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人體複原工程 第二章排除寒氣的反應(3 / 3)

膀胱經起始於眼睛內側的睛明穴,經後腦和背部,再經大腿後側直到腳趾。膀胱經從眼睛內側的睛明穴開始,經過頭部到整個背部和大小腿的背麵,最後終結於腳小趾。頭部或背部受寒時,寒氣會留存在膀胱經裏,當身體能量回升到有能力排除寒氣時,會開始排除膀胱經的寒氣。

膀胱經排除寒氣時,除了一般感冒的打噴嚏、流鼻水的症狀之外,最明顯的症狀是喉嚨疼痛或聲音沙啞,接著出現後腦的脹痛和肩頸酸痛。這時在膀胱經上按摩或刮痧,是緩解症狀最快的手段。

和所有寒氣的排除相同,當身體開始排除膀胱經的寒氣時,最好能增加休息,讓身體集中能量把寒氣排幹淨。另外,中醫有很好的藥劑能夠幫助身體更有效地排除寒氣,因此,請中醫師開方調理也是很好的方向。

經常出現這種排除膀胱經寒氣的現象時,就要回顧生活環境中,是否有寒氣不斷侵入的機會。特別是頭部和背後是否常常受寒,例如,洗頭未及時吹幹或經常承受冷氣對頭部或背部的直接吹襲等。

排除肺髒寒氣的反應

肺裏的寒氣是身體最深層的寒氣,可能是一次較嚴重的受寒,或者在經絡裏的寒氣存在了太久,逐漸往深層移動所留下來的。這種寒氣的排除,需要較大的能量。

常有網友問我如何排除寒氣,多數人都期待有立即就能把寒氣排出的藥或按摩方法。實際上並沒有這種方法,就像我們皮膚受了傷隻能在傷口上塗消炎藥,傷口的修複是身體自己做的。排除寒氣是身體自己做的,當身體有足夠能量時,才會展開排除寒氣的工作。

兒童之所以經常傷風感冒,並不是身體抵抗力不足,相反的是他們的血氣能力很高,隻要稍有寒氣進入身體,立即激活排除寒氣的工作,就出現傷風感冒的症狀了。

肺裏寒氣的排除可能出現幾種症狀,包括打噴嚏、流鼻水、咳嗽、頭痛、發燒、全身無力或酸痛、水瀉、膽經痛、膏肓穴疼痛(肩頸酸痛)及清晨四五點的盜汗等。

其中的水瀉和腸炎的腹瀉非常類似,但是仔細觀察又有很大的不同。腸炎的腹瀉,在瀉之前會有腹痛感,瀉之後痛感仍在;而且瀉個不停,一天之內可能瀉一二十次,瀉完之後會有虛脫的感覺,氣色愈瀉愈差。

排寒氣的水瀉,瀉之前也有腹痛的感覺,瀉之後痛感立即消失,並且感覺很舒適;同時一天之內最多瀉三至五次,瀉完之後身體沒有任何虛弱感,氣色不會因為水瀉而變差。一個朋友連續水瀉了二十多天,原來因肺虛略黑的臉色愈來愈白,氣色愈來愈好,身體愈來愈輕鬆,一個月之中,一個大腹便便的啤酒肚就此不見。

雖然水瀉和腹瀉都是在大便時排出許多水分,但腹瀉的大便中水和糞完全混合,呈黃色狀。水瀉的大便,則呈灰色狀,水和糞有時是分離的,大便中偶爾有顆粒狀的固體。許多孩子在感冒的後期都會出現水瀉,瀉完之後,感冒大概也好了。

膽經痛常被診斷為坐骨神經痛,常常出現在中年以上的人身上,這些人沒有能力排除肺裏的寒氣,但身體仍嚐試進行排除肺寒,因而經常處於肺熱的狀態,很容易出現這種疼痛。

排除肺中寒氣,有時會出現發燒的現象,這種發燒和腸胃炎的發燒不同,並不是細菌引起的,而是身體中的肺氣(肺的能力)和寒氣僵持不下,無法順利將寒氣排出。這時使用抗生素的效用不大,最好按摩手上的肺經,提升肺的能力,使身體能順利將寒氣排出。這種按摩有可能會很痛,兒童較難忍受,可以用中醫推拿用的經絡油,或利用熱水加米酒(或黃酒),以一比一的比例,溫度以孩子能忍受的程度為宜。用手沾經絡油或熱酒水,在肺經上由胸往手推,可以有效地退燒。肺經起始於肩部的府中穴,到拇指的少商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