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品牌知名度的迅速提升,品牌內涵的迅速傳播,市場占有率的穩步增長,都與其倡導的“飛翔”理念以及持續的傳播息息相關。
品牌的理念一經確定,便要持續不斷地進行傳播,所有的傳播動作,都以“飛翔”作為傳播的主線,保證品牌的概念主題的統一性和連續性。在這方麵,白沙一直在堅持。
1999年12月,在湖南張家界的國際特技飛行比賽上,白沙抓住了機會,大力宣傳其品牌理念。特別是12月11日中央電視台進行現場直播的特技飛行表演飛越天門山天門的活動中,參加表演的飛機,有一半以上都繪上“長沙卷煙廠”或“白沙”香煙的文字和標識(見彩圖-17),匈牙利特級飛行員駕駛“白沙號”飛機第一個成功穿越了天門山天門,那一刻,全球的目光都聚焦於此。白沙對品牌宣傳的做法在煙草廣告史上做出了新的嚐試,白沙與這次飛行,一道載入了國際飛行的史冊。
此後,凡是與“飛翔”有關的活動,白沙都積極參與,借此傳播品牌內涵。後來,白沙又讚助了江蘇的穿越太湖大橋山飛行活動;斥資1000萬元,獨家讚助了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當金鷹展翅飛翔的時候,白沙品牌也飛了起來。
白沙還讚助了萬眾矚目的北京申奧活動。在北京終於獲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的時候,白沙不失時機地站了出來,在大量的形象廣告中發出了同一個聲音:北京贏了,這一刻,中國人的心飛了起來!同時,白沙舉行了一係列奧運促銷活動,如有獎征文、奧運酬賓等。
在戶外廣告,白沙利用白馬廣告的全國候車亭廣告網,在全國主要機場和各大中城市發布了“鶴舞白沙,我心飛翔”的路牌廣告。在電視媒體上,白沙集團的形象廣告在中央電視台和湖南衛視等各大媒體輪流播放。
可以說,經過一係列的整合傳播,白沙的“飛翔”理念已經深入人心。
——本土化廣告策略
市場正在走向全球一體化,這帶來了一種風險,就是文化差異有可能引起溝通失靈。許多公司都采取了一條“產品和基本營銷策略全球化,但廣告信息本土化”的路線,這是基於以下想法:人們的願望、目標、需求和對產品與服務的使用方法都大同小異,但廣告需要根據各個市場上的本土文化和環境因地製宜。奧美廣告公司歐洲分部的主席哈理?瑞德把這種做法稱為“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行動”。
在此理論的基礎上,大多數國外煙草商采用了一種稱作“範式廣告”的策略:所有廣告遵循同一個基本主題,但標題、文案(有時甚至包括視覺元素)都要視當地市場的不同情況靈活調整。這樣做,既適應了差異化需求,又有助於樹立一個統一的全球形象,並能使他們的產品和服務晉升為全球品牌。
下麵,以“萬寶路”為例,對煙草廣告的本土化廣告策略加以說明。
說起“萬寶路”,人們都會想到那粗獷豪放、縱橫馳騁、渾身充滿著男子漢氣息的美國西部牛仔,顯示了哪裏有男子漢,哪裏就有“萬寶路”的名牌形象。
據調查,人們之所以對“萬寶路”有好感,並不是它與其他牌子的香煙在味道上有什麼差異,而是“萬寶路”形象給人帶來一種優越感。
萬寶路誕生於1924年,至今已有近80年的曆史。當初,美國的男男女女都喜歡抽煙,生產萬寶路的廠家——美國菲利浦?莫裏斯公司將它設計成專供女士享用的香煙,以白殼包裝形式推向全國,並以“溫和有如五月的清風”來強調它清淡的口味,產品麵向婦女。可婦女們抱怨香煙的白色過濾嘴常會染上鮮紅的唇膏,紅點斑斑,很不雅觀。於是,該公司就把過濾嘴部分換成紅色,並配以廣告語是“與你的嘴唇與指尖相配”。由於這個形象充滿了脂粉氣,吊不起眾多男煙民的胃口,直到20世紀50年代,“萬寶路”始終默默無聞。
