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長征路上(2 / 3)

迅速過橋的左縱隊與右縱隊的紅一師勝利會合後,一起向城裏衝殺。紅軍戰士個個鬥誌昂揚,士氣高漲,激戰約兩個小時,守敵紛紛敗退。一個白軍被嚇得麵如土色,邊跑邊說:“難道紅軍長了飛毛腿?昨天離這兒還有二百多裏,怎麼說來就來了?”他百思不得其解,視猛打、猛衝、猛追的紅軍為天兵天將。

六月初的一天早上,部隊向水子地行進。毛澤東因起床較晚沒有趕上中央機關的隊伍,就和總衛生部休養連一起行軍,警衛班長胡長保帶著警衛戰士形影不離地跟在毛澤東身邊。

長征中的休養連被大家說成是一個“多種兵”,因為除了醫院的傷病員、年齡很小的衛生員和大家敬重的徐特立、董必武、林伯渠、謝覺哉“四老”以外, 鄧(穎超)大姐、蔡(暢)大姐等女同誌,也都隨同他們一起行動。其實,大家對幾位老同誌能和年輕人一樣在艱苦的條件下作戰行軍,心裏都十分敬佩。

長征以來,毛澤東很少和休養連走在一起。今天偶然相逢,尤其是胡長保在中央蘇區時就和這些老同誌很熟悉,因此大家都很高興,就像自家人一樣無拘無束地說說笑笑,很是熱鬧。

幾位老同誌見毛澤東來了,都熱情地圍過來問長問短。毛澤東也關切地了解他們的身體和生活情況,並說年紀大了,要注意身體,不要盡走路,可以騎騎馬、坐坐擔架。

平時比較嚴肅的蔡暢見毛澤東這樣說,趕快接著話茬兒:“老同誌都在走路,我們更應該走路。”

“幾位大姐們一路上不但照顧傷病員,對傷病員進行教育,還做了不少宣傳工作,很是辛苦。”謝覺哉說。

平時總愛問長問短、和藹可親的鄧大姐也問起了毛澤東的身體情況。因為大家都知道鄧大姐會看病,在中央蘇區的時候,警衛戰士有點小毛病都願意找她看,胡長保還向鄧大姐討過藥方子呢!

說話之間,徐老把胡長保拉到一邊,小聲問:“長保,你現在是警衛班長了吧,這一段時間主席的身體怎麼樣?”

“累是很累的,我看身體還可以。”

徐老點點頭,囑咐道:“你們的工作很重要,很辛苦。但你們還年輕,寧讓自己辛苦一點,也要把主席照顧好!”

警衛戰士陳昌奉說:“胡班長對我們要求可嚴了,不但要我們照顧好首長的身體,而且還要我們確保首長的安全。”

短促的聚會結束了。休養連行軍如同老牛拉破車快不起來,毛澤東同他們說了一會兒話,就走到前麵去了。

胡長保一副孫行者的輕快模樣,子彈袋在他的肩上斜掛下來,一顆顆子彈排著隊閃耀黃銅的光芒。他跟隨毛澤東走進一條羊腸小道,那彎彎曲曲的小道像繩索一般懸掛在半山腰,兩側長滿了野山竹,綠油油的很是旺盛。毛澤東大步流星,警衛戰士快步相隨。

時近中午,從雲層裏跳出來的太陽向大地噴射著憤怒的光芒。毛澤東見警衛戰士一個個氣喘籲籲,不言不語,就講了幾個故事來提提大家的精神。他說:在一次行軍中,曹操看到他的士兵口渴難忍,可就是找不到水喝。於是他順手往前一指,大聲說:“前麵有一片很大很大的梅林,咱們到前麵吃梅子去!”士兵一聽是酸梅子,嘴裏就有了口水,因此就不渴了……

突然,遠方傳來一陣隆隆的馬達聲,緊接著從東南方向飛來幾架“黃膀子”飛機。隨著馬達的轟鳴越來越響,飛機的個頭也越來越大。它飛得很低,就連座艙裏飛行員的猙獰麵孔都看得一清二楚。

麵對正在盤旋的飛機,警衛戰士非常緊張。胡長保向陳昌奉使了個眼色,迅速跑到毛澤東的前麵,陳昌奉按照胡長保的示意,跟在毛澤東的後麵,同毛澤東保持很小的距離。

然而毛澤東卻沒有當回事,仍像平常一樣談笑風生。他對警衛員說:“來,咱們數一下有多少飛機?”

