手巧的人啊!能吹響秫秸,應該挑戰吉尼斯啊!”
林家響打掃幹淨瓜葉和牛吃落的草屑,小跑著,送到垃圾箱裏。
柳林小熙付了西瓜錢,叼著秫笛兒,抱著西瓜跑回了家。
幾分鍾後,他拿來了數碼照相機,追上老牛車,跟林家響勾肩搭背地站在西瓜車前,請農家媽媽撳快門,拍了好幾張合影。
這兩個孩子,本來是堂兄弟,可是他們沒弄清根底,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自家人不認得自家人。這個夜晚,柳林小熙真的夢見和大頭男孩合奏了,那是什麼台子呢,不大明白,能明白的是大頭男孩吹秫笛兒特賣力氣,肚子鼓得像西瓜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