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收入集子中的這些文章,寫作時間跨度很大: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直到最近,大約有十七八年吧。我不是那種動車輒寫出一本書的作家,因才思不敏,即使有個話題及寫作衝動,也會延宕許多年,隻能斷斷續續、零零碎碎地慢慢寫著。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以伏牛山區為背景,寫了一些岩石般蹲踞在記憶中的人與事,如《夜嫁》,如《老何家》,如《白河記夢》,如《大宅四記》等等,並在上海文藝出版社編輯同誌的指正與鼓勵下,輯成《暖雪》一書出版。由於遺漏與某種回避,有些文章如《造神》、《土造》等,未收入。書出版後,意猶未盡,後來又寫了《閱樓》、《人物頭》、《我與父親》等,均可視為《暖雪》的延續,現收入本集第一部分《積雪的日子》中。本集第二部分《郊外的黃葉》,亦可看作1997年廣東旅遊出版社出版的《莫斯科郊外》一書的續篇。
收入本集《獨語》中的是一些雜感。在“思想者”桂冠成批量生產的年月,我感慨係之,故而寫了點閑文,對那些廉價的桂冠表示一點質疑與惶惑。《旅途佚稿》算作是遊記吧,而《城與倒影》則真正是人生旅途中的紀遊之作。說是《城與倒影》,不如準確地說是人的倒影、我個人的生活倒影。我在一座城市生活了幾十年,我有責任為這座城市及幾十年來這座城市居民的生存狀態做些記錄。雖然 記了些柴米油鹽的生活瑣事,但這些細微末節構成了真實的曆史。如果都將其忽略不計,我想將來寫出的“正史”,就是會不真實、不完整的。
以上為書的內容說明。此文可以說是簡介、作為序,未免勉強。
若丁
2003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