警衛員哪還有心思數飛機呀,他們隻是緊張地盯著天上,生怕這群“母雞”下出一堆“蛋”來。胡長保一邊走一邊仰臉觀察敵機的動向,腦子裏在思索著如何應付眼前的危機。

往日敵機總是轉一陣子才投彈、掃射,今天卻一反常規,它俯衝下來後沒有再轉圈兒,緊接著就傳來了刺耳的呼嘯聲。胡長保立刻意識到敵機投彈了,於是猛喊一聲:“主席!”幾乎是同時,聽胡長保又喊:“陳昌奉,主席!”

話雖簡短,陳昌奉完全明白是胡長保讓他保護主席的意思,而且看見胡長保騰空飛起,向毛澤東身邊撲去。陳昌奉也急忙向毛澤東身邊跑來,可就在他剛一邁步隻聽“轟”的一聲巨響,一顆炸彈在他麵前爆炸了。陳昌奉被猛烈的氣浪推倒在地,毛澤東和胡長保也被濃重的黑煙罩住了。

陳昌奉從地上爬起來,透過彌漫的煙塵看到滿身是土的毛澤東正蹲在一個負傷的同誌身邊。看到毛澤東平安無事,陳昌奉的一顆心又放回了肚子裏。他伸手擦了擦臉上的汗水和灰塵,便抬腿向毛澤東身邊跑去。

“啊!”陳昌奉大吃一驚,班長胡長保負傷了。

躺在地上的胡長保滿身是土,雙手捂著肚子,雖然一聲不響,但頭上密密麻麻的汗珠告訴大家,他在強忍著巨大的痛苦。毛澤東用手輕輕地撫摸著胡長保的腦袋,像是在為他擦汗,又像是要減輕他的痛苦。大家正不知如何是好,衛生員鍾福昌趕到了。

“快,快給他上藥!”毛澤東急促地對鍾福昌說。

胡長保向毛澤東擺了擺手,艱難地說:“主席,我不行了。把我丟在這裏,你們走吧!”

幾句話工夫,胡長保原來那張紅潤的臉蛋一下子變得蠟黃蠟黃的。在鍾福昌上藥的時候,大家看到從胡長保的肚子裏取出一塊血淋淋的彈片。

“班長,你要挺住,我們抬著你走,我們把你抬到水子地,進醫院治療一下就好了。”鍾福昌一邊包紮傷口,一邊安慰胡長保。

毛澤東坐在地上,像抱著就要入睡的嬰兒一樣,把胡長保的頭放在自己的胳膊彎裏,輕聲安慰道:“胡長保同誌,不要緊,你會好的,到了水子地就有辦法了。”

胡長保躺在毛澤東懷裏,兩隻有些失神的眼睛望著大家,最後無限留戀地緊盯著毛澤東。聽說要抬他走,便急切地、吃力地對毛澤東說:“我知道我不行了,我沒什麼牽掛,最可惜的就是不能跟您去看一看我們的新根據地,跟您到抗日前線打日本鬼子!”

說到這裏,兩顆晶瑩的淚珠從胡長保的眼角滾落下來。大家圍在胡長保身旁,隻覺得滿肚子抽涼氣,淚水在眼眶裏打著轉轉。因怕刺激胡長保的情緒,他們強忍著把淚水直往肚子裏咽。

此時,隻見胡長保喘著粗氣,喉嚨裏像有什麼東西堵住一樣。胡長保休息一會兒,艱難地繼續說:“我犧牲以後,如有可能,請您轉告我的父母……”

毛澤東大概已經看出了胡長保傷勢的嚴重,沒有再說什麼,隻是緊緊地把他摟在懷裏。

“班長,你會好的,你會和我們一起到達抗日前線的。”陳昌奉和大家一起安慰胡長保。

胡長保搖了搖頭,慢慢地、上氣不接下氣地說:“我的父母……在江西……吉水,革命……勝利後,請……轉告他們,我革命……犧牲在……長征路上,不要難過……好好保衛……毛主席……”

胡長保的聲音越來越輕,越來越聽不清楚。最後,他像是用了最大的力氣,抬起頭來又一次望著毛澤東,嘴唇微微顫動著,一字一字、鏗鏘有力地說:“祝、革、命、勝、利!”