1954年,菲利浦?莫裏斯公司發現過濾嘴香煙又逐漸興起,為了建立一個主力品牌,乃決定把萬寶路改頭換麵,賦予它新的生命。莫裏斯公司打破傳統,采用李奧?貝納做其新的廣告代理商,經過幾個月的調查,他們發現,煙民男、女比為2∶1,萬寶路給人十分雄壯的感覺。為此,他們大膽地對萬寶路實施了“變性”手術,從品味、包裝到促銷,迎合男性煙民的喜好,采用強烈的紅色和白色,廣告畫麵上出現粗獷的牛仔,配以“男性風味”的字樣,取得了非常的成功。形象改變僅一年,“萬寶路”銷量就增長了3倍,到20世紀60年代,就躍升到全美同行第二位,70年代再上升一位,成為第一品牌。
20世紀70年代,“萬寶路”香煙借助形式多樣的廣告在世界上很快打開了銷路。但是,在香港市場上,長期以來卻一直業績平平。直到1977年,才好不容易擠進了當地十大香煙的末位。為改變這種局麵,李奧?貝納廣告公司與生產廠商聯合進行了詳細的市場調查,最後終於摸清了問題的症結。原來,被西方人看做是真正男子漢代表的牛仔形象,香港人卻並不以為然。在香港人心目中,牛仔是下層勞工,不是高雅的象征。不少人覺得他外表過於隨意,有點像是一個失敗者的形象。針對這種心理,李奧?貝納廣告公司立即對廣告的牛仔形象進行了重大調整,將他改扮成一個年輕、灑脫、在事業上卓有成就的農場主,身邊有一群助手前呼後擁,顯得十分氣派。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廣告中又讓牛仔乘坐私人飛機視察牧場,並常常與他的親朋好友分享“萬寶路”和各種名酒,共度快樂時光。這個麵目一新的牛仔,給人的印象是氣度非凡,豪邁富有,與香港人心中所追求的理想生活十分合拍,因而立即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歡迎。“萬寶路”的銷路隨之步步擴大,到了80年代初期,它已高居香煙市場各種香煙銷量之首位。
而“萬寶路”在日本的形象則是一個牧童在回歸自然的情況下,過著一種田園詩般的生活。
在中國內地,“萬寶路”的“本土化行動”更為徹底,就連它一向熱衷的體育讚助活動也處處顯示出其國際化“標準”與中國文化的完美結合。大家也許還記得,曾經被媒體和輿論炒得異常火熱的1995年“萬寶路”甲A足球賽事,幾乎讓所有的中國男人為此牽掛了整整一個賽季;而1996年新春的“萬寶路賀歲鑼鼓比賽”,可說是一鼓作氣,敲出了中國男人的大丈夫氣概。
與此同時,菲利浦?莫裏斯公司在產品開發上的“本土化行動”也是不遺餘力,共生產了13種品味及包裝不同的“萬寶路”,不同的包裝和顏色分別代表不同的品味。包裝也因地區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在東西兩岸大城市以硬盒裝為主,因為在城市上班的人大都衣著講究氣派,不喜歡抽易折損的香煙;而在中西部及南部農業區,則以軟包裝為主,因為勞工抽煙習慣以輕便易取為主要特點。在中國以紅色為主,在泰國則以黃色為主。
4.6 各盡其妙的表現風格
但凡廣告都有一定的風度格調,風格(Style)一詞,源於拉丁語Stiles,最初指寫作的工具。廣告表現風格指的是采用何種創作手法,創意人希望消費者如何去欣賞這則廣告。一個廣告作品的風格,是廣告作品中體現出來的,具有某種審美特征的整體風貌,直接反映了創意人的視角、藝術修養和對目標消費群的理解。
香煙有如生命,有的人匆匆吸完,有的人細細品味。在浩瀚的煙品廣告中,所表現出來的廣告風格,或幽默、詼諧,或荒誕、恐怖,或聯想、夢幻……可謂各有靈苗,各盡其妙。
