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上,菩提祖師衣袖翻飛,無風自動,道袍雖半新不舊,簡樸無華,卻不染纖塵。飄飄乎如憑虛禦風,遺世獨立,悟空不禁看呆了。

直到菩提祖師複問了一遍,悟空才猛然醒來,正襟道:“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借屈原之詩,問的通順流暢。

菩提祖師看了悟空半晌,朗聲大笑道:“好一個‘誰傳道之’!”他望著台下眾人道:“你們入門時,問的不過是如何修道,悟性在高的至多問個‘何為道’,單悟性,可就不如你們小師弟了。‘誰傳道之’,問的好啊!”

笑罷,菩提祖師便就“誰傳道之”一一道來。

“洪荒之時,盤古生於混沌,斧劈開天,收玉虛十二道人。仙家征戰,女媧補天;伏羲氏畫八卦,周文王演易經,(為驚、傷、開、景、死、生、杜、休八門,)總述人間萬象;神農嚐百草,黃帝定人倫,薑尚封諸神;太上老君一氣化三清,傳法人間,是謂道可道,非常道。”

(注:純粹是為了行文方便,大大縮減了神仙的數量)

悟空聽罷,眉頭緊鎖,麵帶疑惑,抓耳撓腮。待祖師示意他可問的時候,悟空便連珠炮似的問道:“玉虛十二門人中,文殊,普賢,難道不是菩薩;燃燈,莫非不是佛陀?”

菩提祖師道:“你這猢猻,忒胡說!什麼菩薩佛陀的,哪洲的鳥語?”

悟空驚得呆若木雞。難怪連天竺的太子都不知何為“佛”,看來這個時候,要麼還無佛教,要麼佛教還未成氣候!想罷複問:“神仙們都住在天庭嗎?”

菩提笑道:“天庭不過是玉皇大天尊,以大羅金仙、三生萬物的修為,在靈台方寸之地開辟的飛升修行之所,仙家也有自己的修行道場。何況修為不到,根本無法出入靈台中開辟的無邊廣袤之境。不過文殊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和燃燈道人他們,百十年之前已本尊入輪回了。”

言語穿耳過,疑惑心中留。悟空眉頭越皺越緊道:“天庭是在靈台中開辟的?既然靈台是心,那麼這便是意識世界了?原來天庭並非真實存在的?”

菩提搖頭道:“你修為不道,我再給你講也枉然。這樣罷,打個比方,悟空,你如何知道你是真實存在的?”

悟空懵了。隻得試探著道:“能思,能感,能觸,能喜,能憂……”

菩提祖師一揮手中拂塵,道:“你在靈台開辟的方廣世界中,亦能思,能感,能觸,能喜,能憂,心念所至,與世間毫無差別,你既不能說它是真實存在的,又不能說它是虛妄是假象。仙家飛升後所去之地,其實存在於真實和不真實之間。”

悟空再次懵了,這次,抓破腦袋也想不出一個真實與不真實之間的存在。腦中一片混沌,居然莫名其妙地想起了那隻同時存在活著和死了的兩種狀態的、薛定諤的貓。

既然此處不通,就問下一處。悟空問道:“師父,您方才說‘本尊入輪回’,還有別的入輪回之法不成?”

菩提祖師頷首道:“此處問的還有些道理。仔細聽之:仙家入輪回,法門各異。其一,托舍為人,這算不得真正的入輪回,隻是以人的身份在世間走一遭,一世盡後仍然回歸仙界本座。其二,發願下界自入輪回。若一世盡宏願心未證圓滿,就算修為再高仍托舍輪轉。若宏願心終不可證圓滿,甚至永墮輪回之中。”

說到這裏,悟空不禁想起十世輪回的金蟬子。

“其三,發願重新修證。托舍為凡人一切從頭開始,仙家見知封印,唯留前世的福緣果報。若能夠在輪轉中再次超脫輪回,仙家靈台見知也會恢複。新造化的靈台世界很可能會大不相同,甚至連修行發端都會改變。”話說至此,菩提祖師忽長長歎了一口氣。悟空聽在耳中,隻覺肝腸共顫。菩提祖師難道發願重新修證了嗎?亦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