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語:(1 / 1)

結束語:

《了凡四訓》作為引導人向善,引導人怎麼樣去知錯改錯,通過積累福德來改變命運,整體上都講得非常好,非常到位,也非常深刻。所以儒家、佛家都愛用《了凡四訓》來作為勸人向善的範本。

在改編《了凡四訓》的過程中,覺得過去的很多解釋太容易把學佛修行的人局限在一個狹小的思維裏麵,反到容易起失人失言的作用。所以覺得需要幫大家把視野打開,佛法廣大的奧義,並不局限在小乘的積德、行善、布施的概念上。因為這些在佛菩薩看來,僅僅是做人的基礎。大乘小乘對積德、行善、布施的看法也完全不同,小乘對佛法的理解,在進入大乘的過程中很可能就都是要破除的障礙了。所以,一個學佛者不可不知道這些,如果一開始學佛就覺得自己不行,那很可能就給自己造成千百年的耽誤與虛度。而如果一位善知識或者僧人一開始就把初學者當成下根器之人對待,也會起到誤人誤己的作用。對立誌學佛的人來說,願望是第一等的重要,佛菩薩一定是按照你的願望去安排你修行的路。

可以把《了凡四訓》看作是對命運論的否定。但這種否定,是完全用符合天道的道德與善行來進行自身行為與思想的否定與改變,才有可能真實達到。所以,隻要你努力按照上麵的要求去做到,一定可以改變命運。

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如果大家都能為社會,為集體,為他人貢獻自己的愛與行動,理解別人,寬容別人,擯棄自私自利與損人利己,那麼,命運一定可以改變,你的努力奮鬥就是符合天道的,個人與社會都將從你的努力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