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未逝去的歲月 8.桑田深處(2 / 3)

阿婆坐在一台壓力機前,開始試用我們帶來的電木粉樣品。這位六十來歲的老人,吧裝粉、班輪、送磨、啟摸幾個工序,融彙在一連串熟練的動作中,雙手的敏捷,使我驚異。她扳動輪盤,隻聽電玉粉在模具裏發出唏唏的響聲,幾秒鍾,一個發亮的瓶蓋就從模具中滾到我們眼前來了。小梁一旁說,作為廠負責人的阿婆不僅同普通工人一樣,每天要參加一班勞動,而且往往是產量最高的一個。我看著這個雖清瘦而結實的老人,暗暗佩服他的精力。

姑娘們也都使用了一下,接著放生了一場辯論,這種電玉粉是外地一間合成樹脂廠的試產品,質量還沒完全過關。幾個姑娘認為成品的光潔度及色澤都不錯,可以用;有幾個姑娘則認為這種粉脫模困難,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用不來。阿婆聽了一會兒,轉過臉問我:

“你們公司有多少這樣的電玉粉?”

“八噸。”

“如果電木廠都不用這批貨,打算怎麼辦?”

我望望小林,沒有回答。

“隻好運回工廠了!”小林說。

“這批電玉粉出廠時間不短了吧?”阿婆拿起壓好的瓶蓋,仔細端詳。

“是的,再過幾個月就超過保管期了。”我答。

“那還敢再耽擱?”阿婆思索著:“再說,現在鐵路運輸繁忙,這批貨運來運去不是平白增加運輸壓力嗎?”

“您說的是,我們也這樣想,”我把幾個發燙的瓶蓋握在手中,“要在過去,我們早退貨了,現在抓沿治國,各行各業大幹快上,我們商業部門感到不應該這樣辦。對工廠正在試製的新產品是積極推銷,熱情扶植,促使完善,還是一退了之,把它悶死在搖籃裏,這是個路線問題。‘

“對,是個路線問題。”阿婆親切地拍拍我的肩頭。“沒有落地就會跑的孩子,要給他一個學走路的機會,孩子的腿才能硬朗。”

“可是這批電玉粉脫模困難,有些廠不願使用。”小林無可奈何地攤開兩手,“真沒人使用,也隻好運回工廠了。我們廠要總結經驗教訓,承擔責任,不能把包袱扔給別人背。”

“脫模慢,是不是脫模劑硬脂酸鋅下少了?”阿婆詢問地看著小林。

“是這樣。”小林點點頭,“還有,過去國內生產電玉粉一貫來是用進口尿素作原料,我們想把基點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這次改用國產尿素。路剛開頭走,總是有點困難的……”

“那好嘛!”沒等小林講完,阿婆就興奮地讚許道:“我們就是要相應華主席、黨中央的號召,堅持走毛主席指的路。新產品有缺點不怕,可以改進!”阿婆向小林提了一些有關提高產品質量的具體意見,轉身向著工作台前的姑娘們:“把這批貨留下來好不好?這批貨難做一點是真。我們舍得多流幾滴汗,既為新產品開路,又免國家遭受損失,不好嗎?看人家工廠和商業部門的同誌路線覺悟多高,我們得學學!”

姑娘們又唧唧喳喳地討論開了。原先幾個持反對意見的姑娘,很快就被阿婆說服了。看樣子,這位身居桑田深處,視野開闊,胸襟豁達的阿婆,不僅在姑娘當中很有威望,而且她的思想品德給了姑娘們深刻的影響。

“你剛在佛山訂的那批貨怎麼辦?”當姑娘們一致同意承擔困難使用這批貨時,小梁有點為難地提醒阿婆。

“可以轉給其他電木廠。”阿婆說。

“好,簽訂合同吧!”小梁沉思了一下,也下了決心。

“晚上黨支委開會,研究一下再說。”阿婆說罷走了出去。

晚飯,我們是在阿婆家吃的。飯後,阿婆去開支委會,我們二人同小梁在阿婆門前的香蕉樹下飲茶閑談。月亮漸漸升上屋脊,香蕉樹的影子像剪紙一樣貼在灑滿清輝的石板地上。我指指沒有燈的三間大屋問:

“阿婆家還有誰?”

“沒有誰了。”小梁答。

“那間屋呢?”我又指指西套間。吃飯時,透過窗子我看見西間屋有床、桌之類的家具,一個竹製書架上放滿了書籍;還有幾樣年輕姑娘的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