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井岡突圍(1 / 3)

第三章 井岡突圍

朱毛會師井岡山,建立了紅色革命根據地。敵人分兵五路圍攻井岡山,紅軍主力轉到外線牽製敵人。李文彬部夜襲大庾城,咬住紅四軍不放,毛澤東敗走麥城。國民黨謠傳毛澤東已病死,信以為真的共產國際發出一個上千字的訃告,對毛澤東作出了高度評價。

井岡山上唱空城

秋收起義失敗後,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曆盡艱辛,轉戰千裏,終於把紅旗勝利地插上井岡山,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從此,毛澤東在井岡山做上了有主義、有政策、有辦法的紅色“山大王”。

井岡山地處湘贛邊界,山勢既大又險。山區及相鄰各縣盛產大米、茶油和竹木,且人少地多,自給有餘。早在大革命時期,邊區各縣就成立了農會、工會、婦女會等革命組織,建立了農民自衛軍。“馬日事變”後,邊區各縣的黨組織雖遭破壞,但人心還是向往革命,並期待著革命新高潮的到來。

一九二八年四月,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部隊和湖南農軍,經過艱苦轉戰來到井岡山,毛澤東與朱德在寧岡的龍江書院前緊緊握手。兩軍會師,實力倍增,從此毛澤東和朱德的名字緊緊連在一起了,“朱毛”成為紅軍的代稱、昵稱和尊稱,並被寫進了共和國最顯著的史頁上。

五月四日,也就是蔣介石電令湘粵贛三軍“克日會剿”“朱毛”的第二天,起義部隊便在礱市龍江河畔舉行了隆重的慶祝大會,莊嚴宣告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正式成立。毛澤東任黨代表,朱德任軍長。

紅色革命根據地的建立,中國工農紅軍的誕生,引起了敵人的震驚和恐慌。江西省主席朱培德下令贛軍的第二十七師四個團,由師長楊如軒帶領,兵分兩路聯合“會剿”井岡山,企圖以數倍於紅軍的優勢兵力,分進合擊,一舉夷平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一時間,根據地上空風雲突變,大有“黑雲壓城城欲摧”之勢。

紅四軍決定在敵人進攻之前先攻下永新縣城。永新在井岡山以北、泰和縣以西,因地處要衝,是紅軍和白軍必爭之地。毛澤東找來永新縣黨部委員、婦女部部長賀子珍,當麵向她交代一項重要任務。

“子珍,要打仗了,地方的工作要同時展開。”毛澤東遞給賀子珍一杯水,接著說,“我們開會研究,決定派你帶十個戰士秘密潛回永新,同地方黨組織取得聯係,通過他們摸清敵人的兵力部署和有關情況。同時,爭取組織農民武裝,配合紅軍主力作戰。”

賀子珍原名賀桂圓,一九○九年桂花飄香的月夜誕生在永新禾川鎮一個叫“海天春”的小茶館裏。她秉承了母親姣好的麵容,中等身材,皮膚細白,瓜子臉、柳葉眉、大眼睛,當她喜笑的時候更是光彩照人。

毛澤東第一次見到賀子珍是在去年十月。那一天,井岡山原武裝部隊首領袁文才、王佐在步雲山備下了兩桌酒席,為毛澤東接風洗塵。當袁文才領著一位十七八歲的姑娘並介紹她是賀子珍時,毛澤東有些驚訝了,他沒想到在井岡山的“頭麵人物”中竟然還有一個眉清目秀的“花木蘭”。毛澤東的目光像灼燙的熱水噴灑於賀子珍一身,從此賀子珍在毛澤東的腦海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就是這位眉清目秀的文靜姑娘,曾躍馬揚鞭把一隊前來圍攻井岡山紅軍要“活捉朱毛、發財立功”的國民黨軍隊引到百裏之外。當時賀子珍等十餘騎橫衝直撞,戰士們把手榴彈扔向敵群,扔向馬隊。敵軍官看到這個雙槍連發、悍勇無比的年輕女性,氣得咬牙切齒:“他媽的,就是這個女共匪,毀了老子的好事,跑掉了朱毛。”

賀子珍第一次到敵人心髒去執行任務,不免有些緊張。在出發之前,毛澤東特意找她談話:“你們這次是到敵占區去,是深入虎穴,既要大膽機智,更要謹慎小心。要緊緊依靠當地的群眾和黨的組織,有了他們的支持,你們的腰杆子就會硬起來。我等待你們的好消息,預祝你們勝利歸來!”

