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巡訪途中(2 / 3)

這就是毛澤東特有的性格,越是麵臨危險他越冷靜,有時還要幽默幾句。他一生中無數次遇險,總能轉危為安,與這種性格不無關係。

當雷雨交加、風起雲湧,氣流肆無忌憚地摔打飛機的時候,毛澤東像什麼事兒都沒發生一樣,照樣讀他的線裝書。他一支接一支地抽煙,一杯接一杯地喝茶。其實,毛澤東自投身革命那一天起,就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他臨危不懼,處變不驚;他膽略非凡,力量超群。無論是對待自然界的大風大浪,還是對待人世間的大風大浪,毛澤東的態度始終是“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 以誰也無法抵擋的英雄氣概奮勇前進。

雖然是特殊情況下的飛行,但機組人員並不慌亂。那時,隻要主席的專機活動,全國都要禁空讓道,就像“天馬行空,獨往獨來”,因此不必擔心兩機對頭相撞的危險。大家各司其職,沉著應戰。飛機位置十分清楚,駕駛員始終掌握著飛行的主動權。

空中撞機的危險雖不存在,可來自大自然的雷電幹擾始終無法排除。由於飛機油箱裏的燃料有限,飛機繞道不能太遠,在空中的時間不能拖延太長。因此,飛機幾乎是擦著雲邊兒飛行。

強大的雷電幹擾使機上的無線電係統失靈,飛機與地麵完全失去了聯係。蘇製裏-2 飛機上隻配備短波,沒有超短波設備,盡管把平時使用的四瓦功率電台換成備用的一百五十瓦大功率電台,仍無濟於事。直到飛機臨近北京西郊機場上空,地麵已能聽見飛機的轟鳴聲,機組人員才勉強收到塔台的呼叫和著陸的指示。

飛機超過預定時間仍未出現在北京上空,這可把地麵的同誌嚇壞了。無線電聯絡中斷了近四十分鍾,又因繞飛延誤了降落的時間,這四十分鍾不平常的時間使塔台上、機場裏所有的人都如坐針氈,備受煎熬。毛主席的專機失去蹤影,不知飛往何方,這可是個驚天動地的大事,劉亞樓猶如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

機場上迎接毛澤東的中央領導,剛見麵時如同久別重逢的老朋友互相問候,談天說地,有的還悠閑地開起幾句玩笑。隨著飛機著陸時間一分一秒地延遲,人們茫然無助地等待著,沉默、擔憂、焦急,機場上氣氛令人窒息,空氣好像被凝固了似的。他們之中有的不停地抬腕看表,有的雙目茫然地遙望南方的天際,有的搓著雙手來回走動……人人心急如焚,個個驚恐不安。

突然,從東南方向隱隱約約傳來一陣馬達聲,大家不約而同地尋聲望去。隨著飛機的轟鳴聲越來越響,大家臉上緊張的表情也越來越放鬆,機場上又恢複了起初的喧鬧聲。

機輪剛擦地皮,坐鎮塔台指揮的劉亞樓便疾步奔向停機坪,沒等毛澤東走出飛機,就站在剛被打開的艙門前衝著裏麵大聲嚷道:“主席呀,嚇死我了!我們一直在為您擔心啊!現在好了,平安無事了。”

劉亞樓轉過頭來又衝著飛行員大發雷霆:“哎呀!我的腦袋都掖在你褲腰上啦……”聽不出是喜是憂,“你怎麼不顛他幾下,看他下回還坐飛機不?”

“顛他幾下?用顛幾下的辦法豈能嚇退毛主席!” 大家正在琢磨著劉亞樓那句莫名其妙的話,擔任地麵指揮的飛行大隊長蔡演威又嚇了大家一跳。

“你們可救了我一命。” 聲音沙啞的蔡演威哭喪著臉,像吃了一包回形針滿肚子委屈。

“怎麼回事?”

