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的煤
礦〔41〕出息好,所以開手的。待到開學時,煤礦那麵卻已將原先的技師辭退,換了一個
不甚了然的人了。理由是:一、先前的技師薪水太貴;二、他們覺得開煤礦並不難。於是不
到一年,就連煤在那裏也不甚了然起來,終於是所得的煤,隻能供燒那兩架抽水機之用,就
是抽了水掘煤,掘出煤來抽水,結一筆出入兩清的賬。既然開礦無利,礦路學堂自然也就無
須乎開了,但是不知怎的,卻又並不裁撤。到第三年我們下礦洞去看的時候,情形實在頗淒
涼,抽水機當然還在轉動,礦洞裏積水卻有半尺深,上麵也點滴而下,幾個礦工便在這裏麵
鬼一般工作著。
畢業,自然大家都盼望的,但一到畢業,卻又有些爽然若失。爬了幾次桅,不消說不配
做半個水兵;聽了幾年講,下了幾回礦洞,就能掘出金銀鋼鐵錫來麼?實在連自己也茫無把
握,沒有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的那麼容易。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鑽下地麵二十丈,
結果還是一無所能,學問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42〕了。所餘的還隻
有一條路:到外國去。
留學的事,官僚也許可了,派定五名到日本去。其中的一個因為祖母哭得死去活來,不
去了,隻剩了四個。日本是同中國很兩樣的,我們應該如何準備呢?有一個前輩同學在,比
我們早一年畢業,曾經遊曆過日本,應該知道些情形。跑去請教之後,他鄭重地說:
“日本的襪是萬不能穿的,要多帶些中國襪。我看紙票也不好,你們帶去的錢不如都換
了他們的現銀。”
四個人都說遵命。別人不知其詳,我是將錢都在上海換了日本的銀元,還帶了十雙中國
襪——白襪。
後來呢?後來,要穿製服和皮鞋,中國襪完全無用;一元的銀圓日本早已廢置不用了,
又賠錢換了半元的銀圓和紙票。
十月八日。
〔1〕 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莽原》半月刊第一卷第二十二期。
〔2〕 沈四太太 周家的房客。
〔3〕 中西學堂 全稱“紹郡中西學堂”,紹興徐樹蘭創辦的一所私立學校,一八九
七年(清光緒二十三年)建立。一八九九年秋改為紹興府學堂。
〔4〕 “四書” 即儒家經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北宋時程
顥、程頤特別推崇《禮記》中的《大學》、《中庸》二篇;南宋朱熹又將這二篇和《論語》
、《孟子》合在一起,撰寫《四書章句集注》,自此便有了“四書“這個名稱。
〔5〕 八股 明、清科舉考試時所用的一種文體。它用“四書”、“五經”中文句命
題,並規定一定的格式:每篇都必須按次序分為“破題”、“承題”、“起講”、“入手”
、“前股”、“中股”、“後股”、“束股”八個段落;後麵四段是正文,每段分兩股,兩
兩相對,合共八股。這裏所說的“起講”,就是其中的第三段。
〔6〕 求是書院 當時浙江的一所新式高等學校,創辦於一八九七年(清光緒二十三
年)。
〔7〕 指江南水師學堂,一九一三年改為海軍軍官學校,一九一五年又改為海軍雷電
學校。
〔8〕 光複 指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
〔9〕 《封神榜》 即《封神演義》,神魔小說,明代許仲琳(一說陸西星)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