毛澤東的一席話,不僅給賀子珍增添了信心和勇氣,而且還傳授了工作方法。這次執行任務,她翻山越崖,曆盡艱險。由於叛徒告密,她被敵人團團圍住,多虧一個老表搭救才死裏逃生。任務完成後,她懷著喜悅的心情向毛澤東彙報了情況。

“你工作得很出色,很有進步。過去的一個學生娃,一個文弱小姐,現在學會了怎麼幹革命,怎麼同工農群眾打成一片了。你成了工農一分子,不再是千金小姐了。”毛澤東對凱旋而歸的賀子珍讚譽有加。

賀子珍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雖然激動得說不出話來,但心裏卻想了很多很多。原來她覺得自己入了黨,上了山,吃了那麼多苦,做了那麼多工作,已經很革命了。今天聽了毛澤東這番話,恍然悟到自己的學生味、小姐味還沒有脫淨。她深深感激毛澤東的教誨,暗下決心,從今以後要更加注意鍛煉自己。

紅四軍攻打永新的兵力部署完成後,毛澤東率領三十一團從寧岡、大攏經新城,過七溪嶺,直撲永新;朱德率領二十八、二十九團從茅坪經拿山、鹽石向永新縣城挺進。賀子珍隨軍委也到了前線。戰鬥大獲全勝,敵軍將領楊如軒帶著他的殘兵敗將向吉安方向潰逃。

這次行動,雖然打退了敵人的進攻,解放了永新,毛澤東、朱德進城時還受到當地人民的夾道歡迎,但也發生了一些問題。有一件事使賀子珍深深感到毛澤東是一個十分了不起的人物。

當時湖南省委提出一個極左的口號:“燒燒燒,燒盡一切反動派的屋;殺殺殺,殺盡一切反動派的人!”攻下永新後,地方幹部和群眾都懷著強烈的複仇情緒,賀子珍也不例外。因此,在永新就發生了大燒土豪劣紳的房屋,大殺土豪劣紳的現象。

毛澤東堅決反對這種做法,並立即予以製止。他在永新縣城召開了一次黨政幹部聯席會,專門討論政策問題。他說:“不要燒房子,也不要多殺人。燒了房子,毀了財物,對群眾沒有好處,多數群眾是反對的;對民憤極大的惡霸,是要殺一些,但也不能多殺,殺多了,造成人心惶惶,引起不必要的對立情緒,對革命沒有好處,群眾也是反對的。”

毛澤東的這番話,使賀子珍受到很大啟發,她第一次認識到,革命不能僅憑感情,辦事還要多動腦筋,要考慮得更多些、更透些、更遠些,要從大局出發,從革命的根本利益出發。更大的收獲是她第一次發現了一個人,一個比別人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想得更深的男人!

隨後,毛澤東和朱德分別帶著隊伍到永新的西鄉和北鄉籌糧籌款。賀子珍熟悉永新的情況,主動要求為毛澤東當助手。在以後的工作中,他們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接觸。

根據毛澤東“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戰略戰術,紅軍曾三次攻打永新城。紅軍再次奪取永新縣城後,為了 “大力經營永新”,根據黨的安排,賀子珍帶領一支工作隊來到塘邊村開展打土豪分田地和籌糧籌款的工作。

塘邊村位於小江山麓,是一個由四個自然村組合而成的大村落。賀子珍住在一個貧農老婆婆家裏,這位老人的房子原是一個惡霸地主的,紅軍鎮壓了那個惡霸後就把房子分給她住。房子一共有四間,賀子珍住在左側的一間。老婆婆的兒子參加了紅軍,家裏還有一個媳婦、一個孫子,他們住在右側的廂房裏。

初夏的一天,毛澤東帶領紅四軍三十一團團部到塘邊村搞調查。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住房,工作隊隻好把他也安排住在這個老婆婆家裏。於是,老婆婆就把堂屋騰出來給毛澤東住。

毛澤東來塘邊村,主要是調查研究各種土地分配的方法及其利弊,總結分地經驗,準備製定一個統一的土地法。一住下,毛澤東就要賀子珍和工作隊彙報工作。

在聽取彙報過程中,毛澤東不時提出的問題常使賀子珍張口結舌。比如:對土地分配方案,滿意的人多還是不滿意的人多?滿意的都是些什麼人?不滿意的又是些什麼人?他們的階級成分和階級態度如何? 

賀子珍對這些問題一時回答不上來,白皙的臉蛋漲得通紅,手心冒出汗來,別提有多緊張、多尷尬、多狼狽了。她隻能如實地反映赤衛隊長是什麼意見,婦女主任是什麼態度,貧協主席是怎麼說的,對其他情況卻知之甚少。

“調查研究也是一門學問,學一學也就會了。”毛澤東和顏悅色地說。

接著,毛澤東像教師講課一樣循循善誘地談起了搞調查研究的體會和經驗來:“首先,調查者心裏要明確調查的目的是什麼,調查就緊緊圍繞這個目的進行,否則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收集到的卻是一堆龐雜無用的材料。另外,還要特別注意調查的方式方法,對不同的對象要用不同的方法。對土改的積極分子可以開門見山,把問題直截了當地提出來;向富裕中農作調查就得拐上幾個彎,因為他們的肚腸子也有幾個彎兒。”