“敢情你們還不知道怎麼回事?與你們失去聯絡半個多小時呀!沒有任何消息,不知道飛機在什麼地方,不知道飛機是否安全無事,上麵坐著的可是毛主席呀!劉司令員站在我的身邊一個勁地催‘快叫,快給我叫!’我的嗓子都喊啞了,就是聽不見你們回答。劉司令員急了,直衝我喊:‘再聯絡不上,我就斃了你!’司令員的脾氣你們是知道的,要是真的把我斃了,我可就成了冤死鬼啦!”

蔡演威連珠炮似的放了一通,一副驚魂未定的樣子嚇得大家後脊梁直冒冷汗,隨後又感到有趣可笑。

幾分鍾前,指揮塔台是戰場,是前線,是大家關注的中心。誰都揪著一顆心,捏著一把汗,為飛機,為飛機上的毛主席。此時大家好像悟到了劉亞樓那句話的含義,是啊,顛他幾下,嚇唬嚇唬,免得你毛澤東還要坐飛機,司令員還得為你擔驚受怕。所幸的是毛澤東化險為夷,大家虛驚一場。

毛澤東這次空中遇險,為以後禁止他乘坐飛機埋下了伏筆。毛澤東最終失去了乘坐飛機的權利,有關部門決定毛澤東外出時一般不允許坐飛機,改乘火車。

南寧之夜難安寧

一九五七年年底,從蘇聯回國的毛澤東在北京稍事休息後,便帶著“趕英超美”的豪情開始南巡。新年過後,他飛到了廣西的省會南寧,準備在那裏召開中央工作會議。

毛澤東住進明園飯店的紅樓。那是一棟別墅式的高大平房,曾多次接待過越南主席胡誌明。紅樓的周圍綠樹成蔭、花團錦簇,加上省委領導的精心布置,更顯得幽雅清馨。毛澤東很滿意這裏的環境和主人的細心周到:原來的沙發床被撤走了,換上了他睡慣了的寬大結實的木板床;房間改建了,兩間並成一間,更顯得寬敞高大,光線充足。

此刻,毛澤東正以他習慣的方式在房間裏踱著步子,大腦不停地思索著大會的主題。不久前周恩來總理向正在杭州視察的毛澤東建議,在一屆人大五次會議召開之前,是否討論一下今年的預算和年度計劃等問題。毛澤東同意了,並親自寫了準備到南寧開會的通知。

雖然會議的事項已有安排,但毛澤東仍顯得有些煩躁不安。一年來的國內外形勢和這次外出的所見所聞,使他既興奮又不滿,興奮的是國際環境有所緩和,國內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日趨高漲;不滿的是我們有些領導同誌為什麼總要壓製這個積極性呢?

心情沉悶的毛澤東順手推開一扇窗戶,他想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欣賞一下南方景色。邕江像一條銀鏈橫於窗前,碎銀點點的江水磁石般吸引著毛澤東的視線。多年來,這個倔強的湖南人養成了決不向困難低頭的性格,“與天鬥,其樂無窮”是他的信條。“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裏”,遊泳就是他與天鬥養成的一種嗜好。

到南寧的第二天,已屆六十五歲高齡的毛澤東收住他那脫韁奔騰的千思萬緒,突然別出心裁地提出要在邕江遊一次冬泳。這可嚇壞了當地領導,副省長覃應機趕忙勸阻:“主席患感冒,最好今天不要去了。”

“不要緊,就是要以毒攻毒嘛!”毛澤東以他特有的邏輯表達了他的堅決。

“主席,水溫十七度半,有點涼。”衛士張木奇報告說,意思是想勸他再考慮考慮。

“十七度半還涼嗎?很暖了。沒關係,勇敢些,能遊的都去遊遊。”毛澤東不但沒改主意,反而鼓動衛士們同他一起下水。〓

這是一個雨後初晴的下午,天氣比以往冷得多,南寧街頭的人們都穿上了毛衣。毛澤東神采奕奕,在當地領導的前呼後擁下,從六角亭旁的崎嶇小路健步來到洋巷碼頭遊泳場。毛澤東向守候在那裏的工作人員揮手致意後,一步而躍登上停在江邊的小汽艇更衣。

