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人體複原工程 第六章大小腸修複的反應(1 / 2)

第四篇人體複原工程 第六章大小腸修複的反應

小腸的長度大約三至四米,大腸也有一點五米,都是很長的器官。大、小腸是人體最容易滋生細菌的器官,細菌在腸道內除了利用食物的殘渣生存之外,還會對腸壁造成傷害。同時,大多數人的腸道內都會積存大量的宿便,因而形成大腹便便的現象。

當身體血氣上升時,會激活大小腸的修複,這時會出現腹部脹氣、便血、排出黑色大便、臉上和上手臂長粉刺、也可能使小臂和小腿前側出現類似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如果本來有硬皮症的人,會在硬皮的部位出現非常癢的症狀。身體修複大腸時,嘴唇上經常會出現類似脫皮的白色痕跡。

修複小腸時,有時會出現嚴重的眩暈(天旋地轉),主要是修複的工作使得耳前的聽宮穴(小腸經)異常腫脹,擠壓了耳內的平衡係統所致。這時最好立即臥床並閉眼靜養,大約兩三小時,等到穴位的腫脹平複,症狀自然消失。這種情形會反複出現。身體修複不同區域的小腸,會反應在小腸經不同的穴位。因此,身體再次修複同樣對應於聽宮穴區域的小腸時,還會出現眩暈的症狀,直到那段小腸完全修複為止。

小腸和心髒互為表裏,小腸的真正問題在心髒。心髒的修複是件麻煩事,需要長時間養足血氣,然後選擇一個夏天,完全停止工作,讓身體充分的睡眠,才有足夠的能力和時間處理好心髒的問題。心髒的問題去除了,小腸的問題才會慢慢消失。

一個朋友長期有這種眩暈的毛病,主要是他的生活勞逸不均,總是忙一陣,休息一陣。每次短暫的休息,身體無法產生足夠的血氣能量,激活修複心髒的機製。

腎經的複溜、太溪和湧泉三個穴位,是提升腎氣很有效的穴位組。一個香港朋友年逾八十的母親,在冬天反複出現了眩暈,看了醫生沒有效果,寫信問我處理的方法。小腸的修複應該在夏天(小腸和心髒屬火,多半在夏天修複),冬天身體大量的血氣耗費在保溫上,不應該會出現這種問題。發病時正好是寒流來襲,氣溫突然下降的時候。這種情形大多數人都會出現腎氣突然下降的現象,我判斷老人家可能因為腎氣太弱使心火相對顯得太高,才引起小腸的燥動。因此,建議朋友按摩她母親腎經的複溜、太溪和湧泉三個穴位。沒幾天就收到朋友的來信,說症狀完全消失了。

2007/12/30,May的來信:

母親前兩天不知是否修複小腸,早上三四點時間,起來就覺得眩暈,張開眼睛,便覺天旋地轉,又感到嘔吐,以前從來沒有這種情形。

由於她於半夜勉強起床,所以到現在即使紮了針,稍為好了一點,但仍覺很眩,到醫院檢查,所有指針都沒有問題,我剛看過您寫的一篇有關眩暈的文章,心裏稍為安心。類似這個情況,是否過兩三天會自然好,以後修複小腸的話,也會再重複的,可有症候可以事先覺察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