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誕法會
上文說過,一年有多個觀音誕。其中二月十九日觀音誕生日,六月十九日觀音成道日,九月十九日觀音出家日(或稱涅槃日),這三個誕期是全國性的。如今天廣州海幢寺就在這三個日子舉行法會,其他誕期在《海幢寺每年重大法會一覽表》中不載。其他寺廟亦大抵如此。屆時,全國各地觀音廟,隻要有點規模的,一般都會舉行慶祝儀式,稱觀音誕法會,或稱觀音聖誕香會,簡稱觀音會。或稱香期。誕會期間,廣大信眾(尤以婦女為多)成群結隊地前往各廟宇觀音堂膜拜,人聲鼎沸,擠作一團,香火鼎盛,煙霧繚繞。鄉村的小觀音廟,平時可能香火不旺,但一到誕期,也會熱鬧起來。
觀音誕拜祭物品一般有大小不一的香燭、折成金元寶的神錠、水果、鮮花等。各地慶典儀式並不一樣。內容大致有:法會祝儀,放生,唱戲,趕廟會等。
⑴法會祝儀儀規
觀音誕期,信眾齊集於供奉觀音之殿堂,由該寺廟僧尼主持法會。儀規各地不一。茲記述頗具代表性的浙江普陀山與香港東普陀寺的祝儀。
①浙江普陀山觀音誕法會
浙江普陀山是中國最大的觀音道場,聲名最著,每年以二月十九日觀音誕最為隆重。一般從二月初七、初八開始,就有身背黃布燒香袋的香客陸續上山,到二月十七、十八、十九達到高峰。十八、十九兩天,普陀山各寺僧眾,都要進行隆重的觀音誕法會。每個寺院燈燭輝煌,佛教儀式通宵達旦。
觀音誕前一日,即二月十八日下午,山上舉行水陸法會與普佛儀式。
水陸法會又稱水陸道場,全名為“法界聖凡冥場水陸普度大齋盛會道場”,是中國佛教經懺法事中的一種。主要是超度世間一切無主孤魂。作法規則現在通行的是明代祩宏訂立的《水陸儀規》。作法七晝夜。
普佛在普濟禪寺內的大圓通殿內舉行,主要是超度自己親屬的亡靈。超度儀式由寺內方丈主持,程序主要為禮香,拜佛,念經,坐夜。坐夜俗稱“坐山”,在農曆二月十八日晚開始。此夜,無數信眾通宵坐在普濟寺大圓通殿內頌經念佛,為觀音菩薩的壽辰暖壽。圓通殿內香煙繚繞,燈火通明,男女老幼(婦人為多)或坐而頌經,或起而禮佛,如饑似渴,神誌冥朦,進入一片幻覺世界。清代後期光緒年間《點石齋畫報》對此有如下記載:“二月十九日相傳為觀音大士誕辰,佞佛之徒爭以一瓣心音皈依蓮花座下,或駕桂楫,或乘筍輿。凡此繡佛長齋無不喚妹呼姨,廣結香閨伴侶,是彼固有所謂伴也,而何冀於觀音,乃證之鴦湖風俗。更有發人一噱者,緣該處觀音寺香煙鼎盛,凡詣寺,上香者先於十八夜會啟無遮,不論老的少的村的俏的,立寺之前後左右,低眉合十露坐通霄,謂之‘伴觀音’。祭夫觀音固世所稱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者也,今以祝暇之故,使人風餐露宿,局蹐街衢,在常人猶或不忍,況我伴乎。然則所謂伴者,亦隻伴其所伴,在觀音必不屑為伴。”這就是當年“伴觀音”的熱鬧境況。
頌了一夜經,二月十九日清晨,舉行觀音誕辰法會。由廟方主持。信眾們梳洗清潔,換上幹淨衣服,齊集參加禮儀。儀規大致如下:
1、唱《香讚》:“楊枝淨水遍灑三千,性空八德利人天,福壽廣增延。滅除罪愆,火焰化紅蓮。南無香雲蓋菩薩訶薩(三稱三拜)。[另一種唱詞是:(香讚)戒定真香, 焚起衝天上。 弟子虔誠,熱在金爐上。 頃刻紛紜, 即遍滿十方。 昔日耶輸, 免難消災障。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2、稱聖號:“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三稱三拜)
3、念《大悲咒》三遍或七遍。
4、念《觀音讚》:“觀音大士,悉號圓通。十二大願誓弘深,苦海度迷津。救告尋聲,無刹不現身。”或念唐三藏法師玄奘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5、念《觀音偈》:“觀音菩薩妙難酬,清淨莊嚴累劫修。浩浩紅蓮安足下,灣灣秋月鎖眉頭。瓶中甘露常遍灑,手內楊枝不計秋。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南無普陀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數百千聲)或念《讚偈》:“菩薩號圓通,降生七寶林中,千手千眼妙真容,端坐菩陀宮。楊柳枝頭甘露灑,普滋法界熏盟。千層浪頭放神通,光降道場中。”再念《觀音偈》(繞佛,約數百聲,然後各歸原位)。
6、拜願:“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拜)。南無阿彌陀佛(三拜)。南無觀世音菩薩(十二拜)。南無大勢至菩薩(三拜)。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三拜)。”
7、三皈依: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和南聖眾。
法會禮成。
二月十九日清晨法會後,舉行拜山儀式。善男信女成群結隊經香雲路往佛頂山。千層石階上,不少信徒三步一拜,九步一叩,其中又以婦人居多,充滿對神靈的敬畏與虔誠。
十九日中午,全普陀山各寺院僧眾素齋會餐,稱“敬佛”,也叫“全體傳拱”。十九日夜,於觀世音菩薩像前再做一場佛事,稱“謝佛”。
三個香期,以二月十九日為最盛。
普陀山在日本、東南亞一帶影響頗大,近年來,每逢觀音盛會。有不少海外遊子與外國佛教弟子,不遠千萬裏來此參拜觀音。
②香港東普陀寺法會
香港妙法精舍出版的《念誦儀規》中,有“觀世音菩薩聖誕祝儀”(農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為唱念大悲咒的行法。係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尊,以持誦大悲咒為主要內容的懺法。茲依香港東普陀寺所舉行的大悲懺,述其法會儀式大致如下:
1、三稱“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2、唱“一心頂禮十方常住三寶”,再唱願文。
3、一心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世尊,並一心頂禮阿彌陀世尊、千光王靜住世尊、諸佛世尊、正法明世尊、大悲心大陀羅尼神妙章句、觀音所說諸陀羅尼、千手千眼大慈大悲觀世音自在菩薩、大勢至菩薩、總持王菩薩、日田薩、月田薩、寶王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華嚴菩薩、大莊嚴菩薩、寶藏菩薩、德藏菩薩、金剛藏菩薩、虛空藏菩薩、彌勒菩薩、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等菩薩,接著頂禮迦葉尊者、天台教觀四明尊者法智大師,最後頂禮善吒梵摩瞿婆伽天子、四王天龍八部、童目天女、虛空神、江海神、泉源神、河沼神、藥草樹林神、舍宅神、水神、火神、風神、土神、山神、地神、宮殿神等一切眷屬。此段係為勸請諸佛、諸菩薩、諸神而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