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19
支那暗殺團
廣州辛亥年
小東營起義失敗後,同盟會在南方的精英,損失過半,千金散
盡,短期內,難以恢複元氣。黃興在九龍筲箕灣養傷,他的心情一
直未能平複,即使在夢中,也常常被殺賊的呼聲所喚醒。羊城三月,
血雨紛飛的一幕,總在眼前盤旋,而無情墓上的黃花,卻早已開了
又謝。
黃興給其他同誌的信件中,誓言“一息尚存,此仇必複,斷不使
張鳴岐、李準等賊安枕而臥”。他對胡漢民也說,事到如今,隻有實
行個人暗殺,否則對不起死難的同誌。胡漢民以前是不讚成暗殺的,
現在也覺得,暗殺不僅可使敵人膽寒,重振革命黨的士氣,更重要的
是,他們除了暗殺,已經做不了什麼了。
早在一年多以前,劉師複、朱述堂、謝英伯、陳自覺、高劍父、
程克六名黨人,就在香港成立了一個叫“支那暗殺團”的組織,機關
設在般含道 16號。劉師複是廣東香山人,早在 1907年就曾密謀行刺
李準,但當時因為炸彈發生意外爆炸,不僅廢掉了左手,而且被官府
抓了起來,被判回原籍監禁。在獄中他閱讀安那其主義的書籍,成了
一位激進的安那其主義者。光緒、慈禧駕崩後,宣統皇帝即位,大赦
天下,劉師複得到香山幾位知名士紳的擔保,釋放出來。他一出獄,
便如出柙猛虎,馬上跑到香港組織暗殺團,希望以個人的恐怖行動,
警醒民眾。新軍起義失敗後,陳炯明逃回家鄉海豐,途經香港時,也
加入了暗殺團。
加入暗殺團的儀式,既莊重又神秘。通常都在夜間舉行,四麵用黑布遮攔,中間放一桌子,覆以白布,上麵放置一具骷髏和一支白蠟燭。入盟者先要對著骷髏,獨自在搖曳暗淡的燭光下,沉思默想一段時間,目的是讓他對生死有一個冷靜的思考,然後再由主盟者宣讀組
0 織的宗旨與紀律。
支那暗殺團
暗殺團以一枚刻有“同心同德”四字的小圖章為記。分為三個組,第一組除了要執行暗殺任務外,還負責製造炸彈。團員分為兩種,一種是執行員,一種是補助員。每次執行任務時,采用抽簽方式,誰抽中誰去。其後,李熙斌、梁倚神、丁湘田(劉師複之妻)、林冠戎、鄭彼岸亦加入團體,一共有 12人。按照規定,加入的新人,最少須經一月以上的考察,才能成為正式團員。
汪精衛、黃複生行刺攝政王失敗後,暗殺團決心再接再厲,一雞死,一雞鳴,派劉師複、李熙斌、朱述堂和程克赴北京,繼續執行刺殺攝政王的任務。程克是河南人,說一口北方話,不易引起注意,派他打前站,先到北京偵察環境。程克慷慨受命,擊築一曲“壯士一去兮不複還”,然後揮鞭而去,從此杳不知所之也。鄭彼岸專程赴京尋找他,但無人知其下落,都以為他已遇害了,直到民國成立後,才知道程克已入袁世凱的幕中,做了陝西漢中道道尹。
就在廣東、湖南、湖北、四川各省紳商為鐵路奔走呼籲的同時,暗殺團也忙個不停,在九龍的秘密機關裏夜以繼日地研製炸彈。後來,為了方便在廣州執行任務,在廣州龍眼洞婆髻嶺也設了一個造炸彈的機關。龍眼洞在廣州東郊,三麵環山,東有蟹山、火爐山、藤山、鳳凰山,西有鬼王山、婆髻嶺、喃嘸山;南有水衝山、豬脊骨、飛鵝嶺、蒲崗山;北有筲箕窩、大腹嶺、洞旗峰,環抱著一片鬱鬱蔥蔥的平原,呈九龍歸洞之形,故又稱龍眼洞。
當地有樊、徐兩族的人居住。樊姓在當年抵抗清兵入粵時,全鄉動員,固守龍眼洞,他們在村外砌起堅固的石牆,種滿密密麻麻的簕竹,清兵無法進入,炮彈落在簕竹上也不會爆炸。他們守了十個月,後來清兵用膏油、火藥焚燒簕竹,才攻破了村民的防線,在鄉裏大肆屠殺,幾無孑遺。當時村民為了長期固守,積存了許多糧食,清兵花了三四天才把糧食運光。
然而,寒來暑往,草榮木衰,到康熙年間,樊姓族人中出了一個大官叫樊澤達,做過翰林院檢討,被欽點為廣東正主考,後來升任廣東提督學政。在曆史上,人們常常記住了這位樊姓的翰林,卻不太記得樊姓的抗清了。 0
廣州辛亥年
樊家的後人和徐家合夥,在婆髻嶺下開一家“昌大公司”,經營墾荒和畜牧。他們和廣州河南的綠林好漢李福林是好朋友。李福林是同盟會的,當他知道暗殺團要在廣州設機關後,馬上把梁倚神、高劍父和李應生三人介紹到昌大公司,以打獵、寫生為名,躲在山裏秘密製造炸彈。
這裏是一片荒郊野地,人煙稀少,自從來了這幾個城裏人之後,山間經常傳出隆隆巨響。鄉民都知道是革命黨在造炸彈,但大家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從不幹涉,也沒有人去報官,若有人問起,就說是在打獵。這些鄉民,隻要祠堂發了話要保護這幾個人,誰也不會出賣他們。有一回,梁倚神正在研究信管,不料誤觸機關,一聲猛烈爆炸,把梁倚神炸得滿臉流血。鄉人急忙把他抬到昌大公司裏施救,好在尚不至危及生命,隻炸瞎了一隻眼睛,炸跛了一條腿。
自小東營起義後,革命黨把李準視為最凶惡的敵人,在暗殺名單中排第一位的。他們不斷派人監視李準的行蹤,尋找下手的機會。
這時機會來了。起義後的總督衙門幾成廢墟,過了很多天,官兵才去清理戰場,發現一顆未爆炸的炸彈,督練公所軍事參議官吳錫永好出風頭,上前用腳踢那炸彈,詎料轟然一爆,把他的左腿炸得血肉模糊,立即被送到長堤的中法韜美醫院(今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