——幽默:攙和笑料的煙幕彈
幽默作為一種受人喜愛的表現風格,一直被許多廣告人不斷地運用在他們的創意之中,有的滑稽逗人,有的則含蓄回味。幽默這種風格的確豐富了廣告的創意表現,它能使廣告顯得更活潑、更貼近生活。幽默讓人忍俊不禁,它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受眾的注意,並能巧妙地為廣告創造另外一種意境,一番天地。
隨著人們對廣告的鑒賞力的提高,直白的廣告再也不能調動人們的情緒,倒是那些令人捧腹的“小樂子”迅速成為廣告中的閃光點,廣告中幽默的表現手法使廣告告別了枯燥乏味的時代。“我們太需要幽默了,因為——我們的生活太累了。”都市人如是說。如今,幽默手機短信火得沸沸揚揚、憨豆先生“憨”得經久不衰、幽默漫畫一路熱銷。幽默廣告自然備受青睞,在戛納廣告節影視廣告的現場,獲得掌聲的廣告大部分富於幽默感。人們看電視時已不再是“逢廣告必換台”,其中幽默廣告功不可沒。對於繁忙的現代人來說,幽默廣告就像一杯有滋有味的“休閑咖啡”;對香煙廣告來說,幽默就好比一枚攙和笑料的煙幕彈。
二戰時,人們對法西斯恨之入骨。一家火柴廠,借助這一社會心態,將擦火柴和對希特勒的仇恨聯係起來,創造了“火燒希特勒”的主題。火柴盒上的貼畫是一幅希特勒匍匐求饒的漫畫像,用來擦亮火柴的磷片塗在畫像的臀部。每擦一次,“希特勒”就被火燒一次,擦完火柴,“希特勒”也就燒完了。使火柴成了一種情緒宣泄品,有了一種心理價值。這種亦莊亦諧的藝術構思非常巧妙,把火柴與希特勒這兩個毫不相幹的東西,通過幽默的藝術處理,形象地聯係在一起,廣告目的也就達到了。
國外某煙草商,針對煙民借助吸煙顯示自己成熟魅力的心態,在打出以“你喜歡我的煙裝飾你男子漢的風度”為主題的戶外廣告的同時,不忘幽他一默,推出了另一個與之相呼應的廣告主題:“我喜歡你的錢裝滿我羞澀的錢包”。直言不諱,算是皆大歡喜。
幽默是對廣告人及廣告設計師最大的考驗。枯燥乏味,平鋪直敘,像國內某些“連念三遍”的形象廣告就格外使人反感,傳播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如今,充滿幽默意味的廣告才是吸引眼球的一劑“猛藥”,更是現代文化生活的一種強效的“補品”。戒煙廣告就十分推崇幽默,它能使拒煙者在微笑中堅定不吸煙的信念,也能使吸煙者在快樂中對自己敲起警鍾。
英國藝術家們為了宣傳戒煙,懸賞征求最佳戒煙公益廣告。最終獲獎的是這樣一個廣告:畫麵上,兩個男人在談論應該找什麼樣的女朋友。其中一個對另一個說:“千萬不能找吸煙女子,因為你在吻她時,就會覺得自己在吻一隻舊煙灰缸。”
美國明尼蘇達州衛生局的戒煙廣告,其創意則體現出了美國式的幽默。廣告的內容很簡單,就是以兔子、青蛇、馬、羊、海龜、龜、貓、雞、猴、河馬等動物摹仿人們津津有味吸煙的樣子,依次出現在電視圖畫上,借以反襯出吸煙是一種不甚高雅的嗜好,從而激發受眾心中對吸煙行為的厭惡,起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畫外音是:“當你看到這些可愛的動物吸煙時,不會感到舒服吧?當你叼起煙卷兒時,也許別人也會有同感的。”
生活中仍然不乏美化香煙的言論以及各類宣傳活動,比如奧斯卡?王爾德就曾宣稱:“煙是充分快樂的完善形式,它精致無比,讓人留下永久的不滿足。”“萬寶路”香煙以其塑造的西部牛仔形象創造了世界上最具價值的香煙品牌,而如今,它的一些帶有牛仔吸煙畫麵的經典廣告也成了反煙浪潮中遭人“調侃”的對象。