賀子珍被毛澤東的學識、氣質深深吸引著,她睜大了眼睛,像一個初入學堂的小學生一字不漏地聽著。這一大套學問、講究,她從來沒有聽過,也從來沒有人給她講過。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夜深人靜,毛澤東與賀子珍還在認真地分析調查材料。村外突然響起槍聲,原來一支地主保安隊正向塘邊村襲來。他們聞訊共產黨的中央委員毛澤東住在這裏,就悄悄打過來了,想活捉毛澤東,去向蔣介石邀功請賞。

一位手持梭鏢的暴動隊員闖進門來,呼哧帶喘地向毛澤東報告:“外縣的地主保安隊打過來了,領頭的壞蛋還大喊大叫‘蔣介石懸賞五萬大洋要毛澤東的人頭,誰先抓住毛澤東就賞給誰’。他們離村子隻有幾裏地了,請毛委員趕快撤離,不然就來不及了。”

賀子珍一聽,臉色驟變,心跳如鼓。因為塘邊村眼下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空城”。這附近原來駐過一個連的紅軍,還有毛澤東的一個警衛班。可是誰也沒料到會發生這樣的意外,隊伍全都分散到各個村子做群眾工作去了,一時無法集中,赤衛隊的長矛大刀根本抵擋不住保安隊的真槍實彈。要是毛澤東出了意外……賀子珍越想越著急,腦子裏全亂了。

“毛委員,你趕快離開這裏,我來掩護你。”賀子珍抽槍在手,就要出門迎戰。

“不要慌張!” 麵對突如其來的敵人,毛澤東穩坐不動,好像什麼事也沒發生似的。他一邊泰然自若地抽著香煙,一邊沉著冷靜地思考著對策。他認為,敵情不清,如果貿然硬拚,勢必危及塘邊人民的生命安全。

賀子珍看到毛澤東臨危不懼、處險不驚的情形,心裏稍微踏實一些。她緊握手槍,守護在毛澤東身邊。

毛澤東自幼愛讀《三國》,更喜歡諸葛亮的用兵之計。十年前他在湖南第一師範讀書時,就曾運用空城計,帶領學生用僅有的幾支槍,外加鞭炮和鑼鼓,虛張聲勢地懾退了打算進城洗劫的北洋兵。事後,免受兵災的長沙市民都誇他沉著果斷,不畏強暴,敢作敢為,是一個“渾身是膽”的好學生。

“通知群眾,馬上撤出村子,都到山上去!”毛澤東用力扔掉手中的煙頭,果斷地作出了決定。

塘邊村處於群山環抱之中,走出村莊就是山地,山高林密,隱蔽性極好。在毛澤東和賀子珍的親自指揮下,群眾很快轉移到山上。剛才還是人聲喧鬧的山村,霎時變得靜無一人。

敵人進村後,發現家家鎖門閉戶,不見一人,知道村子裏已有了準備。心驚膽戰的敵人誰也不敢貿然入戶,隻是靠放槍壯膽。他們怕中了紅軍的埋伏,不敢在村裏久留,打了一陣亂槍後便像受了驚嚇的野兔子慌慌張張地撤走了。

隱蔽在山坡樹叢裏的鄉親們,居高臨下地目睹著悻悻遠去的敵人,無不歡呼雀躍。塘邊村的鄉親們稱讚毛委員料事如神,退敵有方。

事後,賀子珍問毛澤東:“敵人為什麼不上山搜查?”

毛澤東笑了笑說:“敵人心虛害怕呀!當時如果我們還手,敵人從槍聲裏就能判斷出我們的實力。我們一彈不發,空村無人,他們不知深淺,豈敢貿然上山?諸葛亮唱的空城計也是這個道理呀!”

毛澤東在危急之時,鎮定自若,善謀果斷,他那種冷靜、自信和毅力,他身上革命家的氣質、膽略和智慧像磁石一樣強烈地吸引著賀子珍。不,在這個磁場麵前,是她自己變成了一塊易受吸引的鐵塊!賀子珍深深感到毛澤東是一位難得的良師益友,在他身邊工作能夠學到很多東西,對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很有幫助。

自從毛澤東上了井岡山,賀子珍每逢遇到想不通的事情,或不知該如何處理的問題,總喜歡去找毛澤東,請他幫助出出主意,想想辦法。賀子珍每當來到毛澤東身邊,就感到增添了一股勇氣和力量,有了毛澤東的幫助和指點,就覺得自己變得聰明、成熟多了。

在塘邊村遇襲之前,賀子珍對毛澤東更多的是同誌間的敬愛之情。但自從經曆那次意外事件後,她的感情發生了微妙變化。她萌生了一個美好的念頭,一種強烈的欲望:要是能夠永遠在毛澤東身邊工作,經常得到毛澤東的幫助和教誨,那該有多好啊!

