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 後蜀覆滅(三)(1 / 2)

內監與快使到達時,就將趙爍錦袍賜於王全斌,百官衣袍分賜諸將,又宣讀上諭,王全斌等無不感激零涕,皆俯伏山呼萬歲。

成都滿朝文武聞得王昭遠節節敗退,惶惶不可終日。蜀主孟昶遂下令急速招募兵馬,又命太子孟玄為元帥,侍中李廷為、張惠安為副,帶著二萬新兵前去助守劍閣。

他這個太子也和他的父王一樣的,隻知道花天酒地,吃喝玩樂,哪裏懂得帶兵打仗,兵凶戰危?聽得叫他當元帥,真是洋洋得意,樂得不可開交。命人用蜀錦製了一千麵錦旗,選了一千人擎著在前麵開道;又選了三百名宮女乘坐著馬車,車上裝載著酲酲美酒,攜帶樂器伴在兩旁,吹吹打打熱鬧非常,前赴劍閣,路人見了盡皆竊笑。

宰相李昊奉旨餞行出征,看了如此情景,跌足歎道;“如此隊伍,是去打仗的麼?”回到朝廷對蜀主說起此事,蜀主孟昶反倒大笑道;“丞相此言差矣,這是*儒雅的大將風度,自古有之,又怎能說不是打仗的呢?”

李昊抗聲道;“陛下分明是強詞奪理,自古以來豈有帶著佳人美酒去打仗的元帥……”

孟昶聽了,仰天哈哈大笑道;“丞相飽讀詩書,如今這麼一說,越發的顯得謬誤不堪了,難道連‘將士陣前半生死,美人帳下猶歌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這些詩句都忘掉了這些不就是古人打仗的時候喝酒聽歌,帶著美女上戰場的典故嗎?怎能說沒有先例呢……”

蜀主左右的近侍見王帝說得高興,也附和著嘻嘻哈哈一齊取笑。孟昶畢竟是個國主,任由內侍取笑宰相豈不有失體統?便板著麵孔回頭說話;“你們笑什麼?宰相是你們笑的嗎?宰相是關心家國大事,是關心社稷安危,說錯了也是好的,你們懂嗎?”

招侍們見國主生氣,也不敢笑了,李昊見國主說了這番話,心裏也舒坦得多了。

再說王傳斌自取得利州後,又繼續向劍門關進兵。來至益光,召諸將商議進取,全斌道;“劍門關天險,易守難攻,聽說孟昶又派了他兒子領了幾萬人馬增援劍閣,我等隻宜智取,不宜強攻,以減少傷亡……”

前哨軍頭淩遷道;“關於這個孟昶的太子孟玄?,屬下的探子已打探得清清楚楚,是個跟他老子一個樣兒的花花公子,這次出兵帶了美女好酒,一路吹吹打打,恐怕咱們拿下劍門關的時候他還沒來到劍閣呢。元帥盡可放心……”

侍衛軍頭目向韜說;“昨日從降卒口中得知,在益光東麵有大山,山上有小路可通來蘇鎮,鎮上隻有守兵百人,若從小路襲來蘇,再走二十裏至青強店即與官道會合,可從側翼攻關,則劍門無險可恃矣。”

全斌聽了,大喜,隨即下令率領本部立即起程。

康延澤諫阻道;“蜀軍屢戰屢敗,已失魂落魄,如驚弓之鳥,今更有此蹊徑從後攻之,如探囊取物,隻派一員偏將足矣,但等此軍到得青強店,元帥領大軍夾擊劍門關,擒王昭遠如甕中捉鱉耳,何勞主帥親犯險境?”

王全斌聽了他的意見,也就派了史延德領三千人從小路偷襲來蘇,延德領了三千人,一路小跑,來到來蘇河邊,隨即砍樹架橋。對岸的蜀軍見了,幾疑是神兵天降,嚇得棄寨而逃。延德領著三千人緊跟著占領了青強。

王昭遠聽得宋軍強占了青強,嚇得沒了主意,隻留下偏將在劍門關,自己卻領兵退到漢原坡去了。

史延德探知王昭遠已帶兵先逃,便與康延澤合兵一處,攻打劍門關。守關蜀軍見主將先自逃走,哪裏還有心戰鬥,一見宋軍蜂擁而來,便一哄而散,各自逃生去了。康延澤史延德不費吹灰之力得了劍門,更是乘勝追擊,引軍直逼漢原。

那王遠昭得知宋軍大軍又緊跟而來,早已嚇的魂飛魄散,正在後衙備好胡床,準備令部下扛著逃跑。漢原守將趙崇濤原來領著一萬人馬駐守,見這位朝廷派來的大元帥躺在胡床上等著逃跑,氣得七竅生煙,憤然道;“國事如此,夫複何言!大丈夫今日以身殉國矣。”說罷,便點起兵馬,關前列陣以待,那邊康延澤史延德見了,便分兵兩路衝殺過來。趙崇濤回頭向將士高呼道;“朝廷養兵千日,用在一朝。今日乃我等報效國家之日矣!”說罷,舞起大刀,向前迎擊。

且說那宋軍自入川以來,未打過一場硬仗,今日遇上這群不要命的,這才叫碰出個火花來。雙方苦鬥了足足一個時辰,畢竟宋軍是久經鍛煉、能征慣戰的隊伍,而蜀軍卻是少上沙場的太平軍,戰不多時便漸露下風,趙崇濤雖然左砍右殺,衝鋒在前,但終死於宋軍重圍之中。宋軍殺得性起,也毫不手軟。最後,竟把那一萬蜀軍殺的一個不剩,寸草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