在人們相當熟悉的香煙廣告中,曾經信馬由韁、馳騁天下的西部牛仔卻被反煙人士進行了一次世紀大“倒戈”:此時的牛仔,正傷感地想念他那被香煙損害的肺;曾經誘人無數的“萬寶路的世界”此時卻被巧釋為極具諷刺意味的“圈套”(牛仔手中用於套馬的繩圈)的世界(如圖4-6,該廣告是在第6屆全國優秀廣告作品展中獲得銅獎的作品,由江蘇淮陰新四方廣告公司創意設計);如圖4-7,這則廣告直接取材於“萬寶路”香煙早期的一則經典平麵廣告。特別搞笑的是,創作者用電腦將原廣告畫麵中牛仔嘴裏叼著的那支香煙處理成了“下垂”狀,牛仔也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威風。廣告雖以“性”為訴求,但表現得十分含蓄,寓意深刻,耐人尋味。
同樣的畫麵,配上不同的廣告語(或對白),構成了讓人會心一笑而又沉重無比的幽默意境,這恐怕是廣告原創者始料不及的。
〖案例〗“不方便”的本森?黑吉斯
在美國等一些國家,隻要一提起長支香煙,人們立刻會想到本森?黑吉斯(Benson & Hedges)這個品牌。這要歸功於它獨特的創意表現。
實際上,在本森?黑吉斯問世之前,就有過長支香煙,但進入市場後,如泥牛入海,毫無反響。前車之鑒,並沒有使後來者氣餒。莫裏斯公司又生產了長支香煙,他們把該產品的廣告委托給美國的WRG廣告公司代理。廣告公司的策劃者們運用了集體思考的方法,集中大家的智慧,以便產生好的主意。
廣告策劃者們坐在圓桌旁七嘴八舌地議論:
——本森?黑吉斯的長支香煙特長,它比一般加長型的香煙還長1.5厘米,一根香煙加長1.5厘米,就可以多抽四五口。
——即使多抽四五口,對漫長的人生來說也沒有什麼意義啊!
——不然,死刑犯在被槍決之前,總是要求抽最後一根煙。這時,本森?黑吉斯的長支香煙就可以讓他們多抽四五口,延長了他們的生命。
——可是對於行刑官來說,卻是耽誤了他的進度,是極不方便的四五口。
——極不方便,有了,就以極不方便為點子,究竟太長的香煙會帶來什麼不方便呢?
廣告公司立即買回大批本森?黑吉斯長支香煙,並下了一道指令,要全體公司同仁兩三天內,不論居家或上班,均含一支香煙,並記下它所有的不方便之處,隨後提出詳細報告。兩三天後,報告來了:
上電梯時,它被夾在電梯中;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把對方的胡子燒焦了;在點煙時會因碰到侍者所拿的酒瓶子而變彎曲;在看報紙時把報紙燒了一個洞……
於是廣告公司很快就完成了由這一係列趣事組成的係列廣告片,閉口不談其口味好的優點,而是強調因它超長而給吸煙者帶來的種種不便:
一位男士買了超長煙後,到處出洋相,擠進電梯後,嘴裏的香煙卻被夾住了;開車東張西望,嘴上的煙撞上了玻璃窗;使用打火機,點燃的卻是煙的中段;看報時煙頭把報紙燒出個大洞;連拍手也會把手燙著……
廣告播出後,全美轟動,一連串的笑話之後,觀眾對各種超長煙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香煙長一點並不是了不起的優點,可是經過這樣一番“長處短說”的藝術處理,卻令人印象非常深。超長的本森?黑吉斯不但成了熱門話題,而且成為搶購的對象,很多人都想試試是否真的會發生廣告片中那些不方便的趣事。於是,本森?黑吉斯的銷量激增,不到一年的時間,銷售就增加五六倍。
廣告評析:
