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廣受尊崇的菩薩(1 / 1)

一個廣受尊崇的菩薩

中國民間自古至今曾信奉過的神靈,多得叫人幾乎數不過來,上至九天,下至九泉,數量可以百計。有的是全國性的,如文聖孔子,武聖關公以及八仙之類。有的是地域性的,如沿海地區的媽祖,廣州地區的金花娘娘;有的是民族性的,如白族的本主神、壯族的女山神婭拜;有的是土生土長的,如中國道教裏的各路神仙,從天仙到地仙,從玉皇大帝至土地公;有的是舶來品,其中影響最大的是佛教中的各種神靈,從佛祖釋迦牟尼到可愛的善財童子。

世間本無神,神乃人創造。神被人造出來以後,反受到人的崇拜。漫長的蒙昧時代、野蠻時代、奴隸時代、封建時代,神靈的觀念廣泛深入人心,成了人的精神寄托、靈魂慰藉,甚至指路明燈。隨著社會發展、科學昌盛,文明進步,觀念更新,很多曾經被信奉過的神靈亦隨之逐漸消亡。今天,誰還會記得董公真仙聖誕、青山靈安尊王千秋呢?就算那位相傳會上天庭告禦狀說所在人家壞話的灶君,今天的城裏人也不大會管他了。不過也有些神靈世代相傳,曆久不衰,至今仍廣泛得享人間香火的,其中最為著名且香火至旺者,乃觀音,觀世音,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慈航普度的觀世音菩薩。

形而上的虛無飄緲的東西暫且放過一邊,隻看全國各地以觀音命名物事這一現象,就可見觀音影響的廣泛與受民眾尊崇的程度都叫人歎為觀止。

大自然中的山、峰、崖、洞、岩、石、湧、泉、潭、河流、溝、瀧、坪、沙洲等等,不少以觀音命名。著名的如廣州觀音山、江蘇揚州瘦西湖畔觀音山、浙江南雁蕩山觀音洞、江西上高縣九峰山觀音泉、江蘇無錫市惠山山麓觀音石、安徽齊雲山觀音岩、桂林市西郊觀音峰、四川大足縣北山觀音坡、台灣南投縣埔裏觀音瀧,等等。不見記載的更不知凡幾。

植物中以觀音命名的,如觀音蓮、觀音竹、觀音手指(南海鹽步秋茄)、滴水觀音(滴水蓮)、觀音柳、觀音菊等。茶葉中,則有中國十大名茶之一鐵觀音。

在醫藥界,有觀音大士救苦神膏,是治跌打損傷的。連饑荒年代用來充饑的土也叫觀音粉,亦有稱觀音土。

這些觀音命名,有些還可以扯上些離奇傳說,更多的是由於人們對觀音菩薩的廣泛尊崇。

我國幾乎所有的佛教寺院都供有觀音像。自古至今中國人曾建造過的觀音廟、觀音堂、觀音閣、觀音殿、觀音庵、觀音塔、觀音樓、觀音橋、觀音亭等,簡直數不勝數,還有觀音井、觀音門、觀音壩等等,由此又帶來數不清的觀音巷、觀音街;此外,曆史上還有關隘、港灣、寨囤等以觀音命名的。

曆代以觀音命名的建築屢建屢毀,尤其經過建國後的破除迷信、上世紀六十年代文革時期對所謂“四舊”的大掃蕩,到今天大多已毀圮不存,不過,看看今人所編的原則上以收現存名勝為限的《中國名勝詞典》,書中載錄以觀音命名的建築仍達百餘。

這些建築大致可分三類。第一類是獨立的寺廟堂閣,專門供奉觀音的。如山西五台山棲賢穀觀音殿、遼寧撫順高爾山觀音閣、浙江普陀山不肯去觀音院等。第二類是當地著名的寺廟宮觀中的一個供奉觀音的殿堂。如北京廣濟寺觀音殿、上海玉佛寺觀音堂、廣東廣州六榕寺觀音殿等。第三類是以觀音命名的橋、塔、亭等建築。如河南寶豐縣香山寺大悲觀音大士塔、廣東陽江縣北山觀音亭等。

能夠入選《中國名勝詞典》的,都是當地最為著名的名勝。以廣州而言,此書隻載錄了廣州六榕寺觀音殿,其實廣州還有好幾間觀音寺廟殿堂,如無著庵觀音閣、東圃鎮棠東村觀音廟(水月宮)、番禺觀音廟(鼇山古廟)等,在當地民眾中亦相當有名。由此可知,很多至今尚存的觀音寺廟在《中國名勝詞典》中並無載錄,盡管它們在當地也相當著名,如果再加上曆代已毀圮不存的,以及建於街頭巷尾或窮鄉僻壤並沒有記載的小觀音寺觀音廟,那麼,曆史上曾有過的觀音寺廟殿堂,真可謂不計其數。

建寺廟幹嘛?當然是為了上香供奉、祭祀叩拜。由此可見觀音信仰(以觀音菩薩為崇奉對象之宗教信仰)是如何的普遍,是如何廣泛而深入地影響著民眾的精神世界。遠在宋代,中國就已有“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的說法,後來又有“人人阿彌陀,戶戶觀世音”的俗語。在中國廣袤的大地上,從沒聽說過觀音的人大概極少,從沒進過寺廟見過觀音像的人大概也不多。這位觀音菩薩受著平民百姓世世代代的崇愛,其知名度遠高於其它神靈。人們一遇危難,心中念叨的嘴裏喊出的往往就是“觀音菩薩保佑”!再看看孩童戴的“送子觀音帽”,聽聽村姑婆媳誦念觀音的喃喃聲,還有城中鄉間流傳了不知多少年的各種神奇的觀音傳說,每逢觀音誕期各地的熱鬧狀況,觀音幾乎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的。

這麼多人信仰觀音拜觀音,若問觀音來曆,何方神聖,卻大概十個有九個說不出來,那就先說說觀音的由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