參加紅軍已有五年、長征以來一直跟隨毛澤東、那樣嚴肅認真竭盡全力保護毛澤東、那樣熱情周到體貼入微地關心他人的胡長保、警衛班的好班長,帶著微微的笑容閉上了眼睛。那時,他才剛過二十三歲。

“班長,班長,班長……”在場的所有人都一齊急促地呼喊著,好像能把他從夢境中叫醒,從遙遠的地方喊回來似的。

但是,胡長保再也沒有回應,他再也不能和戰友們一同前進了。大家悲痛萬分,淚流滿麵,不時發出低沉的抽泣聲。

毛澤東從胡長保的脖子底下慢慢抽出手來,把他輕輕地放在地上,然後站起來低聲說:“夾被!”陳昌奉順手把毛澤東正在用的夾被遞過去。毛澤東親自把夾被打開,小心翼翼地蓋在胡長保身上。

周圍是一塊點綴著白花、黃花、藍花的綠色草地,鮮花和綠草在勁風的悲鳴中不停地叩首鞠躬,猶如一個悼念亡人的莊嚴肅穆的大花圈。毛澤東和警衛班的全體戰士摘下八角帽,向胡長保烈士默哀,懷著悲痛的心情把他安葬在路邊的兩座古墳中間。毛澤東從一個戰士手中接過工兵鍬,鏟上土添在墳頭上,然後又輕輕地拍打幾下。停下來,深情地望著長征途中的這座新墳,悲痛之情油然而生。

遇險長征路

烏雲滿天,大雨如注。在川北懋功縣兩河口的路旁,紅一方麵軍指戰員分列兩隊,毛澤東、周恩來、洛甫、博古、王稼祥、朱德等中央領導同誌站在隊伍的最前麵,夾道歡迎來自茂縣的張國燾及其率領的紅四方麵軍。

兩軍會合,猶如當地的兩條大河(夢筆河和嬌橋河)彙成一股巨大的水流,人馬增多了,力量壯大了,廣大官兵無不為此歡欣鼓舞,他們對紅軍的前途抱著熱切的期望。

“他們來啦!”隻見十幾匹駿馬疾馳而來,為首的是一匹雪白如銀的高頭大馬,上麵坐著一位穿著考究、佩戴齊整的中年人,那人顯然就是張國燾。此時,久立恭候的隊伍中有人帶頭高呼:“熱烈歡迎張主席……”

也許是條件反射的作用——這些年來在中央紅軍中被稱作“主席”的隻有毛澤東,可能是聞不順耳,也可能是對張國燾自封中華蘇維埃西北聯邦政府主席有看法,毛澤東沒有隨聲附和,而是很有風度地朝這飛奔而來的馬隊微笑著。

然而令人不快的是張國燾馬不減速,橫衝而來的坐騎踏起一溜雨水,不僅濺到列隊歡迎的指戰員身上,而且連站在最前麵的毛澤東也沾了一臉泥水的光,搞得他隻好用濕漉漉的衣袖將泥水擦掉。

少頃,張國燾從馬背上跳下來,像個腰纏萬貫的闊老板邁著方步向毛澤東走來。他握住毛澤東的手過分激動地說:“潤之兄,你我自武漢分手後,轉眼已有八個春秋了。”

八年後的今天,毛澤東看到高傲自大的張國燾,也不無遺憾地說:“可不是麼,八年過去了,彈指一揮間呀!你的變化不大,還是那樣英俊瀟灑。”

張國燾轉身握住朱德的雙手,分外熱情地說:“玉階老兄,你我自南昌起義失敗分手之後,也有八個春秋了吧!”

“這恰好又應了那句老話: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朱德也風趣地答道。

“但是,我們這次會師是隻合不分!”周恩來激動而不失文雅,熱烈而不失穩重。

張國燾看到大咳不止的周恩來,忙責備起來:“恩來啊,身體不好就不要來了,你真不愧是禮義之邦的弟子!”

兩軍會師以後,接連召開了幾個會議。其中第一個會議就議定,紅軍兩大主力由中央軍委統一指揮。會議通過了北進建立川陝甘根據地的戰略方針,並明確指出:“為實現這一戰略方針,在戰役上必須首先集中主力消滅與打擊胡宗南軍,奪取鬆潘與控製鬆潘以北地區,確保主力能夠勝利地向甘南前進。”

遵義會議後,中共中央雖然成立了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三人軍事小組(即所謂的新“三人團”),但中央軍委未動,仍以朱德為主席,周恩來、王稼祥為副主席。此時,為照顧張國燾的情緒,又特為他增補了一名副主席。

在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領導人中,張國燾當屬舉足輕重的人物,他也因此獲得了與毛澤東較量的資本。會師之初,毛澤東和張國燾盡管存有芥蒂,但相互尚能克製忍讓,矛盾並未公開化,直到兩河口會議之後他們才針尖對麥芒地頂了起來。

問題的焦點是紅軍向何處去?張國燾仗著兵多將廣、力大氣壯的優勢,指手畫腳地要求“攻打成都”,主張向川康邊界少數民族地區退卻;而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則要北上抗日,建立川陝甘根據地。他們各擺各的理由,互不退讓,互不服氣,致使兩人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表麵化、尖銳化。