這個案例一反廣告慣用的進行承諾和保證的傳統訴求方式,而是采用強調和加強產品“缺點”的幽默手法,激發消費者的好奇心,引起消費者的注意,促使人們采取購買行動,從而收到了很好的傳播效果。在廣告策劃過程中,廣告創作的思考路線切不可沿著一個方向前進,要能善於抓住廣告產品某些富有特征的東西,多方位地進行思考,使廣告具有獨特性。當然,特別是在現代社會裏,好的點子並不是僅靠某一兩個人閉門造車,冥思苦想產生的,它需要集體的力量,眾人的智慧。怎樣才能比較敏銳地發現並抓住他人閃耀的思想火花,並擴大發展,這也是進行集體創作思考時值得注意的地方。
——誇張:口氣大,煙圈更大
信息的極大豐富使人的感官對外界刺激早已產生了太多的疲憊感,廣告必須增強刺激力度,以引起受眾關注,這便產生了專以強刺激為藝術手法引起受眾接受廣告訴求目標的誇張表達方式。
在表現煙草的神性方麵,誇張是十分常用的表現手法。
美國“駱駝”香煙是久負盛名的名牌香煙,當年它在世界各國的廣告畫中幾乎都少不了一雙鞋底下已磨出兩個窟窿的皮鞋。如圖4-8這則廣告:一位跋山涉水的煙民,嘴裏叼著香煙,頭頂衣服、鞋子和一包“駱駝”香煙,而正對著鏡頭的那隻皮鞋底下就有一個十分顯眼的窟窿。廣告口號是:“為了駱駝,我願長途跋涉”。為了尋找“駱駝”香煙,竟然不惜踏破鞋底,是不是有點誇張。
誇張也可以創造令人炫目的大氣魄,以氣勢征服消費者。美國健牌(Kent)香煙的廣告策劃人竟以無數個健牌香煙盒拚裝成自由女神的肖像,然後攝下這一傑作,並在各大報紙上大做廣告,打著“美國的自由女神”的廣告口號。這則廣告以誇張的手法將一個由健牌煙盒拚成的自由女神肖像模型與其真正的美國精神象征的自由女神進行類比,肯定了健牌香煙的氣派、高貴,迎合了美國人追求高檔消費、講究格調氣派的消費心理,刺激了消費者的占有欲。
同樣以美國自由女神為背景的這則Winston(雲絲頓)香煙廣告(如圖4-9),表現更為誇張,有一個男性煙民竟如《西遊記》裏的孫悟空般騰雲駕霧地飛升到女神頭頂,並悠哉樂哉地躺在雲朵上用女神高舉的火把點燃了叼在他嘴裏的香煙。
美國某香煙廣告:我們的香煙是無與倫比的。我們做過這樣的試驗,把一盒香煙放進棺材,死人馬上爬起來,抽出一支煙,見人就對火。此廣告因為實在太誇張了,反而沒有了撒謊的嫌疑,相反大家都覺得可樂。廣告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誇張也可以自揭“家醜”,畢竟消費者是有判斷力的。如上文案例所提到的美國本森?黑吉斯煙草公司,在為其超長煙(100毫米長)做廣告時,閉口不談超長煙的高雅品味,反而誇大它所帶來的諸多不便,因此賺足了煙民的眼球。
誇張也被廣泛應用於戒煙公益廣告。美國一家診所勸導戒煙的廣告:“為了使地毯沒有洞,也為了使您的肺部沒有洞——請不要吸煙。”廣告由表及裏,陳述了吸煙對物(地毯)、對健康的危害。
有一則曾獲得公益廣告政府獎的戒煙廣告(如圖4-10)就是以誇張的表現手法,將煙民嘴叼香煙、吞雲吐霧的瞬間鏡頭,複製、翻轉、放大,變成一根根酷似城市鱗次櫛比的大煙囪,煙囪裏冒出滾滾濃煙,廣告語則畫龍點睛:“不喜歡煙囪就不要當煙囪”。該廣告巧妙利用煙氣與城市廢氣的相似性,闡明了當前煙民日益增多的現象,以及吸煙對自己和他人所造成的不可忽視的危害,就像城市工業廢氣汙染一樣。
再請看一則來自芬蘭的戒煙公益廣告(見彩圖-21):整個畫上就是一支被置於黑暗背景中正在燃燒的香煙,並將香煙誇張地比作計量壽命的刻度表,其上有字赫然:“Your Lifemeter”。畫麵極其空靈、暗淡,卻讓人觸目驚心,燃著的香煙仿佛在告訴人們:“你的生命將和我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變得短且柔軟!”香煙既已點燃,必將毀滅,那漸燃漸長的煙灰一如人們脆弱的神經,甚至不能輕易承受一絲的抖動。煙短了,灰碎了,那麼,你願你的生命也如一支點燃的香煙一樣灰飛煙滅嗎?
