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十五章 一瓶紅葡萄酒(1 / 3)

——遠航到無論什麼地方、遭遇到什麼,都會不由自主地記憶起那起航的始點;因為隻有那個始點是希望、是理想、是我們的熱情。

期末,繪畫學習班召開家長會,汪函的繪畫還被老師拿在家長會上展示。當繪畫老師拿著汪函畫的一幅畫,對教室裏坐著的家長們說:這是一個自閉症孩子的畫,教室裏的家長嘩然。畫麵是一輛公交車,裏麵擠滿了人,有老人、青年、孩子,大家都剛剛上車在爭搶著座位,當然青年們力氣大(有男青年有女青年),很快就都搶到座位,這些青年有的還兩個人擠在一個座位上,嘻嘻哈哈地喧鬧著……。

最為突出的是一個小男孩子站起來給一位老爺爺讓座,讓那些坐在座位上的青年們都紅了臉,那一張張表示羞愧的深紅色的臉在畫麵上特別顯眼,那深深的紅色,就好像從麵部毛細血管滲出來的羞澀和慚愧,人類的慚愧。

老師一隻手拿著畫,一隻手在畫麵上指點著說:“其實這張畫的畫技不是很突出,但是寓意卻是我們正常人都無法表達出來的。你們看,在顛簸的車上一個孩子站起來給一個老爺爺讓座,這本來沒有什麼,可能是我們平日裏在車上都能夠看到的。可是那一張張深紅色的臉,紅的那麼深,這個寓意,一下子把這個主題點出來了:讓他們羞愧去吧!

愛,真正的愛,是下意識的,是不分年齡的,是人類一種骨子裏的自覺性,是細微的一種社會公德……。可能家長們還有其他更加好的理解吧。

我感動的是,在一個自閉症孩子心裏的愛,它是既普通又樸素,是來自我們最原始的愛的一種表達吧,我為有這麼一個學生而驕傲。”

周愚坐在汪函平日上課的座位上,這時她把頭埋在自己的兩隻手中。她哭了,為了孩子的感動,她哭了。她想著,這半年帶著女兒擠公交車上課,女兒卻收獲了比繪畫更加有意義的東西。這個扭巴的別扭的總是在牆角的孤僻孩子,展示出了人性中的“人之初,性本善。”

然後老師又點評了另外幾個學生的繪畫,最後又說下個月有一個兒童畫展,希望家長們配合,爭取有更多的孩子作品能夠參展。同時說明,到時候家長們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展會參觀,擴大孩子們的視野,也可以讓家長們領略孩子們的成長。

隨著年齡的增長,汪函的性格也顯示出來,她有時候會對媽媽說“不”字。有時候生氣,也會整個一天不理踩媽媽,可是繪畫卻永遠不會中斷。小汪函也開始有個性啦。

期待中的畫展在小城綜合圖書館的一個展室裏展出。

那天下午,周愚帶在汪函一起去了,臨到展廳,媽媽還交代女兒要跟著大家一起按順序看,不要隨性的隻顧自己一個人躲在哪個角落,害怕女兒的孤僻執拗在人群中失態。

這是她們第一次來到這個綜合圖書館,一進大廳,迎麵一幅山水國畫,氣勢磅礴。兩側擺放著齊人高的青花瓷花瓶,典雅的一叢叢蘭花鈾刻在青花瓷花瓶上,充滿了中國文化的氣息。抬頭看見天花板上正中垂掛著圓形的水晶燈,四周布滿凹嵌進去的小圓形節能燈,像星星一樣圍繞著中間的圓月亮。站立在黛青色的大理石地麵上,使然讓人感覺自己已經身在藝術氛圍之中。

大廳右邊是圖書館,每天有許多人來看書、借書,就是現在出入的人也是絡繹不斷的。左邊是展覽廳,前後有兩個展覽廳,一個大一些的展廳經常召開大型行業展覽、國際展覽等等;一個小一些的展覽廳用於藝術品、書畫、字畫、工藝品等等的展覽。

今天的活動就在小展覽廳。雖說是小展覽廳,從門口望進去就是金碧輝煌的,一眼看不到牆麵。在展覽廳的中間圍放在許多盆栽的植物。時至初冬,最中間擺放著幾盆墨菊,在墨菊周圍繞了一圈白色的菊花,最外麵一圈是花葉萬年青,萬年青盆栽比菊花低,正好突現出菊花的嬌美,色彩形狀都讓人有一種雅中不俗的感覺,襯映的四周牆麵上的掛畫更加清新奪目。

每一張畫都有木質畫框框著,大小形狀不一,錯落有致。畫框下麵標注著小作者的姓名、年齡、性別;還有對作品的概述;有的甚至有對小作者的簡介。柔和的燈光一照,琳琅滿目,讓人賞心悅目。

汪函站在一幅“太空中生活”的畫前一動不動,那畫麵上的小朋友,有的正在從宇宙飛船下來、有的和太陽公公說話、有的坐在灣灣的月亮上唱歌……;還有這左下角,有一個小朋友正在土星上種植一棵樹;還有在右上方七鬥星上,小朋友正圍著果樹,摘一種叫什麼宇宙果的水果……。

現在你看汪函,已經全神貫注地凝視著眼前的作品,麵對這個作品,小汪函的頭腦裏不知會有什麼想法。反正這時,她凝固在那裏,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

媽媽拉著她的手,小聲對她說:“函兒,咱們往前走,前麵還有許多畫,不然就來不及看完的。”可是她就是紋絲不動。媽媽幹脆蹲下來開始給女兒講解這幅畫,把畫裏所有小朋友都講述了一遍,這樣,她才隨著媽媽繼續看其他的畫。

兒童們的畫作想象力太豐富了,是周愚以前沒有感受過的。她們慢慢移步,遇上特殊怪異的畫汪函還是會像看第一幅畫一樣地癡迷。

在旁邊不遠處,一個男子站立在一幅畫的前麵,他也像汪函一樣癡迷地看著那幅畫一動不動。等到周愚母女倆走過去,那個男子還是全神貫注地看著,沒有留意到旁邊的人。周愚抬頭看畫,原來是女兒汪函的那幅“公交車上”的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