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兒,一甲的十幾個進士就跪在朝堂之上。小皇帝居高臨下,在人群中搜尋蕭素清。好在蕭素清風骨自成,在一眾人中也是極其惹眼的。小皇帝不過兩眼就看到了他。
“哪一位是蕭素清?”
蕭素清膝行幾步,見百官肅立屏息靜立,小皇帝高高在上,竟然生出一種天威難測的荒謬之感,叩頭道:“回皇上話,學生蕭素清。”
17第17章
小皇帝微微一笑,蕭素清臉上一閃而過的敬畏他沒有看露。他轉頭對著站在一旁的胡勝全道:“把蕭素清的墨卷拿出來,朕之前看了覺得文采是極好的。不過國家取士曆來以實務為主,你雖能寫幾筆文章,做幾首好詩,朕卻還是要考考你其他。”
說著自有小太監把搬來案幾和椅子放在新科進士們的麵前,然後將考卷發下去。百官則站在兩邊,好奇的轉著眼珠盯著這群進士,其中不少人的子侄門生都在裏麵。
攝政王大權在握,也知道今日這一出必定是小皇帝在秦相的授意下弄出來的,雖說有些好奇,但自持身份,也沒有上前觀看。
◤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秦卿站在攝政王對麵,將他臉上的表情看了個一清二楚,這個老狐狸摸了摸胡子,笑了笑。
一炷香之後,小皇帝命人將卷子收了起來,當場批閱起來。如果還是十二歲的那個生活在攝政王陰影之下,不知讀書為何物的自己,是一定看不下這些文章,就算勉強看懂了,也並不能說出其的優劣。不過好在,現在的小皇帝早就今非昔比了。他快速的翻閱著前三甲所做的文章,尤其是蕭素清的。一邊看,一邊心裏歎服,不愧是被秦相誇讚有丞相之才的人,也不愧是熙和心心念念不敢片刻相忘的人,實在大才。
當下招來秦相和攝政王,不管下麵那群新科進士是怎麼的惶恐,低頭商議了片刻。這中間的種種交鋒就不一一複述,最後,由秦相寫下定好的名次的名單,小皇帝則站在龍椅前,展開名單一字一句念:
“……遂定白桑鳴為狀元,陸源為榜眼,蕭素清為探花。……等人為二榜進士,餘則為三榜進士。……”
蕭素清冷眼看著眾生各相,終於第一個伏倒在地,連連叩頭大聲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其餘眾人這才反應過來,一起跪下,嘴裏高喊萬歲,心裏罵蕭素清會拍馬屁!不過這馬屁卻是白拍了,這朝廷做主的可不是小皇帝,而是攝政王!
日子平緩的過去,轉眼就是清明。白桑鳴,陸源,蕭素清都被授予翰林一職,在翰林院清讀。偶爾也會被小皇帝傳召講書,三人都是才華橫溢之輩,小皇帝聽得連連點頭。三人中,蕭素清喜講故事,尤其是一次他和小皇帝講了一個康熙和鼇拜的故事。小皇帝當場就明白了蕭素清的意思,賞了一塊好墨之後一連三天都召他進誌文齋講學。期間,小皇帝隱晦的表達了自己的心意。
清明寒食兩節在本朝已經合二為一,小皇帝提前三天齋戒沐浴,準備前往太廟祭祀先帝。如果一切都不發生什麼變化的話,今日就是攝政王遇刺之日。
胡勝全輕手輕腳的走到小皇帝身邊,說道:“皇上,時辰差不多了。”
“知道了。”小皇帝深吸一口氣,穩住心神。
小皇帝在胡勝全的攙扶下登上象輅,在一眾侍衛的護擁下駕出紫禁城大門。攝政王和其他皇親國戚尾隨在後。一行人浩浩蕩蕩向郊外的太廟行去,途中百姓跪在道路兩側,高呼萬歲。 太廟建在京城之外,離京城有一段距離。攝政王一襲白衣,身下騎著一匹汗血寶馬。這一路,他走過無數次。騎馬多少步,走路多少步,他都一清二楚。每走一次這段路,他都告訴自己一次先帝已逝。
“王爺,到了。”李福走到攝政王的馬邊,輕聲說道。
攝政王明顯魂遊天外,每年清明和先帝的忌日,他都會露出現在這副悵然若失的表情。不知在感歎些什麼。
小皇帝一馬當先,進太廟,祭祀祖先。攝政王帶著一眾皇親國戚跟在後麵,跪在太廟外。
一刻之後,小皇帝走出太廟。攝政王才站起來,他頭也不回的走到自己的馬前,直到小皇帝的禦駕走了一段距離之後,他才似無意的回頭看了眼廟門。
回程的路上,小皇帝縮在象輅裏,裝出一副精神不振的樣子,暗暗等待刺客的襲擊。在離京城還有一段距離的時候,隊伍突然停止了前行,隱隱有些騷動。小皇帝側著耳朵,馬的嘶鳴聲和侍衛的怒喝傳入耳內。
胡勝全探著腦袋往外看,小皇帝道了一聲來了,拉住胡勝全。果不其然片刻之後,就響起刀光劍影的聲音。小皇帝摸出藏在袖子裏的匕首,不敢坐直身子,生怕刺客會射箭。他拉著胡勝全趴下,盯著簾子。努力回想,是了,那些個刺客要對付的人根本不是他……
片刻之後,前麵安靜了下來,但很快有驚呼聲傳來,聽上去像是攝政王遇刺了。接著就是雜亂的腳步聲,小皇帝擦了擦額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