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彼紅塵人,還如兔在罝。
胡不學飛仙,白日升九霞。
清華吟
(宋)白玉蟾羅浮山中春晝長,風吹琪花滿麵香。
博山香斷一欹枕,飛神直上玉帝旁。
火鈴將軍同直舍,忽覺羽衣驚雨駕。
三千神女笑回眸,整裾端跪龍墀下。
奏言臣昔因饕酒,醉墮紅塵如此久。
袖藏一卷五雷書,進言再拜重稽首。
今朝天開九虎門,乃將見帝玉煉顏。
今臣醮畢速回首,下界一去思帝難。
此時侍仙小黃傘,手執金書貼玉板。
精神縹緲素光中,不覺瓊文照心眼。
於中最妙何所言,青霞命下龍台昏。
腳撥南辰開地脈,掌翻北鬥透天門。
篆香未滅烏雲去,風驅火豬逐鐵狗。
紫童飛出碧霞中,劍光隻見雷聲吼。
夢回無人可與言,一笑天地陰晴分。
贈衝虛住持張月窗(湛然)
(宋)白玉蟾收斂精神出默然,頂門上路聚雲煙。
且升陽火烹金鼎,卻降靈泉灌玉田。
交結隻在牛渚外,分明卻在鵲橋邊。
工夫九九數六六,此是人間安樂仙。
金丹訣歌
(宋)白玉蟾火金隻是水中金,一物飛浮一物沉。
兩畔一斤同二八,昆侖山頂海波心。
贈圓明山人
(宋)白玉蟾歸山隱跡話長生,日逐閑雲自在行。
處處回光來返照,朝朝對境要忘情。
掃除塵土勞人夢,署起乾坤散客名。
莫道幽居研煉苦,遊心冥漠自空清。
白雲庵四首(選二)
(宋)逍遙子泉流東畔是蓬萊,我愛青山為展開。
獨倚瘦筇誰是伴,白雲日晚自歸來。
洞底葛蒲綠作坡,鬆根況有茯苓多。
自能飽飯太平日,不學式微歌浩歌。
軒轅集
(元末明初)張三豐落落軒轅,羅浮遠引。
木食草衣,雲衾石枕。
帝以問道,公將道隱。
匪同金石,如賣脂粉。
遊羅浮山
(元末明初)張三豐戲騎羅浮大蝴蝶,神遊栩栩遍岑寂。
忽然變出真容來,又是一簑與一笠。
玉蟾峰上且徘徊,遙見海瓊飛到來。
二人拍手發長嘯,蒼崖疊巘何崔嵬。
綠毛仙,黃野人,山中隱現多仙真。
何不竟為東道主,掃石安懷飲數巡。
海風灑灑來天外,吹出羅浮好境界。
快哉快哉真快哉,紫清攜手歸蓬萊。
題洗耳泉
(明)羅素月水疑天際來,聲自雲間起。
耳根本無塵,對此何以洗。
梅花村
(明)羅素月麻姑仙窟鮑姑山,鳳子翻飛遠嶠還。
玉女峰頭人冷笑,杜蘭香去嫁人間。
洞中即事
(清)蕭合三紅塵拋卻住仙鄉,欲乞安期酒一觴。
得意水寒魚潑刺,知幾林靜鶴翱翔。
半天雲氣侵窗濕,五夜泉聲到枕涼。
坐對竹鬆梅挺立,詩成月已在桄榔。
羅浮宮觀詠詩
何仙姑祠
(宋)梅蟠昔聞謝自然,今祠何女仙。
昌黎久不作,奇事相留傳。
當其始生時,紫雲光燭天。
煉服雲母丹,紅玉飛瓊煙。
窈窕顏不老,霞秩尚翩翩。
琪花露含蕊,瑤水月在蓮。
恍若坐深閨,真息長眇綿。
左攜魏夫人,右挾夏嬋娟。
不入天台路,永回龍漢年。
題衝虛觀
(宋)單縣君雄峰峻峙煥朱明,元聖清虛此耀真。
地靜無心閑日月,山高舉手近星辰。
金壇露冷青鸞舞,丹灶風清白鶴馴。
時有仙人緣雲上,九霄飄忽響韶鈞。
單縣君,宋時增城女仙,號綠原道人。
題衝虛觀葛仙祠
(宋)孫載九載功成駕鶴駢,空遺丹灶冷無煙。
衣冠昔日猶埋塚,雞犬當時亦上天。
高步瑤池觀日月,幾經滄海變桑田。
可憐黃野歸來晚,留與人間作地仙。
衝虛觀江
(宋)留筠金闕寥陽護九重,洞雲呼吸紫霄通。
小臣近有祠宮詔,欲問君王乞此宮。
慈濟庵二首
(宋)留元崇笑指星壇近鬥傍,七壇上映七星光。
黃龍洞口胡麻飯,不是神仙不得嚐。
歸自仙壇日未斜,草庵留住一杯茶。
道人自點花如雪,雲是新收白露芽。
劉真人庵
(宋)陸夢庚列仙壇上碧碧鳴,布襪青鞋次第行。
上界煙霞疑可到,東方草木漸知名。
一泓滄海杯浮景,萬點青山棋落枰。
腳底雲飛寒帶雨,此身真是在蓬瀛。
天華庵
(宋)師顯行流泉屈曲石嶔欹,花木陰陰映竹扉。
君子森高青入畫,麻姑峰好綠成圍。
人從洞口看山到,僧自雲中釆藥歸。
少駐俗塵都洗盡,琴心三疊透玄黃。
可賦庵
(宋)趙汝馭舊題“可賦”足幽深,手植疏梅有石心。
當日和羹人不見,風篁疑是讀書聲。
白雲庵
(宋)蔡元厲身在逍遙境,開庵寄此身。
紅塵不到處,白日獨閑人。
月滿雲山夜,花留玉洞春。
坐中無俗客,猿鶴故相親。
朱子庵
(宋)宋煜仙人自昔好樓居,怪石崚嶒倚碧虛。
見說通天中有路,世間何處覓飆車。
黃野人庵
(宋)鄭康佐至人隱洞天,蒼苔滿澗石。
長嘯響空岩,咫尺雲霧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