張國燾之所以敢與毛澤東抗衡,是因為他曾是毛澤東的上級,現在他不甘位居毛澤東之下,憑的是他手裏掌握著從武器到兵員都遠遠超過毛澤東一方麵軍的實力。

實力帶來權威,或者說實力就是權威,同時也滋生通向權威的欲望。張國燾橫下一條心,“欲與天公試比高”。七月十八日,張國燾在蘆花策動陳昌浩致電朱德,要“獨斷專行”:

職堅決主張集中軍事領導,不然無法順利滅敵。職意仍請燾任軍委主席,朱德任總前敵指揮,周副主席兼參謀長。中政局決大方針後,給軍委獨斷專行。

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否決了張國燾的主張,但為了團結張國燾共同北上,還是作出了有原則的退讓,決定原由周恩來擔任的紅軍總政委改由張國燾擔任。同時還決定以原四方麵軍總指揮部為紅軍前敵總指揮部,任命徐向前為總指揮,陳昌浩為政治委員,葉劍英兼參謀長。

由於張國燾北上的行動一拖再拖,使胡宗南部得以集中兵力扼守鬆潘,中共中央不得不撤銷原定的“鬆潘戰役計劃”,紅軍隻能從自然條件極端惡劣的大草地北上。這條被動的橫跨草地、北出陝甘的進軍路線,是毛澤東布下的一著險棋,其實也是一著出敵不意的妙棋。

八月上旬,中央政治局在毛兒蓋附近的沙窩召開會議,重申兩河口會議確定的戰略方針。中央軍委提出把紅一、四方麵軍會合交叉編成左路軍和右路軍,左路軍由紅軍總司令朱德、總政委張國燾、總參謀長劉伯承率領;右路軍由前敵總指揮徐向前、政委陳昌浩、參謀長葉劍英率領,毛澤東、周恩來、洛甫、博古等中央負責人隨右路軍行動。這種編隊客觀上為張國燾後來控製紅軍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為了團結、教育、挽救張國燾,為了保存左路軍這一支革命力量,會議繼續對張國燾做說服工作。然而,張國燾是一個我行我素、固執己見的人,他最終沒有被爭取過來,他執意要“進成都吃大米”,另搞一個“新天地”。

張國燾率領左路軍到達阿壩之後,中央三令五申要他率部出班佑,同巴西的右路軍會合。張國燾勉強把部隊向前挪動一下,又借口噶曲河漲水,謊稱“偵察七十裏,亦不能徒涉和架橋”,還說“茫茫草地,前進不能,坐待自斃”,“再北進,不但時機已失,恐亦多障礙”。他不僅提出左路軍要返回阿壩,而且還要求已過草地的右路軍也南下“回擊鬆潘”。

這時,陳昌浩對執行中央的戰略方針也猶豫不決,一切等待張國燾的電示。陳昌浩的這種表現,更助長了張國燾的囂張氣焰。張國燾變本加厲地致電中央,提出了主力紅軍全部南下川康的要求。

九月八日,中央複電張國燾:“目前紅軍行動是處在最嚴重關頭,需要我們慎重而又迅速地考慮與決定這個問題”,“左路軍如果向南行動,則前途將極端不利”。

在北上還是南下問題上,朱德同張國燾之間也發生了激烈爭執。氣急敗壞的張國燾還把朱德軟禁起來,命令朱德:第一,你必須公開譴責毛澤東,斷絕同毛澤東的一切關係;第二,你必須公開譴責中央北上抗日的決議,與毛兒蓋會議劃清界限。

朱德柔中帶剛地答道:毛澤東同誌的領導是正確的,北上抗日是中央的決議,我是舉手讚成的,我不能反對他!你可以把我劈成兩半,但你卻割不斷我和毛澤東同誌的關係。“朱毛”“朱毛”,外國人都認為“朱毛”是一個人,哪有朱反對毛的!

毛澤東與張國燾之間的衝突愈演愈烈,其爭論已達到白熱化程度。一意孤行的張國燾為了達到個人目的,竟然不顧革命大局搞起內部殘殺來,他在發給陳昌浩的密電中講道:

餘經過長期考慮,目前北進時機不成熟,在川康邊境建立根據地最為適宜……望勸毛、周、張放棄北上方案,同右路軍回頭南下。如他們不聽勸告,應立即監視其行動,若執迷不悟,堅持北上,則以武力解決之,徹底開展激烈的黨內鬥爭。

張國燾的電報發到前敵指揮部的時候,陳昌浩正在給營以上政治幹部訓話。葉劍英從譯電員手裏接過電報後急忙走進會場,來到陳昌浩身旁輕聲說:“政委,剛才譯電員送來一份電報,是發給你的。”

