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人體複原工程 第六章大小腸修複的反應(2 / 2)

2007/12/31,吳清忠回複:

眩暈應該是小腸引起的,這種情形隻是耳前小腸經聽宮穴的經絡腫脹,是物理性的問題,不是器質性的病變。由於症狀很特別,很容易造成心理的緊張。因此,請先不要太擔心,應該過幾天就會停止了。這種情形很難預料什麼時候會再出現,每次出現盡量臥床不動,不張眼睛,三四小時後自然消失。

這種修複的工作,由於主流醫學完全否認這種可能性,很少人做這方麵的研究,幾乎是一片空白的領域。因此,很難預料身體會做哪些事,出現哪些症狀,這是比較困擾的。

2007/12/31,May的來信:

母親的情況,的確是這樣,不能張眼睛,連頭也不可隨便轉動,否則眩暈劇烈,又作嘔吐。聽到您這樣說,我也放心多了。

照道理,冬天的氣血,多用作內髒的保暖,如果這個時間修複小腸(其實有沒有可能是代表修複心髒?),那母親的氣血,表示會比較充足呢?

2008/1/1,吳清忠回複:

冬天身體沒有能力從事心髒的修複,老人家的血氣更不可能那麼高。可能由於這幾天的寒流,氣溫突然下降使腎氣太低。“腎屬水,心屬火”,腎氣下降,相對的使心火呈現過盛的現象。心和小腸互為表裏,心火使小腸呈現異常燥動,因而產生這個症狀。可以透過按摩複溜、太溪和湧泉等腎經的穴位,並且加強家中的保暖,提升腎氣。這個季節她應該不會修複心髒或小腸,虛火引起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2008/1/9,May的來信:

果然按摩母親腎經(複溜,太溪,湧泉)後,眩暈的情況比較好得全麵,我想每逢氣溫突然下降時,按摩腎經是可以預防的。

這個例子,說明在中醫理論中,氣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當氣溫出現大幅變化所出現的各種症狀,大部分都是氣溫變化引起的。這時就要依著春天和肝有關、夏天和心有關、仲夏和脾有關、秋天和肺有關、冬天和腎有關的邏輯思考。這個例子也說明了中醫的診斷,需要透過一層一層的推理,找到真正的病因。通常找到原因治療就變得很簡單了。

身體修複大小腸時,在修複的部位可以摸到明顯的血脈跳動。患者平躺在床上,用手按壓腹部,就可以摸到跳動的部位。在腹部外側周圍是大腸的修複,在肚臍周圍則是小腸的修複。跳動的愈猛烈,說明身體修複的力度愈大。這種血脈跳動,說明在那個部位集中了大量的血液進行修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