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在外就餐,有美味沒滋味(1 / 2)

第一章 在外就餐,有美味沒滋味

腰包鼓不鼓

想要步入“小康”,早點跨進廚房!

為什麼這麼說呢?據權威資料統計,一個人每天日常開銷的大頭當屬飲食,在年輕人當中,每 10個人大約有 8個人的一日三餐是在飯館裏解決的,也就是說,多數年輕人的工資是被自己“吃”掉的。據此我們可以大膽地假設,如果你經常感到缺錢,原因不在別處,正是下館子給鬧的。

隨著 GDP一起水漲船高的自然是物價,遺憾的是,工資再怎麼漲也追不上那三天一小變三月一大變的餐飲消費額。

不少地方人均每天下館子費用飆升到 50塊以上,和朋友聚餐,喝酒吃菜,一般的餐廳沒有個三五百是不會放你走的,一個月和朋友聚那麼幾次,確實還有點讓人吃不消。

作為一個大老爺們,也許你就不得不按著空空如也的荷包“扼腕歎息”:為什麼我的腰包總是鼓不起來呢?

沒關係,現在開始改變也不晚。試想一下,如果將一日三餐在外解決換成自己在家開夥的話,除去價格最低廉的原材料費用,至少可以省下將近三分之二的餐飲費,算一筆很簡單的賬:假如一個月吃飯要花 1500塊,做飯後至少每個月可以往腰包裏放 1000元,幾個月下來這將是一遝讓自己出門倍兒有麵子的鈔票。更重要的是,在家飲食低脂少鹽,你還可以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最新鮮的材料,吃得更營養更健康!美味實惠的菜可以讓你的啤酒肚瘦下去,腰包鼓起來。

實時防“毒”

在外就餐的時候,不少朋友可能都有這個習慣,用茶水或者酒水把餐館的消毒碗筷洗一洗。這小小的舉動顯示了我們對餐館衛生的擔憂。這擔憂並非多餘,新聞裏不止一次報道:不少消毒碗筷並沒有嚴格消毒,隻是簡單洗刷後直接包裝的。事實上,外出就餐,值得我們擔憂的,遠不止消毒碗筷!你知道餐館做的菜為什麼都那麼好看嗎

一盤“玉蘭片”端上桌,嘖嘖,可真是白得誘人,嫩得誘人呀,讓你看著就直吞口水。為什麼自己家水發的玉蘭片沒這個效果呢?這你就不懂了,人家的玉蘭片也許是用漂白劑泡過的呢。

同樣,一盤“地三鮮”,餐館做出來又亮又香口感又好,這是因為做“地三鮮”的時候,土豆、茄子都在油裏過了一下,撈起來,然後再二次炒製,所以既不會變黑,又特別明亮、香濃。

類似的例子不少,這些菜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好看、好吃,但是不健康。漂白後的菜會對人的消化係統產生腐蝕和刺激作用,而且菜中的餘氯,經過高溫會生成致癌物,對人體健康有很大危害。油炸過的土豆、茄子,維生素 E和必需脂肪酸損失殆盡,而且,油炸土豆和茄子的油被反複加熱利用,其中有害的反式脂肪酸和飽和脂肪持續增加,經常食用會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你知道廚師是怎麼品嚐菜的嗎

在有些西方國家,飯館嚴禁廚師和廚房工作人員在廚房吃任何食品,而且廚師也絕不允許品嚐菜肴,廚師全憑多年積累的經驗來放調料。那麼,如果沒有嚴禁呢,廚師顯然是要品嚐的,而且被視為對顧客負責任。

如果你點的是“清蒸鱸魚”的話,廚師為了不破壞菜的完整性可能僅僅能嚐嚐湯的味道;不過,你若點的是“螞蟻上樹”的話,則恐怕沒有那麼幸運了,他完全有可能把嚐過後剩下的粉絲再放回鍋裏。據調查,每個人口腔中的細菌不下 500種,想想都覺得可怕吧。那麼多的地溝油都被誰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