“等一會兒,你沒見我正忙著嗎?”陳昌浩正講在興頭上,對打攪他的葉劍英不耐煩地說。

葉劍英倒退兩步,瞥了一眼電文。他不看則罷,一看心尖兒突突直跳,渾身的熱血在奔湧,幾乎使他喘不過氣來。他看陳昌浩還在那兒一個勁地講話,於是強抑激動把電文朝口袋裏一揣,借口上廁所走出了會場。

葉劍英急匆匆來到毛澤東住處,看到毛澤東正在看書,便把電報遞過去:“主席,這是張國燾剛剛發來的電報。”

毛澤東見葉劍英神色慌張,知道情況不好。他接過電報一瞧,深感問題嚴重:“好啊,我們等著你張國燾來‘武力解決’了,看誰鬥得過誰!劍英,你幹得漂亮。”

毛澤東從衣袋裏拿出一支鉛筆頭和一張卷煙紙,飛快地把電報內容抄下來,然後叮囑葉劍英:“你趕緊回去把電報交給陳昌浩,看他如何處置。不要讓他發現你到這兒來過,現在你的處境很危險,務必提高警惕以防不測。”

“是!” 葉劍英迅速跑回指揮部,若無其事地走進會場。會議還在進行,陳昌浩還在喋喋不休地講話,不過快要接近尾聲了。葉劍英把電報交給陳昌浩的秘書,叫他轉給“陳政委”。這樣一來,中間的一係列環節都被掩飾過去了。

在這緊急關頭,毛澤東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雄才大略鎮定自若地指揮著一切。首先他以看地形為名離開了由張國燾部隊控製的警戒區,來到中央紅軍三軍團司令部駐地,然後立即召集周恩來、洛甫、博古、王稼祥開會,史稱“巴西會議”。

五個政治局委員針對張國燾的密電分析了當時的危險處境,大家一致認為張國燾既然已經背著中央下達要右路軍南下的命令,我們再繼續做說服等待工作不僅沒有可能,反而會招致不堪設想的嚴重後果。

形勢危急,事不宜遲,必須采取堅決果斷的措施。但到底應該如何行動?正當大家束手無策時,毛澤東突然冒出一句話:“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他猛吸一口煙,接著說,“沒辦法了,連一點回轉的希望都沒有了,我們隻好帶上一、三軍團,軍委縱隊和紅軍大學立即轉移,北上甘南。走晚了,張國燾就要強迫我們服從他的意誌嘍!”

周恩來說:“中央完全有權決定自己的行動。但我們拔腿一走,張國燾肯定會說我們搞分裂。我們既然要和張國燾分道揚鑣,部隊最好改變一下名稱,叫‘抗日先遣隊’如何?”

博古說:“這樣好,師出有名,有了這個名義,就可防止張國燾鑽空子,攻擊我們。”

洛甫接著說:“情況緊急,我看隻好這樣啦。今天夜裏就行動,如何? 至於還有什麼事需要研究,我們到一個比較安全的地方再說。”

大家沒有表示反對的意見,於是分頭行動。

九月九日拂曉,毛澤東帶領第一方麵軍和紅軍大學繼續北上。天亮以後,他們爬上了離巴西三四十裏地的一個山坡。就在這時,張國燾派一個學生團追上來了,他們舉著寫有“反對毛澤東逃跑”字樣的橫幅標語高喊:“四方麵軍的同誌不要走,四方麵軍的同誌都回去!”“你們不要跟毛澤東、周恩來走,他們要把你們帶到蘇聯去吃洋麵包!”

這喊聲猶如從空中掉下來的炸彈,刹那間部隊就像炸了鍋,一片騷亂。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看到領頭的人是紅軍大學的教務長李特,就上前老鷹抓小雞似的把他從馬上拉下來,要帶他去見毛澤東。李特拖著不敢去,和李德撕扯著對吵起來。

一時間,形勢變得極為複雜,弄不好就會出現張國燾所希望的紅軍打紅軍的混亂局麵。就在這一觸即發的關鍵時刻,毛澤東決定下山親自去處理眼前的危機。

“主席,山下很亂,你去不得。”警衛員望著山下混亂不堪的人群,焦急不安地說。

“不要緊,要去講清楚呀!”毛澤東毅然地向山下走去。

正當“二李”爭得不可開交的時候,隻聽有人喊了一句:“毛主席來了!”騷亂的人群驀地安靜了下來。在人們的簇擁下,身材高大的李德扭著李特向毛澤東走來。

李特是個矮胖子,曾留學蘇聯,但在列寧格勒的嚴格訓練卻沒有改好他那火爆的性子。他經常出言不遜,沾火就著,而且一激動就拔出那支總也不離身的大左輪手槍。警衛員擔心毛澤東的安全,馬上攥緊手中的駁殼槍,食指摳著扳機,寸步不離毛澤東。

