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燦美坐在火鋪裏,火鋪的生意就紅火。客人看見她就心情愉悅,也樂意多點幾個菜,多拿出幾個錢來。
水客中有想娶燦美為妻的,爹娘不答應。做水客的老婆要麼在家守活寡,要麼一年到頭跟隨丈夫在水上漂流,燦美也不願過那種生活。她娘說,一個女人,不求錢多,身邊隻要有個好男人,就等於嫁給了十畝良田。燦美的父母早些年已給她定下了一門親,親家原是一個村子裏的人,男孩與燦美算是青梅竹馬,兩家人都信得過。
燦美心裏想嫁的人並不是她的那個娃娃親。火鋪全家遷到河街後,燦美喜歡上了周老大家的兒子河養。河養本就是出挑的小夥子,做人實誠仗義,平日稍有空閑便會過火鋪來幫忙。燦美娘也動了心,但火鋪佬堅持不能失老家親人的信任。燦美常因此悶悶不樂。燦美來河街時才十二歲,有天她挑擔豬草回家,因為割得太多,半路上實在挑不動了,心裏正著急時,遇河養路過,河養二話沒說,挑起豬草就走,一直挑到火鋪門口。以後,燦美有幹不了的體力活,就喊河養,河養從不推辭。日子一久,兩人互生愛慕。
燦美每天去豆腐鋪買豆腐,少不得往豆腐鋪隔壁的河養家去。河養娘七都女很喜歡燦美,與她很是投緣。七都女試探過燦美娘,做個親家怎麼樣?燦美娘隻好說明燦美是定了親的人,男方已經催了。七都女說了她一句:“死腦筋,什麼年月了還包辦!”
不久,周老大因一頭牛事件戴上了四類分子帽子,周家人也就無心再提河養與燦美的事。火鋪佬夫妻倆一合計,趕快讓燦美嫁了,把火鋪門關了,當作招牌的燈籠也取下,剩下兩把老骨頭,隨你刮什麼風、什麼運動,戴什麼帽子也就無所謂。
燦美出嫁之前把家裏儲存了半年的臘肉切了一大塊,蒸得香噴噴,黃油亮亮的;又殺了一隻正生蛋的雞,清蒸一大缽;炒了幾樣鮮嫩小菜,請河養來家裏吃飯。河養也不推辭,連連喝了幾大碗老酒,直到喝醉趴在地上。
火鋪夫妻意料之中的事還是發生了,割資本主義的尾巴,火鋪停了業。他們算計不到的是,燦美的男人不久就病死了。兩三年時間,燦美變得憔悴不堪,瘦得隻剩下了皮包骨。還是河養找回了燦美,兩人終於結成了夫妻。
燦美不信邪,重又將火鋪開了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