小汽艇慢慢掉轉船頭,迎著和煦的陽光駛向江心。身穿泳裝的毛澤東站在船頭不停地向四周觀望,欣賞著雨後薄霧籠罩的邕江景色。

幾分鍾後,從岸邊劃過來幾隻小船,毛澤東急不可待地跨上其中一隻,他手裏拿著自己常用的舊毛巾,沾著江水擦抹一下胸部和脊背,然後又把雙腳浸到江水裏。

“主席,冷不冷?” 張木奇皺著眉頭問。

“不冷,不冷!”毛澤東一邊說,一邊扶著舢板的邊緣,用力一推,撲通一聲潛入水底去了。

幾秒鍾過去了,正當大家緊張不安地盯著江心時,毛澤東揮動雙臂躍出了水麵。這時,陪同毛澤東的廣西領導和七八個專業運動員也紛紛跳入江中,宛如眾星拱月簇擁在毛澤東周圍。

毛澤東在江裏,時而蛙泳,時而側泳。他在滾滾的激流中踩水,好像金色的擎天柱一般。有時又麵向藍天,手腳不動,像一隻小舢板仰臥於江麵長達兩三分鍾,身子隨著滾滾的江水悠然自得地向前漂移。

毛澤東暢遊正酣,站在汽船上的醫生擔心天寒水冷,影響毛澤東的健康,便以提醒的方式勸道:“主席,已遊了二十分鍾啦!”

“再遊十分鍾吧!” 毛澤東以商量的口吻含笑而答。

就這樣, 毛澤東越遊越興奮,在寒冷的江水裏堅持遊了三十多分鍾,一直遊到沙石公社新碼頭附近,遊程一千多米。後經大家再三勸說,毛澤東才戀戀不舍地上船休息。

江麵上風吹浪起,波光粼粼。小汽艇拖著長長的“魚尾”很快駛回岸邊。毛澤東精神抖擻,滿麵紅光。有人小聲問道:“主席,冷不冷?”

毛澤東樂嗬嗬地回答:“下決心就不冷,不下決心就是二十度也冷。”說完扭過頭來輕聲問李銀橋,“帶酒來了沒有?”

毛澤東平常不大喝酒,就是喝也隻是來點紅葡萄酒。隻要不接待客人,每餐幾兩糙米或二米飯,兩三樣鹹中帶辣的菜就行了。所以毛澤東這次外出,衛士們自然想不到準備酒。

李銀橋知道剛從水裏出來的毛澤東感到冷,隻是嘴上不肯承認罷了。他很快想出一個辦法,叫工作人員去取熱毛巾,為毛澤東擦身驅寒。

毛澤東被大家裏三層外三層地圍攏著,正聽著你一句我一句的驚訝和讚歎,看到李銀橋在擰熱毛巾就連忙擺手表示不冷。可李銀橋分明看到他身上被冷風吹起了雞皮疙瘩,便不由分說地大動作為他擦身。毛澤東朝他笑笑沒再吭聲,但看得出臉上露出了感激之情。

一月十日,遊興未盡的毛澤東再次躍入邕江。下午兩點多鍾,江麵上寒風颼颼,波浪滾滾。毛澤東遊過水深流急的母豬灣,仍不願意上船休息,繼續向津頭渡口遊去。

毛澤東上岸後披上一件毛巾浴衣,笑容可掬地向有群眾的地方走去。他來到廣西軍區三○三醫院的後門,站在大樹底下聊天的休養員一看是毛澤東,便激動地高呼:“毛主席來了!”“毛主席萬歲!”一時間,歡呼聲、口號聲回響在邕江兩岸。

這時,從醫院又湧出三四十個休養員和白衣戰士,他們猶如葵花向陽圍繞在毛澤東身旁歡呼著跳躍著。一個高個子休養員大聲說:“我們要遵守毛主席製定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排隊,排隊!”隻聽刷的一聲,休養員和白衣戰士立刻自動地排成一列長隊,站在偉大領袖的身旁,一個勁地歡呼鼓掌。