雖說在剪辮子等方麵賀子珍是一名反封建的急先鋒,但當她悄悄愛上一個人時,反而顯得怯懦無力。姑娘畢竟是姑娘嘛!她一想到這一層就臉紅心跳,羞澀滿懷。平時那種大膽、潑辣的作風不知跑到哪裏去了,有時見到毛澤東還有點不好意思呢!

從賀子珍的神態和表情中,曾經涉過愛河的毛澤東已懂得了她的心思,他仿佛看到了這個年輕、漂亮、質樸、純潔的姑娘那顆火熱的心。

有一天賀子珍外出回來,像往常一樣身輕如燕地走進毛澤東的房間。她見毛澤東正在伏案工作,便一聲不響地倚在門框上,兩眼深情地注視著毛澤東的背影。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毛澤東停筆沉思,一抬頭正遇上那雙熾熱的大眼睛,兩人的目光仿佛碰出了火花。賀子珍趕緊把目光移到自己的腳尖上,極不自然地撫摸著上衣的紐扣。就在這一瞬間,雙方都意識到了那層意思。

還是毛澤東成熟老練,他急忙招呼賀子珍坐下,用他那滿口的湘音講起了自己的經曆和身世。他已經三十四歲了,結過婚,妻子和三個孩子都留在湖南老家了。講到這裏,他神情深沉地說:“我同家人已經久無通信了,遠隔千山,消息閉塞,也不知道他們現在是死是活。湖南的反動派抓到共產黨就殺,曾聽到楊開慧的多種傳聞,有的說她被國民黨抓去了,也有的說她已經不在人世了,不知是真是假。”

那天,他們談了很久、很投機。不同的經曆,不同的身世,在他們的心靈上引起了共鳴,就像春天百花要開放那樣,彼此間萌發了烈焰般的愛慕之情。賀子珍看到孑然一身的毛澤東工作那麼繁重,生活得不到合理照料,自己便默默地承擔了這一工作。自從那次遇險以後,他們又在塘邊村工作了一段時間,兩人終於在茅坪洋橋湖的八角樓結成了最親密的革命伴侶。

敗走麥城

一九二九年一月四日,敵軍分五路向井岡山進攻。麵對嚴峻的形勢,以毛澤東為書記的中共紅四軍前委在柏路村召開了會議。會上除傳達中共“六大”文件外,重點研討紅軍的戰略行動和當前破敵對策。經過緊張熱烈的討論,大家一致讚同毛澤東的主張,“下鬥爭的決心,有耐戰的勇氣”,堅守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因為它“在全國政治上有重大的意義”。

柏路會議開了四天,經反複討論和深入研究,“決定四軍大部出發贛南,五軍(四軍之三十二團)守山,移動目標,轉攻敵人之側後,使敵人窮於應付,不能實現其兩省會剿之計劃”,用“圍魏救趙”的策略,迫使兩省之敵分兵回援,以解井岡之危。

正當井岡山根據地軍民緊張有序地進行戰鬥部署和出征前的準備時,湘贛敵人的第三次“會剿”計劃也在緊鑼密鼓地付諸實施,各路敵軍相繼到達指定地點或正在趕往指定地點,隻待何鍵一月十五日一到萍鄉,他們就開始對井岡山發起總攻。

形勢緊迫,紅四軍如不搶在敵人進攻之前下山,等強大的敵軍團團包圍過來,那就很難再找到南下的出路,柏路會議的計劃將要付諸東流。於是,毛澤東和朱德斷然決定:一月十四日率領紅四軍第二十八團、三十一團、特務營和獨立營共三千六百人,從茨坪和小紆洲迅速下山,從此踏上了進軍贛南的艱險征途。

紅四軍一下井岡山,敵人就聞到了風聲。何鍵立即從五路人馬中抽掉第一路李文彬部和第五路劉建緒部共四個旅,前往遂川的大汾、左安等地尾追堵截南下的紅軍。

紅四軍下山時正值隆冬臘月,天寒地凍,又下起了鵝毛大雪,戰士們穿著濕漉漉的單衣,有的打著赤腳,在冰冷泥濘的道路上闖關過隘。許多同誌的腳被凍裂了,滲出的血水染紅了一路白雪。

贛南山區偏僻荒涼,人煙稀少,由於當地群眾長期受國民黨的反動宣傳,對紅軍普遍持恐懼心理,不願給紅軍當向導,也不願賣給糧食。正如毛澤東在寫給中央的報告中所述:“沿途都是無黨無群眾的地方,追兵五團緊躡其後,反動民團助長聲威,是為我軍最困苦的時候。”