——懸念:且聽下回分解的煙趣
懸念安排是廣告從電影藝術中吸收借鑒過來的一種表現手法,它布下疑陣,使人對廣告乍看不解其意,造成一種猜疑的急迫的心理狀態,驅動消費者的好奇心和強烈興趣,開啟積極的思維聯想,引起公眾進一步探明廣告意圖之所在的強烈願望,然後通過廣告標題或正文把廣告主題點明出來,使懸念得以解除,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美國Winston(雲絲頓)金裝香煙早期的電視廣告,在男女對白中便充分利用了懸念:
女:我有些東西送給你
男:是嗎?我還未到生日。
女:沒什麼,我隻是想送點禮物給你。
男:那是什麼?
女:不能看,先猜猜,是你每天都要用的東西。
男:肥皂?
女:不是。
男:墨水筆?
女:不是。
男:不知道你在幹什麼,突如其來要送東西給我。
女:人家喜歡你哩,想你開心一下,再猜吧!
男:飛機大炮。
女:胡說八道……
(男女繼續對答,聲音漸低,旁白開始)
旁白:愛你365天,金裝雲絲頓。
1918年8月5日,《民國日報》以半版篇幅登出一個大大的“烤”字,同時,上海街頭也張貼出不少“烤”字海報,人們均迷惑不解,或打賭猜測,或四處打聽。過了一段時間,該報又登出“烤”字,並在旁邊刊出“翠鳥牌香煙,煙葉係用烤法製成(即現在所稱的烤煙型)”等字樣(如圖4-11),這時人們才恍然大悟。
現在,由於大眾媒體的“禁煙”,類似以上懸念式的香煙廣告是很難有所作為了,倒是在戒煙廣告中還時有出現。
法國一家電視台播出這樣一則戒煙廣告:“我們在一種被廣泛使用的日常消費品中,發現了氫氰酸、水銀、丙酮等有毒物質的蹤跡。”廣告卻戛然而止,將懸念留給觀眾。廣告播出之後,觀眾對其中提及的神秘消費品作出了五花八門的猜測:清洗劑、飲料、家居用品……第二天謎底揭開,答案竟是——香煙!
在中國展映的廣告“饕餮之夜”2000版中,有一則戒煙廣告情節是這樣發展的:兩位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站在路邊,不時相互對視一眼,冷酷的目光中閃著敵意,甚至挑釁。忽然,其中一位主動掏出一盒香煙,大度地遞給另一位。另一位對其敵意全消,似乎頗為感動,不假思索地接過香煙並點燃,剛吸了兩口便咳嗽起來。此時打出廣告語:“你恨誰,就讓誰吸煙。吸煙致人於死地。”
該廣告中從頭至尾都充滿了懸念:兩個年輕人不知為何對峙,當其中一位將手插進口袋時卻引起另一位莫名的警覺,而當另一位接過香煙並點燃香煙時觀眾還以為是一則倡導吸煙的廣告,直到廣告語出現時才結束懸念,原來是一則十分高明的戒煙廣告。
〖案例〗“駱駝要來了!”
說起駱駝(Camel)牌香煙的廣告活動,可圈可點的地方很多,這裏我們就“駱駝”的誕生和上市的故事給大家講述一下。
在1914年到1919年間,美國出現了第一個吸煙高潮,煙草商爭奪市場加劇,香煙廣告大戰出現了第一個高潮。後來成為美國赫赫有名的大企業家的RJ雷諾茲在當時是一個並不出名、但頗為精明的經營嚼煙塊和煙鬥煙絲的商人。在吸香煙高潮到來的時候,他決心轉軌製造香煙。當時,美國香煙是土耳其型香煙。他用新方法生產出芳香型的,並命名為“駱駝”這個頗有東方意味的詞兒作為他的香煙的品牌。為了推出這一新型香煙,雷諾茲可謂煞費苦心。首先是設計,正麵圖案的大部分由一隻身處無際沙漠的單峰駱駝構成,沙漠中有兩座金字塔和三棵棕櫚樹。所有的構圖都用明快的黃色和淡紅褐色的背景,上麵明亮的天空中,用銀灰色的大寫字母按花哨的阿拉伯風格拚出品牌名稱,構成一道柔和的圓弧。背麵粗略地勾勒出有莊嚴的清真寺和尖塔的綠洲,前後兩麵的邊框的書畫。在背麵的天空部分,印著雷諾茲給消費者的即興警告:“別指望得到獎品或優惠券,因為購買‘駱駝’香煙所用煙草的花費使得我們沒辦法提供上述東西。”