轉眼間,剛下班的工人趕來了,在田間勞動的農民趕來了,渡江的旅客也趕來了,岸邊擠滿了從四麵八方湧來的群眾。在人山人海的歡呼聲中,毛澤東似乎再次感受到深藏在人民群眾中的像沸水蒸騰一般的熱情。

人民,隻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曆史的動力。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再也不能壓製人民的積極性了,意誌堅強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毛澤東作出了最後抉擇。

一月十二日下午,中央工作會議在南寧如期召開。會議室裏群星閃爍,參加會議的各省市自治區和中央各部委的領導正當盛年,都是經曆了幾十年嚴酷戰爭和對敵鬥爭的考驗,是犧牲了兩千萬烈士之後的幸存者,確實個個出類拔萃,人人性格鮮明,都有一段光輝燦爛的人生曆史。

這次為期十二天的會議本來是總結“一五”計劃、討論“二五”計劃和本年度計劃草案的,但毛澤東在第一天的會上就急風暴雨般地提出了要反“反冒進”。他帶著堅定的信念、激昂的鬥誌和複雜的心情說:“不要提 ‘反冒進’這個名詞好不好?這是政治問題。一反就泄了氣。六億人,泄了氣不得了……”

在毛澤東看來,目前不是批評冒進的問題,而是批評不進的問題。他說“反冒進”砍掉了“多快好省”,挫傷了群眾的積極性。批評做經濟工作的人隻務實不務虛,隻專不紅。在明園飯店的會議廳裏,毛澤東的火氣正旺,詞嚴色厲。

由於毛澤東接連批評了好幾位領導人,而且話說得很不客氣,致使南寧會議的氣氛顯得十分嚴肅和沉悶。“散會”聲一響,大家的腳底仿佛都裝上了馬達,急急忙忙地直朝門外衝去。大家緊張得很,甚至有的人睡不著覺。以往會議期間為了鬆弛、調節一下生活時常安排一些娛樂活動,可這次大家會上會下都不怎麼說話,就連舞廳也很少有人光顧。

毛澤東對柯慶施《乘風破浪,加速建設社會主義的新上海》一文非常讚賞,視之為“反冒進”的鮮明對照,甚至拿著該文質問周恩來能不能寫出這樣的文章。周恩來回答說寫不出來後,毛澤東進一步問:“你不是反冒進嗎?我是反反冒進的!”這種情況自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內還是第一次。

對於毛澤東的批評,大家都能像小學生一樣誠懇虛心地接受,而且習慣於從自己這方麵總結教訓,查找原因,很少有抵觸情緒,更沒有不服氣的現象。

誰會不服氣呢?毛澤東的威望太高了,大家對他太尊重了。因為這些從槍林彈雨中走過來的人都看到了這樣一個不爭的事實:每當毛澤東處於被排擠的時候,軍事鬥爭就受挫折,武裝力量就被削弱,黨和軍隊的生存就岌岌可危;反之,就會轉危為安,就會由弱變強,就會充滿信心。從大革命,從土地革命戰爭,到抗戰,到解放戰爭,這一點都被一次又一次地證實了,誰會懷疑毛澤東能領錯路呢!

經曆過大規模的階級鬥爭、有著二十二年戰爭生涯的毛澤東,熟悉階級鬥爭的規律,善於領兵打仗。以階級鬥爭、打仗的方法來解決舊中國的問題,毛澤東是得心應手的,是無往不勝的。事實上,他是用槍杆子改寫了中國的曆史。

一年來國際形勢的巨變、國內反右鬥爭的擴大化促使了毛澤東改變“八大”以來“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矛盾已經基本結束”的看法。當他用階級鬥爭的觀點和方法來看待經濟建設問題時,就很自然地把“反冒進”同“資產階級右派的進攻”聯係在一起了,既然是階級矛盾,就要用階級鬥爭來處理,就要用打仗的方式來解決。