一月二十二日,紅四軍進占贛粵邊城大庾(今名大餘),奇怪的是這座千年古鎮並無敵兵設防,紅軍不費一槍一彈就輕而易舉地占領了縣城。

大庾是一個比較富裕的城鎮,街道整齊,店鋪林立。紅四軍進城後,在天主堂召開了連以上的幹部會議,部署二十八團擔任警戒,軍部、三十一團、特務營和獨立營開展群眾工作。為了籌集給養,部隊決定在大庾停留三天。

然而,就在部隊紮營休整之時,跟蹤之敵已追殺而來。第二天夜裏,贛軍第二十一旅旅長李文彬率部悄悄逼近大庾城,突然發起猛攻。由於當地沒有黨的組織,缺乏群眾基礎,無人給紅軍通風報信;又因紅二十八團警戒鬆懈,偵察不力,沒有搞準情報,以致敵人打到眼皮子底下竟無人知曉。晚睡晚起的毛澤東聽到一陣槍聲,這才發現敵人已衝到他的住處,部隊已被敵軍包圍。他趕緊叫醒沉睡的賀子珍和警衛戰士,要他們趁黑夜迅速向村外轉移。

敵人雖是突然襲擊,卻是有備而來,紅四軍不明敵情,完全處於被動挨打之勢。由於兵力未能全數集中,而且還是休息的狀態,驚慌失措的戰士倉促地投入了戰鬥。敵軍火力越來越猛,紅二十八團團長林彪未組織部隊反擊,便神色慌張地跑到軍部,還未站穩就向朱德敬了個禮:“報告軍長,頂不住了,怎麼辦?”

看到林彪一副狼狽相,朱德大為惱火,正要發脾氣,毛澤東站了起來,他瞪了林彪一眼,就大聲地向陣地上喊話:“同誌們,這個仗一定要打,一定要打好,一定要把敵人打垮!”

可惜為時太晚了。敵人的子彈噗噗噗打過來,地上冒起簇簇黃土。形勢危急!朱德一麵要林彪繼續組織部隊抵抗,一麵趕快轉移指揮陣地。朱德和毛澤東來到城牆下,以殘垣斷壁作掩體,嚴密注視戰局的發展。不一會兒部隊全垮了,人群像潮水一般往回湧來,真是“兵敗如山倒”啊!

由於敵人兵力多、武器好、彈藥足,在敵強我弱、敵眾我寡的情勢下,紅四軍不得不撤出大庾城。朱德冒著極大的危險,親自帶領特務營營長畢占雲殿後,掩護毛澤東向東北方向撤退。

慌亂之中,朱德和毛澤東跑散了,軍委秘書歐陽毅和毛澤東一路跑,許多戰士從他們旁邊擦身而過,後麵跟來黑壓壓的一片人。毛澤東邊跑邊問:“歐陽毅,後麵是我們的人,還是敵人?”

歐陽毅回過頭來,看到是敵我混雜,敵多我少,便含糊其詞地說:“沒關係,我們趕快跑!”

毛澤東身高腿長,歐陽毅年輕體壯,所以不管是涉水還是跳溝,他們都跑得相當快。脫離險境後,他們在距大庾四十裏的楊眉找到了失散的部隊。

為了盡快甩掉窮追不舍的強敵,毛澤東決定連夜轉移。夜色茫茫,萬籟俱寂,除了刷刷刷的腳步聲外,再也沒有其他的響動。前無住所,後有追兵,紅軍的處境十分艱難。他們不顧激戰後的疲勞,在深溝險壑的山間摸黑走了二三十裏,翻過一座高山,在一條山溝裏紮營休息。為了不暴露目標,要求部隊不得埋鍋做飯,已經一天水米未沾的戰士隻好餓著肚子枕戈待旦。

第二天拂曉,為避免與敵人硬拚和爭取主動,毛澤東采取了盤旋式打圈子的戰術。他帶領部隊急行軍 ,一口氣跑了九十裏,於天黑之前趕到廣東南雄縣烏逕,在那裏與朱德帶領的人馬會合了。

劫後餘生,戰友重逢,悲喜交集。部隊在村外的平壩上野餐,坐在路旁休息的毛澤東看見別人吃東西,這才覺得自己也餓了,但帶飯的警衛員跑散了,於是同曾誌商量:“我的肚子在唱空城計,你能不能勻一點飯給我吃呀?”

“好,可以。”說著,曾誌就用筷子從缸子裏往外撥飯。

“夠了,夠了。給我這麼多,你夠不夠吃呀?”