“現在總政委張國燾同誌來了命令要南下,你們怎麼還要北上?”李特一邊質問毛澤東,一邊從腰間拔出手槍。

在李特的無禮舉動麵前,毛澤東從容不迫,鎮定自若。他對李特曉以大義,耐心地分析了當前的政治、軍事形勢,懇切地說明在當前形勢下我軍隻能北上,也隻有北上才能取得勝利,並指出南下是沒有前途的,是沒有出路的,是鑽牛角尖…… 

沒等毛澤東講完,惱羞成怒的李特又暴跳起來,他指責毛澤東犯了“逃跑主義”和丟棄江西蘇區等“罪行”。李德密切注視著李特的一舉一動,隨時提防李特失去控製幹出出格的事來。在李特舉槍對準毛澤東的一刹那,李德用他那鐵鉗般的雙臂縛住了李特舉槍的手臂,攔腰緊緊地抱住了他。

毛澤東命令李德鬆手,然後正告李特:“彭德懷同誌率領三軍團就在後麵,彭德懷同誌是主張北上、反對南下的,他對張國燾同誌要南下,火氣大得很哩,你們考慮考慮吧!大家要團結,不要紅軍打紅軍嘛!”

毛澤東義正詞嚴的警告,彭德懷能征善戰的聲威,使李特有所顧忌,未敢輕舉妄動。

紅大學員雖然都是紅四方麵軍的人,但他們經過認真思考後紛紛表示:“我們要跟毛主席到抗日前線去!”“我也要跟毛主席走,死也不走回頭路!”

毛澤東從大局出發,耐心地勸說他們暫時回去。但是學員們哪裏舍得離開毛澤東啊!長征以來無數事實無不證明,跟著他革命才能勝利,才能前進嘛! 

毛澤東習慣地把手叉在腰間,提高嗓門熱情地鼓勵紅四方麵軍的同誌:“南下是行不通的,以後你們一定要回來的!我們先北上,打了勝仗,擴大了蘇區,擴大了紅軍,到那時有飯吃了,有衣穿了,你們要回來,我們再派部隊過來接你們。”他還對紅一方麵軍的同誌講:“我相信,一年之後他們會回來的!”

經過毛澤東耐心細致地做思想工作,紅四方麵軍的學員們眼含熱淚,心中默念著“以後你們一定要回來的”這句沉甸甸的話,戀戀不舍地離開了毛澤東。

九月十日淩晨兩點,葉劍英帶上當時唯一的一份十萬分之一的甘肅省地圖,率領軍委縱隊以南下打糧的名義悄悄出發了。就在葉劍英離開前敵指揮部不足二十分鍾,後麵便追上來四個手持駁殼槍的人到處查找葉劍英,嘴裏還不停地嚷道:找到了先把他打死再說。

得知中央與一、三軍團“不辭而別”的消息後,心驚肉跳的陳昌浩立即召開部分幹部研究對策。當時駐在救濟寺的紅四軍奉命通知二十八團做好追擊中央紅軍的準備,四軍軍長許世友沒有馬上行動,而是親自請示總部打不打。

“哪有紅軍打紅軍的道理?叫他們聽指揮,無論如何不能打!”前敵總指揮徐向前的話義正詞嚴,擲地有聲,得到了多數同誌的讚同,避免了兩大紅軍主力之間的衝突,對維護革命利益起到了重要作用。

毛澤東帶著部隊向北進發了,從此踏上了建立川陝甘根據地的新征途。而孤注一擲的張國燾最終撕下了他的假麵具,成立了“第二中央”,並自封主席,還通過決議把毛澤東等主要中央領導開除出黨並予以通緝。

敵機轟炸會場

“巴西會議”後,紅軍翻過白雪皚皚的夾金山,進入了被稱為“死亡之海”的若爾蓋水草地。這是一個縱橫百裏、罕無人跡的沼澤地,起伏的山丘,茂密的野草,湛藍的天空,交繪成一幅壯麗而神秘的畫麵。

紅軍跟隨向導,沿著隻有當地山民才能辨認的模糊小徑逶迤蛇行,隊伍忽隱忽現,像一群大雁漂泊在浩渺無垠的綠色海洋裏。

更為神奇的,也是給紅軍造成最大困難的是變幻莫測的氣候,中午還是晴空萬裏,烈日當空,下午老天爺就變了臉,隻見烏雲密布,雷電交加,狂風使勁地撕扯著戰士們的頭發和衣服,暴雨、冰雹鋪天蓋地而來。夜間氣溫低達零度以下,凍得人們瑟瑟發抖,徹夜難眠。加之被深草覆蓋著的黑色泥沼,一不小心陷落進去,人和牲口就會被活活吞沒。