“我不相信,搞工業、農業比打仗還厲害!”在南寧會議上,毛澤東說了這樣一句話,提出了這樣一個“不斷革命”的理論。

事實證明,這種“不斷革命”的理論,是經濟建設中“左”的急於求快、急於求成錯誤的思想根源,“大躍進”就是這種指導思想的產物。

毛澤東通宵達旦地工作著,房間裏的燈光徹夜不熄,迎來了一個又一個黎明。在這種緊張工作的日子裏,他經常想起革命積極性空前高漲的廣西人民,

不時浮現邕江岸邊排山倒海的群眾場麵。

一月十七日晚上,毛澤東的情緒仍在亢奮之中。“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毛澤東突然想到了長江三峽。他要召開一個會議專門研究三峽工程問題。離紅樓不遠的一個會議室裏燈光明亮,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彭真、李富春、李先念、薄一波、陳伯達、胡喬木、吳冷西、田家英等都參加了會議。

當聽完主管水利和水電的兩方負責人李銳、林一山的彙報後,毛澤東興奮地說:“對三峽我還是有興趣的,如果今後十五年能建成,那是趕上美國的問題。還有原子彈問題。太集中了也不好,還得有別的電站。水力用之不竭,應當多搞水電,加快發展水電。‘水主火輔’嘛,沒有水力的地方,當然要搞火電。”

毛澤東還提醒大家,像三峽這樣的工程當然會引起敵人注意的,絕不能遭受破壞,那可是下遊幾千萬人的生命安全問題。

南寧會議最後一個議題——三峽問題,到此算是有了眉目。會後毛澤東把三峽問題交給辦事一向縝密的周恩來去管。三峽會議結束後已到淩晨一點,這時明園飯店突然接到緊急通知:空軍部隊的雷達發現台灣的一架飛機正由海上朝廣西南寧飛來。

誰能料到,新中國成立都八年了,竟然還有國民黨的飛機深入到南寧來!這著實使廣西的黨政軍領導心急如焚,大家都在為毛澤東的安全擔心。

那時,台灣海峽很不平靜,風來雨去,瞬息萬變。隨毛澤東一同到南寧的空軍副司令員何廷一心急如焚:別是國民黨特務知道了毛澤東的行蹤?知道了南寧會議的安排?此時他想起了幾年前曾在上海發生的“二六轟炸”事件:

那是一九五二年春節過後,毛澤東去上海視察,臨時決定在南京多住兩天,不知是走漏了消息還是其他什麼原因,就在毛澤東準備離開南京去上海時,國民黨的飛機對上海進行了轟炸……

何副司令員一刻也不敢怠慢,因南寧沒有軍用機場,就叫秘書馬上聯係附近的柳州軍用機場,命令那裏的空軍殲擊機分三批立即起飛,無論如何也要攔住敵機,最好把它打下來。

警衛人員迅速擁進毛澤東的房間,讓正在看書的毛澤東暫時去防空洞躲避一下。

“我不去。”毛澤東夾著香煙的大手由內向外一推,煙頭泛起的火亮隨著手勢畫了一個弧形,“要去你們去!”說完就像沒事一樣,繼續看他的線裝書。

遠方傳來防空警報的聲音,全城突然斷電熄燈,毛澤東的住處也不例外,四處黑乎乎的,伸手不見五指。

張木奇打著手電筒跑進來,房間裏頓時豎起一道光柱,好像要用棍子驅趕裏邊的人:“主席,您得出去,我們要對您的安全負責……”

“蔣介石請我去重慶,我去了,又回來了!他還能怎麼樣?現在還不如那時安全嗎?”毛澤東指著李銀橋的鼻子,“你去,把蠟燭給我點著!”

李銀橋勸道:“主席,還是防備萬一的好,咱們去防空洞吧!”

“我不去!”毛澤東有些不耐煩了,他聲色俱厲,“把蠟燭點著!國民黨把炸彈扔到我的家門口,扔到我的腳底下,它就是不敢響!我什麼時候怕過他們?”

這話不假。毛澤東在晉察冀軍區司令部所在地城南莊時,國民黨的飛機把炸彈扔到他的門前,三四顆炸彈一塊來,硬是沒有炸著毛澤東!

對台灣國民黨軍隊不時騷擾大陸,毛澤東還從另外一個角度幽默地說過:“人家來,說明他們沒有忘記我們,我們要歡迎呢!如果他們不來,我們還要想他哩!”