“夠,一大缸子飯,我吃不了。”

連續幾天的緊張戰鬥和長途行軍,人不解甲,馬不卸鞍,疲憊不堪的戰士一個個困得像個彌勒佛,橫七豎八地躺在地上,槍支和大刀也雜亂無章地亂扔一地。午夜時分,毛澤東接到地方一個黨支部送來的情報,說敵人正往這裏運動,準備在拂曉前趕到。毛澤東當即決定轉移,由送信人帶路。為了不被敵人發現目標,要求馬裹足,人下鞍,行軍時不能有任何聲響和光亮。

撤離烏逕的紅四軍連夜渡過桃江,折入江西信豐,經安遠進入贛粵閩邊界的尋鄔(今名尋烏)縣。

二月一日晚,部隊在四麵環山的圳下村宿營,軍部設在田壟中間的文昌祠。為嚴防敵人突襲,命令二十八團為左路,擔任前衛警戒;三十一團為右路,擔任後衛警戒;獨立營和特務營駐紮在軍部附近的小河邊。

第二天一早,紅軍戰士被激烈的槍聲驚醒,原來贛軍第五師副師長兼第十五旅旅長劉士毅率兩個旅四個團已追到圳下。敵人從四麵發起猛烈進攻,並緊縮包圍圈,紅四軍很快被壓縮到一個狹長的田壟中,分割成幾小塊,無法充分發揮戰鬥力。

擔任警戒的林彪一看勢頭不好,急忙拉起隊伍就跑,把毛澤東、朱德和軍部直屬機關拋在後麵不管了。兼任二十八團黨代表的陳毅,雖然竭力阻止林彪的逃跑行為,但也隻掌握一個連的兵力,無法與頑敵抗衡。

情況十分緊急,隨軍部行動的湘贛邊界特委的譚震林催促毛澤東趕快撤退。在楊梅生的手槍班掩護下,毛澤東率領特務營奮力向外突圍。朱德率領獨立營和軍部機關從另一個方向突圍,卻誤入了敵人的埋伏圈,朱德手提機槍帶領警衛戰士左衝右闖,邊打邊撤,最後身邊隻剩下三個戰士。

心急如焚的歐陽毅邊跑邊喊 “要頂住”,但混亂不堪的部隊哪裏聽從他的指揮。歐陽毅跑到山口恰巧碰上了同鄉、連黨代表彭睽,就上氣不接下氣地說:“彭睽,趕快組織火力支援,朱軍長、毛黨代表他們還沒撤出來呢!”

彭睽一聽,抬手就是幾槍警告,同時高喊:“同誌們,我們要頂住,軍首長還在後麵,一定要掩護軍首長撤出來!”

由於彭睽指揮有方,部隊一下子穩定了許多。他們和其他部隊一起死死堵住山口,向敵人猛烈地還擊。在密集火力的掩護下,裹著一身硝煙的毛澤東、朱德、陳毅等同誌終於衝出包圍圈。他們顧不得駐足喘息,馬上又同大家一起渡河上山,向安全地區轉移。

紅四軍頂風冒雪,日夜兼程,於二月初來到閩粵贛三省交界的羅幅嶂山區。毛澤東在這裏主持召開了前委會議,大家在沉悶的氣氛中總結了失利的教訓,研究麵臨的嚴峻形勢。會議決定:為了應付緊急軍事行動時指揮敏捷,“軍委暫停辦公”,由前委直接領導軍內各級黨委;“為安置傷病員計,為找有黨有群眾的休息地計,為救援井岡山計,決定往東固”。

紅四軍在閩贛邊界拐了個大彎,來到瑞金城南的謝坊。由於一直處在連續不斷的行軍作戰中,同上級又中斷了聯係,因此消息十分閉塞。一天,毛澤東把副官宋裕和找來,拍著他的肩膀說:“我給你一個連,去執行一項特殊任務怎麼樣?”

“什麼任務?”宋裕和急問。

“進瑞金城搶報紙,最近一個月的報紙,上海出的,南京出的,江西的日報、福建的日報,全要。”

收集整理報紙本來是賀子珍的一項工作,但有孕在身的賀子珍行動不便,所以沒有把任務交代給她。當賀子珍聽說要派人進城搶報時,便挺著微微隆起的肚子向毛澤東說:“我要參加這次行動,因為我知道你最需要什麼報紙。”

看到賀子珍嚴肅認真的樣子,毛澤東隻好點頭同意:“好吧,行動要特別小心,快去快回。”

宋裕和帶領一個連悄悄摸到瑞金城門口,突然打出一梭子子彈,放倒把守城門的哨兵,接著又甩出幾顆手榴彈,炸開緊閉的城門。守城之敵以為紅軍主力開過來了,一個個嚇得落荒而逃。

紅軍戰士一進城,便兵分兩路,宋裕和帶一個班去縣政府,賀子珍帶一個班去郵政局。

郵政局的工作人員聽到槍響以為又要打仗,放下手頭的工作都跑了。賀子珍見櫃台上、桌子下、牆角裏到處都堆滿了報紙和郵件,猶如走進珠寶店隨便索取金銀財寶一樣心花怒放。她指揮戰士跟她挑報紙,不管南京的《中央日報》,上海的《申報》,還是天津的《大公報》以及江西、福建出版的近期報紙,盡量搜羅齊全。

