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讀初三了,這是她參加中考的關鍵一年。這一年,圓圓讀五年級。
方方雖是個女孩子,但她是高家的長孫女,也是外婆家的長外孫女。她從小就被兩個家庭寵著,任心慣了,就變得有的小心眼,甚至有點自私。圓圓雖是她的親妹妹,但她接觸的同學大多數是計劃生育國策下出生的獨生子女。她認為妹妹的出生,分享了她的父母之愛。而且,媽媽對圓圓的偏見和壞脾氣也多少影響了她,她因此就產生了對妹妹的時而熱情時而冷淡。
圓圓做事變得越來越拖拉,做作業也是如此。這樣一來,姐妹倆睡在一個房間,在作息時間上就有了矛盾。圓圓做好了作業要睡覺的時候,方方還要看書做作業。圓圓因為燈亮著睡不著,隻好不斷翻身又不敢說姐姐,隻能心裏煩著、恨著。有時候方方做好了作業要熄燈睡覺,可圓圓還在窸窸窣窣翻書,而且往往這種情況偏多。但方方不像圓圓,她可是要說就說,有時還要罵上兩句。甚至朝她說:“你再這樣就不要你睡在這個房間裏了。”圓圓受了委屈也不敢在父母麵前訴說。可方方就不這樣,她不但要說妹妹、怪妹妹,還要在父母麵前告妹妹的狀,說妹妹影響她做作業和休息,說她要中考了,這樣會影響她的成績。爸爸知道了,告誡姐妹倆要互相關心,妹妹要注意點,姐姐要照顧點。媽媽知道了,就責令圓圓不要影響姐姐的學習和休息。圓圓聽了媽媽的責怪,心裏感到委屈、難過。晚上一進房門做作業就條件反射地不能集中精力,做題目老是出錯。課堂上被老師批評的次數也多了起來,成績開始下降。老師找到了高尚禮,說圓圓的性格好像和她的年齡不相稱,經常表現出悶悶不樂的樣子,說她的成績已經從前五名退到了中等偏下。老師要求家長協助老師關心好圓圓。老師的反映引起了高尚禮的重視,回家後把這情況和妻子說了。一開始黃麗珍還不以為然,可再一想,就想到了這半年來方方老是在自己麵前說圓圓的不是。就對丈夫說:“尚禮,你看這姐妹倆睡在一個房間裏,互相肯定有影響。方方老是在我麵前說圓圓這也不是那也不是,這是否對她們倆的學習都不利。”
高尚禮說:“我也是這麼想,我看還是讓她們倆分房睡吧,這樣對她們倆的學習和休息都有好處。”
黃麗珍說:“你說得倒輕巧,叫她們分房睡,空房間在哪裏?”
高尚禮說:“把我的書房讓出來,做圓圓的房間,正好我的書桌和書櫃給她用。”
“那你呢?你不是每天要看看書,寫些東西嗎?”
“我反正也沒什麼要緊的事,即使要查閱些資料,在我們的房間裏也可以查,我們的房間就算是臥室兼書房吧,就這樣定了。”
“那好吧。”黃麗珍同意丈夫的建議。
說搬就搬,吃過夜飯,夫妻倆替兩個女兒分房間。他們沒有和姐妹倆商量,但和她們一說,她們都高興,一起幫父母幹。一家四口,搬被頭的搬被頭,捧書的捧書。七手八腳,不到一個小時,就把兩個房間整理完畢。方方睡原來的房間,圓圓睡在爸爸的書房裏。姐妹倆學習休息各自獨立,兩不相擾,皆大歡喜。
房間分好後,小姐妹倆是相安無事了,可黃麗珍的事卻多了起來,每天幫女兒整理房間從以前的一個房間變成了現在的兩個房間。黃麗珍又特別愛整潔,眼睛裏容不下淩亂和灰塵。她每天整理三個房間要化去好多時間,她又不放心別人做這些事。別人做了,她也看不順眼,還要重新去整理,所以還不如自己做。
現在女兒這麼大了,也分房睡了,按理這些事都應讓她們自己做,可黃麗珍就是不放心。有時候,由於早上時間緊,這些瑣事弄得黃麗珍忙不過來,就免不了要嘮嘮叨叨,罵罵咧咧。高尚禮聽得心煩了,就免不了要說她幾句,說這些本來由別人做的事,你既然高興包攬,就不要嫌煩。黃麗珍就隻好噘著個嘴暫時不響。
房間反正有媽媽收拾,姐妹倆也就養成了不整理房間的習慣。早上起床時,枕頭歪著,床單皺著,被頭亂堆著,象狗窩一樣,也不知道整理一下。其他物件也是隨便亂放,廢紙亂甩,書亂堆。反正有人收拾整理,天長日久,就習慣成了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