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十四章 興趣激發(3 / 3)

周愚經常和汪函的主治醫師交流,當醫生得知汪函的最近變化非常高興。醫生對周愚說:“這種自閉症病,有時候是可以激發病人的某一興趣,這對病人的病情和病人的人生將會有突破性的改變;當然,能夠激發病人的某一興趣,也是及其少見的,是家人非常艱辛的一個曆程。可以說是嘔心瀝血、費盡心思,也不一定能夠激發起病人的某一種興趣。

“真心祝賀你,你的孩子的病有可能出現奇跡。”看到周愚蒼白消瘦的臉,醫生也感動了,他真誠地鼓勵周愚。聽見這發自肺腑的話語,周愚心酸地想起曾經的那些折騰那些無奈那些委屈,不由自主地熱淚盈眶:“謝謝醫生,感恩上蒼,讓我的女兒有了轉機。”

周愚最近尋找到幾家繪畫學習班,她選擇了條件比較好且離家近一些的一個學習班,並且給汪函報了名,她讓女兒開始繪畫基礎知識的正規學習。

繪畫由老師去教,周愚自己就可以全力以赴地引導女兒的語言學習。半年後,女兒竟然可以和她有了簡單的單詞對話。白天和女兒出出進進的匆忙,晚上做完家務已經是疲憊不堪。女兒睡著了,周愚才感覺到有這麼一點點時間是完全屬於自己的,也許在夢裏才是完全屬於自己的。可是夢裏也經常是和女兒在一起……。

她已經沒有了自己,沒有了自我,就算她白天遇上什麼不愉快的事情,想和樺哥述說一下,可是晚上,疲憊的她想著像以前那樣和樺哥述說一下的精力都沒有。但是她總是感覺在靈魂裏她是和樺哥在一起的,他們的心靈是相通的。也就是靠了這靈魂裏在一起的信念,才支撐著她現在超負荷的生活壓力。因為她知道,她高興樺哥就一定會高興,她痛苦樺哥就一定痛苦。就像現在樺哥拿著周愚的來信,高興的又笑又哭,眼淚長流。

樺哥他又高興又心痛,高興是因為汪函的進步,看到汪函的希望;心痛是因為知道這些希望和小小的成就,都是愚妹超負荷、非常人的艱辛付出,和著嘔心瀝血的代價換來的。他知道他的愚妹在現實生活中已經沒有了自我,眼前的困苦壓倒了她的一切……。可是,可是自己卻一點忙都幫不上,就像看到一個人在遠處滑入峽穀深淵,卻不能夠伸出一隻手去拉一把,去幫助一把,而這個人又是你的至親,內心的痛無以言表。他多麼想能夠和周愚一起來承擔她眼前的一切,像小時候那樣。她是應該受到被保護的,她一直是被保護的……。可是,現在,一切都顛倒了!阿彌陀佛……。

在幽靜的廟宇裏,樺哥的心卻一點兒也幽靜不下來,那種不能夠分擔的牽掛切割著他的神經,也在吞齧著他的身心健康。

女兒的狀況時好時壞,周愚的心就扭曲在這心驚膽戰中,為了讓女兒高興,為了讓女兒能夠更多地和人交流,周愚經常邀請繪畫班的同學們到家裏來過節或者過生日。看到汪函在生日快樂的歌聲中微笑、在切蛋糕時的快樂、在遊戲時的歡笑、所有這些無不牽動著周愚的心,讓她樂此不疲。

汪函的繪畫進步很快,可是每一次媽媽去接她,看見女兒她總是在一個角落裏,一個人在一個角落裏無聲地畫畫。周愚心裏有一種隱隱的痛,看到那種孤僻的扭曲和孤僻的執著,總是讓她無以言表地傷感,那內心顫抖的心兒刺傷著她,想著女兒長大如何進入社會……。

可是看到女兒她專心致誌地一門心思地畫,沒有人能夠讓她分心,更沒有人能夠讓她放下畫筆,這像生命一樣激發出來的興趣,周愚還是感到很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