蠟燭點燃了,室內有了微弱的光亮,被籠罩在一團煙霧中的毛澤東不再言語,又埋頭去看手裏的書。那是一本《楚辭》,毛澤東看得是那樣聚精會神,那樣津津有味,以至忘記了周圍還站著幾個衛士,忘記了外邊的世界。

一月二十三日,南寧會議剛剛結束,毛澤東就冒著毛毛細雨來到市中心的人民公園,接見廣西各族人民群眾。在群眾忘情的歡呼和激動的熱淚中,毛澤東接過了壯族代表獻上的花環。

此時此刻,毛澤東的心裏在想什麼?大家不知道。但大家看到了南寧會議後數月裏,他仍在繼續著南寧會議的反“反冒進”,並以自己在全國人民心中的崇高威望,領導著六億熱切希望社會主義社會早日到來的人民掀起了“大躍進”的高潮。

落後二百年“不躍進”行嗎?一窮二白“不躍進”行嗎?十五年趕超英國“不躍進”行嗎?國民黨的飛機敢到南寧來,“不躍進”、不發憤、不力爭上遊行嗎?“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 抱負齊天的毛澤東就是以這樣一種心情期盼著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的早日成功。

毛澤東離開了南寧,周恩來、劉少奇也回到了北京。南寧會議留給南寧的隻有人民公園裏的“毛澤東紀念堂”和邕江橋頭的“冬泳亭”。然而,南寧會議反“反冒進”留給中國的卻是非常深刻的慘痛教訓。從此,黨內急於求成、盲目追求高速度的“左”傾思想,像核爆炸產生的衝擊波一樣迅速從中央輻射到全國各地。

“反毛叛亂”

中國人民在總結了“大躍進”的慘痛教訓,戰勝了三年自然災害,經濟形勢剛有好轉時,卻又迎來了“史無前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

一九六七年七月十三日,毛澤東在人民大會堂北京廳召開政治局碰頭會。他講了“文革”中的一些情況,分析了當時的政治形勢,最後他給“文革”定下部署——一年開張,二年看眉目,打下基礎,三年收尾,這叫做“文化大革命”。

毛澤東講完一些重大問題後,輕鬆地朝沙發靠背仰去,然後側首看了一眼坐在周恩來旁邊的代總長楊成武。

“成武啊,到長沙、武漢去看看。”毛澤東把煙頭擰死在煙灰缸裏,簡捷一句,“十五號可以到武漢,遊水去!”

聽說毛澤東要南巡,大家都表示擔心,紛紛勸他不要去。理由很簡單,就是外邊很亂,尤其是鐵路沿線情況更糟,各地的群眾組織已經發生了多次武鬥。毛澤東在這種情況下外出,恐怕不安全。

“主席要遊泳不一定非去武漢,北京的十三陵水庫、密雲水庫不一樣可以遊泳嘛!”寡言少語、不苟言笑的副統帥林彪擺出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他的禿腦袋在燈光下熠熠生輝,兩撮濃眉好像一對黑紐扣。 

“天下的水隻有武漢的好,我哪裏也不去,就去武漢。”毛澤東認定了的事,輕易不允許別人反對。

周恩來說:“是不是……”

“就這麼定了,夜裏三點出發。”毛澤東將右臂提到胸前,五指岔開的大手由裏向外一推,“散會!”

“兵馬未動,書刊先行。”汪東興首先交代衛士把毛澤東的一米見方的兩大箱子書運到專列上,然後向警衛部隊布置任務。他說:這是毛主席“文革”以來第一次外出,務必做好保衛工作,要有不惜流血犧牲的準備。他還特別強調要多帶一些部隊,槍要帶夠,彈要帶足。

列車在茫茫的夜色中啟動了,車輪沿著京廣線向南飛快地滾動著,好像在彈唱一首單調乏味而又永無休止的進行曲;窗外不時閃爍著稀疏的燈亮,燈亮不停地移動,猶如天上墜落的流星。

