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並不答話,隻是凝神聽著。
石猴繼續道:“故要想在苦的生理求得持續永恒的喜樂和解脫,要接觸並釋放內在的、純粹的、無目的的自我,才得以從物的本能中掙脫,從用的欲望中掙脫,尋找到無目的的本來的生活。”
……好像,混進去了什麼奇怪的東西。說著說著,似乎已經不是佛家的“色空”,而是道家的“逍遙”了……
太子瞑目沉思,雙眉微鎖,微微搖搖頭,又輕輕點點頭。
看著他一副若有所感的認真模樣,美猴王忽然起了逗弄阿加的心思,咬著他的耳朵,低聲道:“阿加,你可嚐過魚^水之歡,情^欲之樂?”
稚氣未脫的小太子搖頭正色道:“不曾。”
石猴揚聲道:“為何?”
太子肅然說:“流於放縱,尋歡作樂,完全是自我施加的苦刑和折磨,何苦沉迷之?”
石猴循循善誘:“你可想成為覺者?”
太子理所當然:“自然。我想覺悟,我想成佛。”
美猴王斷然喝道:“不曾迷,何能悟!就算你成日修橋補路,做盡善事,輪回苦修,也悟不了道,成不得佛!”
五雷轟頂,醍醐灌頂。
若不曾迷,如何能悟!
作者有話要說:澄清一點,小風隻是對西遊記中過於崇佛的思想比較不滿,本人對佛教沒有任何偏見。讀了一點佛經,裏麵的許多觀點都太迷人了~給人一種想想就覺得對,越琢磨越有滋味的感覺。感覺佛教是一種曆經悲歡離合、酸甜苦辣後大徹大悟的世界觀。不過鑒於小風本人其實是無神論者,不信教,所以感覺不到信眾所說的“有效”。
☆、第〇〇五回
第〇〇五回:
好為人師傳道授業,
自作聰明結因種緣
石猴壞笑道:“我的好太子,本猴王日行一善,幫你覺悟可好?”
阿加未及言語,便驚覺某處落入了一隻毛茸茸的小爪子。眼睛不由自主地閉上,呼吸越來越急促低沉。迷迷糊糊間,自己仿佛抱住了小小軟軟的一團,那團金毛似乎喊著“我是猴子又不是人,喂喂你冷靜一下放開我……”
阿加低低地歎息道:“不管猴子還是人,都是天地間的有靈眾生,哪裏有什麼分別……”
石猴驚道:在古天竺這樣種姓製度臭名昭彰、階級歧視根深蒂固之處,還有人能明白“眾生平等”的道理,不易啊不易。
這一人一猴之間到底如何,別問作者……作者也不知道。
隻知道,這夜之後,阿加和石猴的關係似乎更親近了些。他們白天出遊,秉燭夜談,日子過得好不自在。太子把石猴當成前輩高人,不光勤學好問,還時常跟他交流切磋。石猴也好為人師,樂得偶爾充個高人,隻是往往一會兒就露出猴子那好動貪玩、口無遮攔的本性。不過別說,石猴雖說個子矮了些,未免有失高人風範,其他地方倒還能裝的一板一眼。∮思∮兔∮在∮線∮閱∮讀∮
大概是飛生成真仙之後罷,孫悟空才驀然醒悟,當時仗著自己是穿越者,隨口胡說,信口開河,真真是胡鬧之極,差點就誤人子弟。幸好阿加天縱奇才、悟性極高,加之心性堅定、胸懷天下,才有驚無險,沒入了魔障。這段經曆,再也不可複製,再也不能重現。可惜這都是後話了。
“據我所知,想要覺悟成佛,第一步是打坐。”石猴怪模怪樣地擺了個雙腿盤起的姿勢,沒坐半柱香的功夫就跳將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