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何去何從 作者訪談——關於我的博客
(按:作者在人民網、新浪網兩個網站設壇,總訪問量超過300萬。他開辟了一個全國級別最高、更新速度最快的官員博客網站,不斷地探討中國醫療改革的深層次問題,他的觀點引起全國的高度關注,有些文章更是引起全國各界的高度重視。下麵的訪談選摘自作者2008年初人民網強國論壇。)
【廖新波】:強國論壇的網友,首先感謝強國論壇給我這個機會跟大家談一下大家所關心的話題。
[mztyhao]:嘉賓,有些人麵對網絡輿論的責難會暴跳如雷,你為什麼能心平氣和地接受批評呢?
【廖新波】: 網絡確實是一個非常有效,而且速度非常快的交流工具。我開博客以來,當然我也接受了很多網友的讚揚和批評,但是由於最近的一個“打傘事件”,引起了更多網友的關注,批評的聲音占了大部分。其實我對這個問題,早就有心理準備了,如果沒有心理準備的話,就不會開一個博客。我為什麼會打開胸膛,讓人家去鞭打呢?其實我覺得作為一個普通官員,其實也是一個正常的人,對於一個正常的人,應該用一個平常人的心態對待所有的事物,尤其是網友過激的批評。我認為,首先是用平常人的心態對待這些輿論;第二,我本身與網友沒有根本的利害衝突,所以我從“打傘”事件裏麵,知道很多網友並不是針對我個人,而是針對這個事件,就是對事不對人。這樣折射出一種社會現象,就是網友對目前官場裏麵存在的不盡人意地方的抱怨,所以在這樣一個敏感的問題上就提出來了,造成強烈的反應。甚至有些時候表現出過激的,甚至謾罵的、誣蔑的,我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這個情緒的變化是由事件引起的,所以如何來平息這個事件?其實不是我們一個網站,或者一篇文章就能夠解決的,這需要更多的溝通。
對於網絡的言論,我們沒有理由責怪,每個人都有說話的權利,尤其在網絡裏麵,讓人說話天不會塌下來,所以現在我們也提倡網絡,要求大家都上網,多和群眾多接觸、交流。
對網友的責難,我們真的沒有必要和大家去計較,我待人處物總是以信和為貴為宗旨,因為有些人很喜歡把一些憤怒甚至仇恨當作力量,我們沒有必要,網絡就是互相溝通的過程。我在網絡生活裏麵,也得到很多網友的諒解,就過去有一篇比較激烈的文章,很多網友僅僅因為媒體報刊的一些報道或者一些標題,引起一些網友的共鳴。其實如果我們拋開題目,直接看我的原文,很多讀者是表示認同的。所以,通過這樣一個溝通,使大家互相了解,知道我這篇文章在說什麼,或者我現在在幹什麼。
[非如此不可]:你經常寫博客,你覺得與網友交流讓你得到了一些什麼東西呢?
【廖新波】: 在博客交流中,我確實從網友身上得到很多很有益的東西。比如在過去,有人認為官員開博客好像是在作秀,其實我不是。如果大家去認真看我的博客,我幾乎每天都在更新,都是針對我的一些思想或者網友提出的一些問題進行記錄。在很多時候,通過和網友的交流,學到了很多東西,不管對工作也好,對我待人接物也好,都是很好的學習途徑。所以在我交往的網友裏麵,有各種各樣階層的人物,有大人、小孩、男人、女人,有不同級別的人。通過交往,他們對我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起碼認為我開的博客不是在作秀。以前認為我是作秀的,現在也糾正了觀點,認為我的博客內容是非常豐富的,而且是非常實在,甚至有時是比較尖銳。這就是通過和網友的交流,我學習的一些東西。其實,博客就是一個思想活動、觀點的探索過程的一個記載。所以我一直保持我的真實,好像一些報紙報刊在采訪我的時候,就是通過MSN,或者從我的博客采集的。我是怎麼樣開這個博客,如果大家要深入了解我的話,可以到我的博客找到大家想要的東西。
[一天一地一廣仔]:請問嘉賓,你認為官員能夠和網民進行平等的交流嗎?
【廖新波】: 我想現在不行。但是我們努力創造一個這樣的環境或者一個平台。以我個人來講,我認為,我可以和網友平等交流。這隻是我個人。但是有些工作的事情,平等不了,隻是說我們在一些感情的交流,或者說非公事的交流,我想應該可以的。所以我號稱我的博客是一個私人網站、思想碰撞的港灣,就是這個意思。我想從這個意義來講,我可以和我的網友交流。有時候我和網友交流的時候,他們問為什麼你不問我是哪裏的?我說我沒有必要。因為這畢竟是一個虛擬的環境,我有什麼理由去問你是哪裏的,從事什麼工作。隻是我們對共同關心的話題,進行探討,不是說我叫你怎麼做,而是我們一起來探討,我隻想達到這個目的。
[hpty]:你覺得互聯網對中國社會有什麼影響?
【廖新波】:互聯網對中國社會,我想將來影響更大,目前正在逐步產生影響,力度越來越大。正是因為這樣,我們廣東省省委書記、省長都非常重視網絡,紛紛要求我們領導幹部要上網。所以對於所謂的領導幹部也好,公務員也好,我認為上網去了解民情是一個很好的手段。其實有很多東西,我們可以從網友的交談,即使他提的不一定正確,但是對我們也非常有啟發。所以在指導我們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剛剛我開博客的時候,大家也提出一個公眾性的問題,就是我這樣辦博客,有沒有和公眾溝通,能不能成為少數網絡空間的一些網友,或者隻是照顧了能夠上網的人,而沒有照顧到不能上網的人。我認為如果我們大家隨著經濟的發展,文化的提高,還有素質的提高,我想網絡以後發揮的作用會更大。但是這也需要我們慢慢的培育過程,使我們的網絡更加理智,而不是在謾罵中成長,或者成為一些人所說的“網絡暴力”,所以我相信,隨著大家心態的逐漸成熟,或者關於“官民”的溝通越廣泛,我想對這種矛盾會漸漸減少,這隻是我的一個願望,有待於我和廣大的網友一起來共同努力創造這樣一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