躲藏暗處的守城軍官冷眼觀察,發現進城的紅軍不足百人,後麵並無大隊人馬,便立即組織部隊反撲。賀子珍等背著大捆的報紙且戰且退,剛出城門,隻見約有一個排的敵軍開過來了。

宋裕和指揮戰士搶占有利地形,猛烈阻擊敵人,掩護手提肩扛報紙的同誌返回軍部。

“真是撥開雲霧見青天,天下大事盡收眼底呀!”毛澤東一邊翻閱報紙,一邊聽賀子珍彙報情況。當聽到這次虎口搶報與敵人發生了激戰時,他突然放下手中的報紙,“劉士毅的大隊人馬可能就在後麵,如果真的是那樣,問題可就嚴重了。”

正當毛澤東與朱德準備下令立即轉移、擺脫尾敵的時候,突然接到偵察員報告,二十八團已被強敵團團包圍,局勢再度出現危機。

在這生死攸關的嚴重時刻,朱德一馬當先,他舉起駁殼槍親自帶領部隊同敵人拚殺。經過一番激烈的生死搏鬥,二十八團終於衝出重圍,同三十一團會合。絕處逢生的“朱毛”紅軍迅速轉移,於除夕之夜開到了大柏地一帶。

為了扭轉被動挨打的戰局,同時也為了擴大紅軍的政治影響,毛澤東與朱德、陳毅等在大柏地村的王屋祠堂召開了紅四軍幹部會議,決定利用大柏地的有利地形,伏擊並消滅追趕紅軍的劉士毅部。

第二天,人們都在歡歡喜喜地過大年,而紅軍戰士卻冒著嚴寒悄悄地等待戰機,等待勝利的到來。這幾次連戰失利,敗走麥城,使大家心裏都憋著一股氣,久屈欲伸,尋敵報仇的情緒十分高漲。

下午三點多鍾,敵人終於來了。他們大搖大擺地走進隘口,好像步入無人之境。當敵人發現前麵有紅軍的零散人員時,便追了過來。擔負誘敵的紅軍戰士一看敵人上了鉤,就佯作不支,一邊鳴槍還擊,一邊喊叫著往後撤退。

態度驕橫的劉士毅部尋找幾天都沒見到紅軍的影子,今天好不容易看到了紅軍,豈肯輕易放過,於是孤軍冒進,窮追不舍。一時間,敵人的大隊人馬像趕集一樣全都湧入了山穀,走進了紅軍預設的“口袋陣”。

號聲一響,埋伏在兩麵山上的紅軍便緊緊紮住“口袋”。他們高呼著“消滅劉士毅,殺敵賀新年”的口號,向敵軍發起猛攻。走在隊伍前麵的劉士毅一看形勢不妙,知道中了紅軍的埋伏,便立即撥轉馬頭向來路逃竄,扔下他那兩個團的“弟兄”不管了。

被圍困的敵人瘋狂地向紅軍衝擊,企圖打開一個缺口,殺出一條生路。敵人調集十幾挺機槍,向山頭上的紅軍猛烈射擊。子彈像蝗蟲一般亂飛,樹葉被打光了,樹枝被打斷了,但紅軍戰士毫不畏懼,他們依托簡單的掩體,使用簡陋的武器,頑強地阻擊著裝備精良的敵人。

兩軍從十日下午三時鏖戰到次日正午,紅軍官兵在彈盡援絕之時,用樹枝、石塊、槍刺與敵軍英勇搏鬥。這時,毛澤東命令幾個號手同時吹號,激揚鬥誌,聲勢浩大的紅軍戰士如蛟龍入海,猛虎下山,從山上一齊衝向坳中大道。

敵人潰不成軍,四處逃竄。劉士毅兩個團的團長蕭致平、鍾桓被生擒活捉,共俘虜敵軍八百多人,繳獲水旱機關槍六挺,步槍數百枝。〓〓 

大柏地戰鬥,是紅四軍自井岡山下山以來取得的第一次重大勝利。後來,毛澤東路過大柏地時曾寫詩回顧那次激戰的場麵: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

來自遠方的訃告

自井岡山會師以來,在紅四軍中,前委與軍委一直相存並立,軍委置於前委領導之下。部隊向贛南、閩西挺進時,紅四軍為便於指揮決定軍委停止辦公,把權力集中到前委,仍由毛澤東任前委書記。一九二九年五月,由於軍隊和地方工作都比較繁重,前委難以再兼顧軍委的工作,遂決定軍委恢複辦公,由剛從蘇聯回來的劉安恭任軍委書記,並接替毛澤東的政治部主任一職。