七月十四日晚上,毛澤東的專列順利到達武漢。站台上戒備森嚴,隨毛澤東南下的中央警衛團已占領了車站附近的要地。毛澤東從專列上走下來,同提前飛抵武漢的周恩來親切握手。

汽車在東湖賓館梅嶺一號門前停下。東湖賓館坐落於江東武昌著名的東湖風景區內,景區麵積八十一平方公裏,其中大部分是水麵。這個伴湖而築的歐式建築,周圍綠樹成蔭,百花吐豔,盡管市區的氣溫高達四十多度,但這裏涼風習習,清爽無比。這裏是毛澤東熟悉和喜歡的地方,一年前他曾在這裏下榻過。

今年春天在所謂“反擊全國自上而下的複辟逆流”中,林彪、江青一夥就把武漢軍區作為他們打擊的重點之一。中央文革小組認定武漢軍區領導在“支左”中犯了“路線錯誤”,煽動群眾揪鬥武漢軍區領導人。

在林彪、江青一夥別有用心的調唆下,武漢地區群眾組織分成以“百萬雄師”和“工人總部”為主的兩大派,派性鬥爭日益激化,武鬥規模逐步升級。全市黨政機關癱瘓,廠礦企業停產,交通運輸中斷,社會秩序十分混亂。〓

毛澤東這次來武漢視察,其主要目的並非想“再暢遊一次長江”,而是要坐鎮這裏解決兩派紛爭,因為當時武漢的形勢最具代表性,也最具爆炸性了,把武漢治理好了,使其由動蕩走向穩定,變大亂為大治,對全國將會起到一定的示範作用。

七月十五日和十六日兩個上午,毛澤東和周恩來召集隨行的楊成武、汪東興、餘立金以及李作鵬、吳法憲,還有武漢軍區的負責同誌開會,聽取謝富治、王力有關雲南、貴州、四川、武漢等地的情況彙報,會上還討論了解決武漢問題的原則與辦法。

接著,周恩來根據毛澤東的指示精神,召集武漢軍區領導和駐軍師以上“支左”單位負責人開會,在聽取他們彙報的基礎上,就如何穩定武漢局勢發表了總結性的講話,要點如下:

——武漢軍區在“支左”中有錯誤,甚至是嚴重的,其責任由軍區主要領導人承擔。

——建議陳再道、鍾漢華主動承認在“支左”中犯有方向路線錯誤。

——軍區要為“工總”平反,迅速放掉朱鴻霞,支持造反派。

七月十八日夜,周恩來帶領陳再道、鍾漢華這兩位“中南諸侯”來到毛澤東的住處談話。身軀高大的毛澤東獨自坐滿一張單人沙發,他的對麵兩側分別坐著謝富治、楊成武、王力、汪東興、餘立金、李作鵬、鄭維山等人。不難看出,這是一種“接見”的架勢。

“你們怎麼樣呀?武漢的形勢還不錯嘛!”毛澤東看著陳再道、鍾漢華說,“自從我一月二十一日批的文件要軍隊介入,軍隊就下水了,就集中到軍隊的身上來了。”

陳再道對有人說他犯了方向路線錯誤表示難以接受,這位性格耿直的老將軍在毛澤東麵前直截了當地說:“我們不承認犯了方向路線錯誤……”

“方向路線錯誤這怕什麼呀?現在他們一提就是方向路線問題,誰都是方向路線錯誤……”毛澤東在解釋時,連他自己也忍俊不禁笑出聲來。

陳再道說:“要是犯了方向路線錯誤,我們馬上開大會做檢查……”

“那可不行!你可不能去開大會,你一開大會,就下不了台了。”毛澤東聽他這麼一說也著急起來,忙為他出主意,“你就寫個東西,到處去發。在發表之前,三方麵要開好會,軍區也要開好會,聲明一發表就團結起來了。”

毛澤東吐出一口煙霧接著說:“要做好工作,慢慢來,不要著急。首先把部隊的工作做好,把‘百萬雄師’的工作做好,再來開會協商,解決問題。”

陳再道沒有講更多的客觀理由,隻是向毛澤東提出:“中央文革有威信,解決武漢問題,希望中央文革的人能從中做些工作,這樣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