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做自己身體的總經理(1 / 2)

前言 做自己身體的總經理

2006年以來,《人體使用手冊》在各類書店(國有、民營、網絡書城等)成了年度暢銷榜的書,並且至今仍在熱銷,讓我意外地成了暢銷書的作家。書出版之後,我在“和訊”開了一個博客,每天都有讀者問各種各樣的健康問題。問得最多的是對“一式三招”操作的細節,以及在實施了“一式三招”之後,血氣上升身體開始了修複的工作,出現許多症狀,因而所產生的問題。我覺得需要出版這本新的書,進一步提供我自己的經驗,讓讀者對身體有更深全麵的理解。

從來沒想過我有一天會成為暢銷書作家,《人體使用手冊》本來隻是我自己養生的心得記錄,用來提供給朋友養生參考的電子文件。有一次朋友問我能不能把電子文檔傳給他的朋友,我毫不考慮地同意了。我的想法是寫這本電子書的初衷隻是想分享自己的健康經驗,他的朋友多半是健康出了問題,和一個人的健康相比,書的版權顯然沒有那麼重要。

經過了三年,有一天在台北的一家餐廳和老板交換名片時,她很驚訝地告訴我正在看我的書。由於我從未出版過書,怎麼會有人看我的書?可是當她從櫃子裏拿出影印的書時,那確實是我寫的。回家後趕緊上網,才知道那已經是當年大陸網絡最熱的一本“書”,網絡上到處都能下載。

沒多久,一家台灣的出版社找上了門,書就這麼出版了。雖然平麵書出版了,可是我給出版商開了一個條件,必須在網絡上公開宣示,繼續維持免費的網絡版自由傳播。過了半年,大陸的平麵書也在廣東的花城出版社出版了。

《人體使用手冊》在2002年就完稿,已經是六年前的事了。這六年間,我遇見了幾位很好的老師,學習了許多新東西。我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在不斷的進步之中。人體的複原過程,是這六年來最主要的體會。我不是醫生,我的研究隻是養生的心得,是每一個人都能自己做的。

把自己的身體當成企業一樣管理。

在中學的國文課本中,經常要讀古文。在課文的後麵都有作者的簡介,常常看到簡介中有“略通岐黃”的加注。有一次看清宮的連續劇《康熙皇帝》,劇中康熙在外打仗時生了病,宮廷裏的禦醫開了藥方,需要經過幾個軍機大臣過目才能放行。

顯然自古以來的中國,醫學不完全是專業領域,是每一個中文達到一定水準的人都能修習的科學。學習的程度並不像今天僅止於常識,而是達到可以開立處方的水準。今天的醫療法律限製隻有醫生才能開立處方,無意中也設立了人們思考和學習醫學的界限。

記得有一天,一個成功的企業家請我吃飯,說他最近一次身體檢查,查出大腸裏長了幾個腫瘤,希望我給他一點建議。

從外表看,他並沒有明顯的病容,他的腫瘤不是很大,應該不會有立即的危險。我建議他先遵從醫生的指示,如果醫生認為要割除,隻要不會造成永久性的傷害就先割除。然後開始好好調養身體,他找我的目的就是想問我如何調養。

我問他對健康的看法,他說他一向聽醫生的建議,自己對中西醫都沒有研究,總認為那是專業醫師才有能力了解的。

我告訴他,他從小企業成長到今天的大規模,必定需要不斷地學習企業管理的知識,自己處理企業的問題。雖然企業長期請了管理顧問作為企業的醫生,但是管理顧問的建議僅供參考,管理的工作和企業的各種決策,最終還是得他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