劉安恭擔任軍委書記後,一味地生搬硬套蘇聯紅軍的做法,在他主持召開的軍委會議上作出的第一個決議,就是限製前委的權力,即:前委隻負責研究製定部隊行動等大的方針政策,部隊的指揮權則由軍委掌握。

劉安恭的意圖顯而易見,那就是欲將紅四軍擺脫前委的領導,以軍委的名義與前委分庭抗禮。毛澤東對這一不要黨的領導的錯誤決定十分氣憤,並多次提出不能同意和接受這一決議。

五月底,中共紅四軍前委會議在福建永定縣中部的一個小鎮湖雷召開。在這次會議上,紅四軍最高領導人就前委和軍委兩者關係的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並形成了兩種截然對立的意見,就連汪洋大度、寬厚過人的朱德對此問題也有不同看法:“軍委恐怕還得保留,軍隊沒有軍委怎麼行呢?”朱德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因為中央對紅四軍成立軍委有明確指示。

“有其名無其實,形同虛設,不要也罷!”主張黨管一切的毛澤東持反對意見。

令人費解的是,作為朱德的部下林彪不僅沒有支持他的頂頭上司,反而對其橫加指責。他請江華轉給毛澤東一封信,表示堅決支持毛澤東,反對劉安恭的錯誤做法,還含沙射影地講了朱德一大通壞話。

六月八日,為了統一思想,解決分歧,紅四軍前委在上杭縣白砂鎮召開了擴大會議。在這次會議上,毛澤東的意見盡管贏得了多數人的擁護和支持,並以投票表決的形式撤銷了軍委,但爭論仍未到此結束,反而愈演愈烈。

根據前委“各作一篇文章表明他們自己的意見”的要求,六月十四日毛澤東寫了《複林彪的信》,認為爭論的實質不是一人一時的問題,而是整個紅四軍黨內一年來長期鬥爭的問題;十五日朱德也寫了《答林彪同誌談前委黨內爭論的信》,對“黨管理一切”提出了質疑,認為這勢必導致“以黨代政”。

朱德、毛澤東和林彪的信被同時刊登在當月前委的機關刊物《前委通訊》上,讓各種意見都公之於眾,於是“朱毛之爭”由唇槍舌劍演變成一場筆墨大戰。

六月二十七日,中共紅四軍第七次代表大會在龍岩召開,會議由陳毅主持。在這次會議上,朱德、毛澤東的來信成了議論的熱點,毛澤東基本處於被批評、質問的孤立態勢。麵對大家的發難,毛澤東一改平時說話尖刻、批評嚴厲及善於爭辯的習慣,采取了克製忍耐的態度,他把一切火氣都壓在肚子裏。朱德也一反常態,由平時很少說話、不善言辭而變為無法容忍。他作了長篇發言,不少觀點還得到了大家的理解與支持。

陳毅簡要地綜述了這次爭論的情況,他首先批評林彪寫這樣內容的信“是不對的”,指出“不能離開黨而談黨的嚴重問題,因為這樣不但不能解決黨內糾紛,反而更使之嚴重”。然後批評“朱、毛兩同誌在黨內外負責重要工作,不能因某種觀點與意見不同互相猜忌、互相懷疑,又不提出來批評,不交給黨來解決,以致造成這次黨內的嚴重爭論,給黨造成不好的影響”。

接著,他對兩人各打五十大板:“朱、毛兩同誌都有著同等錯誤,但毛同誌因擔任黨代表與書記之工作,對此次爭論應負更大的責任。根據大家發言意見,給予毛澤東同誌嚴重警告,給予朱德同誌書麵警告!”

“大家都說過了,我就不好再說什麼了!” 大會開成這個樣子,毛澤東始料未及,他瞟了一眼朱德和陳毅,接著說,“既然大家不同意我的觀點,抓住一些枝節問題不放,那我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在爭取無望以後,毛澤東退意已決。他慢慢站起來,兩手一攤冷然道:“在目前這種情況下我實在難以工作,我不希望在這不死不活的環境下工作,中央曾叫我去學習,我現在正式請求離開!”

這時,陳毅宣布下一個議程:對前委書記進行選舉。匆忙的會議導致了草率的結果,當陳毅看到投他的票明顯占上風時,不禁慌了起來:“不行,不行,不要選我,我幹不了這個前委書記。”

不管陳毅怎麼著急上火,也不管陳毅願意不願意出任前委書記,但選舉的結果無法改變。

落選的毛澤東雙眉緊蹙,半天沒有說出話來,手指間的香煙無聲地自焚成灰,脫落墜地。按照組織原則,紅四軍前委無權改選他的領導職位,因為毛澤東的前委書記一職是中央指定的。毛澤東沒精打采地站起來,看看新當選的前委書記陳毅,又看看朱德和其他人,使勁地吸了一口煙,然後撚滅煙頭,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