為了戰勝草地行軍的各種困難,毛澤東不僅要統籌全局,關心兩大主力紅軍北上戰略的實施,而且還要在過草地的時候以身作則,為廣大指戰員做出榜樣。在大家休息時,他還要與前敵總指揮部的領導一起研究情況,製定措施,去克服麵臨的一個又一個困難。

看著大家的幹糧日漸減少,毛澤東就組織有經驗的同誌在草地裏挖野菜,並樂觀地稱之為“神農氏嚐百草”。他們挑出無毒可食的野菜供大家充饑,嚴禁個人亂采亂挖,以免誤吃中毒,造成不必要的死亡。

一天,毛澤東與休養連相遇了。看見已近花甲的老師徐特立站在草地上,正和年過半百的老戰士謝覺哉推讓半袋炒麵。隻聽徐老說:“老謝啊,我聽說你光發揚風格了,把自己的幹糧讓給小同誌吃,落得今日斷糧吃野菜的地步,我這兒還有二三斤炒麵,你拿去吃吧!”

“徐老啊,你的年紀比我大,多少天來我都看到你老是吃野菜,沒有吃糧食,現在我怎麼好意思吃下你剩下的幹糧呢,你還是留著自己吃吧!” 謝覺哉一邊推讓一邊激動地說。

“老謝啊,現在是我們講客氣的時候嗎? ”徐特立誠摯地說道,“我的體質比你好,吃點野菜,還能對付,可你如果再不吃點糧食就不行了,我怎麼也不能看著你倒下去呀!”

此情此景,使毛澤東心裏泛起一陣陣說不出來的滋味。他雙手捧著自己所剩不多的炒麵走到這兩位革命老人麵前,激動地說:“謝老,你就收下徐老送的幹糧吧!我是徐老的學生,就讓我用這點幹糧來孝敬恩師吧!”

“不,不……你還是留給自己和子珍吃吧!”謝老和徐老幾乎同時說。

毛澤東隻好轉換話題。他突然發現徐老身上背著一個行囊,便驚奇地問:“徐老,你的馬呢?”

徐特立把頭一昂,做出老當益壯的樣子:“我們紅軍大學的三個學生病了,我就給自己的這頭騾子找了個工作,讓它馱著包袱、行李,給學生們減少一些負擔。我的身體還行,走點路不要緊。”

毛澤東剛一喊“警衛員!”謝覺哉就阻攔道:“主席,這件事你就不要再操心了。”

“那徐老的馬……”

“我們兩人合用一匹馬就夠了。”接著,謝覺哉又解釋道,“徐老不騎馬,這本身就是一種精神力量。在行軍中,戰士們都喊著‘向徐老學習’呢!”

此時此刻,毛澤東還能說什麼呢!他從這兩位革命老人身上,看到了中央紅軍的前途,看到了中國革命的希望!

經過一天的艱苦行軍,晚上到了宿營地,既無房子遮風避雨,又無幹柴烤火取暖。疲勞不堪的戰士隻能找塊比較幹燥的地方,或揀些草葉子墊在濕地上,幾個人背靠背地坐著睡覺。

每當夜裏狂風卷著雪花寒氣襲來的時候,毛澤東就招呼大家趕快起身,開展唱歌、講故事等篝火晚會活動,以此激發部隊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組織思想和體力互助,發揚團結友愛精神,使紅軍戰士度過了一個又一個草地上的不眠之夜,救活了一個又一個將要被風雪凍死的紅軍戰士。

一天晚上,毛澤東正要去看望休養連的同誌,負責殿後任務的紅三軍團長彭德懷趕到了,他向毛澤東彙報了有關紅軍過草地的情況。當聽說紅軍因缺衣少食減員過多時,毛澤東難過地搖搖頭,隨後又堅定地告訴彭德懷:要求助於精神的力量!

毛澤東來到篝火旁,把自己的包袱、油布墊在地上,十分隨便地坐了下來。為活躍氣氛,彭德懷扯旗放炮似的大聲說:“同誌們!請毛主席給咱們講個故事好不好?”

休養連的同誌一聽便高興地鼓掌歡迎。

毛澤東站了起來,他用生動風趣的語言,講述了幾年來紅軍轉戰千裏、迭克強敵的故事,總結紅軍勝利的經驗,表現了一個偉大政治家和軍事家的卓越風範,使指戰員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和鼓舞。

毛澤東講完後,他指著身旁的一個文縐縐的中年人大聲說:“同誌們,我們請成仿吾同誌講講他留學的故事吧!”