為了迎接“駱駝的到來”,雷諾茲對那隻“駱駝”也是吹毛求疵。1913年秋天,當設計師把完成了的外觀設計送交上來時,雷諾茲對他畫的駱駝感到不滿意。這頭駱駝看起來顯得很難過,皮毛粗厚,姿態笨拙,腦袋耷拉著,似乎在告訴人們,裏麵裝的貨色淡而無味。天賜良機,就在這時“巴努姆和白雷”馬戲團來到了雲絲頓——沙龍鎮,並帶來了一隻名叫“老喬”的駱駝。很快,雷諾茲公司利用這隻駱駝作為“模特兒”重新設計了一隻駱駝畫像。這隻畫像好玩的地方在於,從喬的皮毛紋裏,有人可以看出一頭獅子的形狀,有人看出的則是一位裸女,還有人能看出一個陽具勃起的男子,一切都看你自己的想像力如何了。
為了成功推出這位煙草新秀,雷諾茲的廣告代理商N. W. 艾爾一反往常長篇大論介紹的俗套,他在全國各地經過選擇的報紙上大量刊登一種分成三部分,含蓄而又引人好奇的廣告。第一部分是“老喬”的畫像和一句口號:“駱駝要來了!”第二天,他在廣告上使用了第二句口號“明天,這個城市裏的駱駝比亞洲和非洲的駱駝的總數還要多!”最後,他推出了第三條口號!“駱駝牌香煙到了!”這個策劃起到了極好的效果,駱駝牌香煙在市場上陡然走紅。隻經過5年的時間,駱駝牌香煙就占據了整個美國香煙市場40%的份額。除了“駱駝”香煙的配方新奇、適合當時的喜好外,雷諾茲廣告宣傳的功績功不可沒。自駱駝牌1913年問世以來,“老喬”一直是這個品牌香煙的商標,後來又被製成卡通,更是深受歡迎。
廣告評析:
首先,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懸念廣告。這種廣告大多數人都應該比較熟悉了,但值得一提的是在1913年那個時候開始運用這一廣告手法,不能不說是一個不錯的創意。
其次,我們從中不難發現,一種新產品或新牌子的推出,離不開周密的策劃。就“駱駝”牌香煙的上市活動中,就可以看出這是一次整體性極強的廣告運動。我們從雷諾茲對“駱駝”香煙的包裝盒的嚴格設計要求及獨具匠心的駱駝趣味設計,無疑使這頭向人們走來的“駱駝”深受歡迎。有一個故事頗能說明問題。當一位受歡迎的叔叔到某家拜訪時,他可以從兜裏掏出一包“駱駝”煙,再拿出一元錢硬幣,告訴他的侄子,如果能用硬幣把駱駝的“四條腿”蓋住,錢就歸他了。小侄子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弄不清一枚小小的硬幣怎麼蓋得過來。叔叔這時取過硬幣,一把將駱駝的“前腿”蓋住,再把這個蹩腳的文字遊戲的內容講出來(英文“四條腿”four-legs與“前腿”forelegs諧音),逗大家哈哈一笑了事。作為一種香煙品牌的“駱駝”,竟會給人們帶來如此樂趣,簡直是無法意料的。
再次,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廣告活動一開始就把“老喬”推到了主角的位置上。不知道是艾爾獨具慧眼,還是冥冥中注定這匹“駱駝”要與雷諾茲公司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就某一產品來說,它往往僅是某種社會需求的滿足品而已,本身很難具有額外價值,也很難具有很強的市場號召力和說服力。但是,一旦它找到了一位“代言人”,其形象就馬上立體化了、豐滿了,同時與消費者的距離更近了,有了更強的溝通和對話能力。“老喬”正是這樣於不經意間走進了雷諾茲家族,並成為一名生命力頑強、活力四溢的優秀“代言人”。有了它,就好比轎車配了漂亮模特,使“駱駝”香煙有了無窮的活力和樂趣。從此,也給雷諾茲的經營帶來了廣闊的運作空間。這一點,在萬寶路香煙身上也體現得淋漓盡致。正是那剛毅、豪邁的牛仔的出現,“萬寶路的世界”才生動、多彩起來,才給人們創造了無窮的美好遐想空間。至此,廣告策劃和廣告宣傳的巨大威力已被充分地體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