成仿吾聽到毛澤東的點將之後,十分謙虛地講述了自己早年留學日本,後來留學德國的經過,並以現身說法,講述了一個知識分子追求理想、獻身革命的成長過程,使大家聽了以後很受感動。

接著,毛澤東又興致勃勃地大聲說:“同誌們,我聽說蔡暢同誌會唱法國歌曲,現在我們歡迎她給我們唱《馬賽曲》好不好?”

“好 !”

《馬賽曲》是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革命歌曲。一七九二年,在奧、普武裝幹涉法國革命的危機形勢下,萊茵營的工兵中尉魯日?德利爾為號召人民抵抗強暴創作了一首《萊茵河軍隊戰歌》,演唱後迅速在共和軍中傳開。馬賽營誌願軍唱著這首歌進軍巴黎,從此改稱《馬賽曲》。這首曾經對歐洲革命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戰歌,一七九五年被定為法國國歌。

隨著紅軍指戰員的熱烈掌聲,蔡暢走到篝火前邊,她醞釀了一下情緒,就用法語放聲唱了起來:

前進,前進,祖國的兒郎,

那光榮的時刻已來臨。

專製暴政在壓迫著我們,

我們祖國鮮血遍地……

隨著蔡暢的歌聲,徐特立、成仿吾、董必武、謝覺哉、李伯釗等都情不自禁地跟著一起歌唱。頃刻之間,在這漫漫的草地夜空回蕩著混聲合唱《馬賽曲》的歌聲……

“唱得好,唱得好!你們唱得實在太好了!”毛澤東激動地帶頭鼓掌,“我從你們的歌聲中感到了力量,看到了希望!我想,董老是會同意我的說法的。”

休養連指導員董必武是中國覺醒較早的大知識分子,同時又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在這漫漫的草地之夜,他聽著這不同凡響的《馬賽曲》,當然會有很多感想的。

董必武大聲說:“主席講得好!我是前清的秀才,民國初期的同盟會員,中國共產黨的一大代表,做夢也不曾想到會在這茫茫的草地上唱《馬賽曲》,而且是由蔡暢同誌用法語領唱的。這不禁使我想起了中國婦女解放的先驅秋瑾……”

對此,感慨萬端的毛澤東也十分自豪地介紹道:“同誌們,今天晚上和你們坐在一起的除了成仿吾同誌外,還有大文學家馮雪峰、李一氓同誌。茫茫草地,人才濟濟,這在中國曆史上不僅是一個創舉,而且也是中國文人的驕傲!”

接著,他指著一位個頭不高卻十分幹練的紅軍女幹部說:“同誌們,在你們當中還有大戲劇家李伯釗同誌、危拱之同誌,她們都是從蘇聯留學回來的女中豪傑。我提議,請伯釗同誌給大家跳個蘇聯紅軍舞好不好?”

“ 好! ”

危拱之取出口琴,吹響了悠揚的蘇聯紅軍舞曲。接著,李伯釗隨樂起舞。在她的帶動下,在蘇聯留過學的張聞天等人也加入了跳舞的行列。瞬間,草地篝火四周變成了跳舞的場地,疲勞而又饑餓的紅軍指戰員精神煥發地跳起了蘇聯紅軍舞,他們把革命浪漫主義推向了高潮。

這時,毛澤東側首瞟了一眼彭德懷,發現他正在憨笑著觀看紅軍指戰員縱情跳舞,遂關切地問:“老彭啊,我交給你的任務完成得怎樣了?”

彭德懷想起了在過草地前夕,毛澤東把他請到毛兒蓋,告訴他中央擔心過草地的時候減員太多,又要應付緊急情況,在決定由哪個部隊為三軍殿後時頗費腦筋。是毛澤東親自為紅三軍團爭來的殿後任務。記得當時毛主席有些沉重地問:“老彭啊,紅一軍團為過草地的先鋒部隊,由劍英同誌任先遣司令;紅三軍團殿後,就由你一個人負責,可以嗎?”

“請主席放心,我保證完成任務!”

“另外,中央經過慎重考慮,決定把恩來和稼祥兩位重病號交給你,他們的安全……”

“就全包在我彭德懷身上了!”

“這我就放心了。”

此刻,彭德懷回想起這段經過以後,自然就知道毛澤東是在關心周恩來和王稼祥的身體情況,為此他向毛澤東作了詳細彙報。彭德懷對毛澤東的感情確實不一般,槍林彈雨中走過來的他知道,有毛澤東在,中國紅軍就有前途,中國革命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