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01節(1 / 3)

1月20日

瑪麗莎-布盧門撒爾覺得有點心神不寧。刺激來自心中還是來自外部的細微變化,她也說不清楚。不管怎麼樣,她的注意力是被攪散了。她的眼睛從攤在膝蓋上的書本抬起,這才發覺窗外天色已從冬天的灰白轉成漆黑。她瞥了一眼手表。難怪,已經快七點了。

“乖乖!”瑪麗莎嘟噥了一句。這是她從小用慣的習語。她騰地站起來,頓時感到一陣暈眩。這是亞特蘭大疾病防治中心(CenterforDenterControl,簡稱CDC)的圖書館。她在靠角落的兩張尼龍麵矮沙發上斜躺了不知多久了。晚上有個約會。她本該在六點半就回家準備的。

她捧起菲爾德沉甸甸的《病毒學》教材,走向保留書架,一邊踢踢有點麻痹的雙腿。早上她跑過一陣,不過隻有二英裏而不是慣常的四英裏。

“需要幫忙把那個大怪物放上架嗎?”坎貝爾小姐,一個麵目慈和的圖書館員一邊逗笑,一邊扣著無時不穿的開襟灰色羊毛衫。在圖書館裏,不管穿什麼都不嫌熱。

像所有高明的幽默一樣,坎貝爾說的有幾分道理。那本病毒學教科書有十磅重,是瑪麗莎體重的十分之一。她隻有五英尺高。人們問起時她老說五尺二,其實那得穿上高跟鞋。要讓那本書歸回原位,她必須悠一下再趁勢甩上去。

“我需要的幫助是,”瑪麗莎說:“把這本書的內容裝進我的腦子裏去。”

坎貝爾小姐莞爾一笑。她跟CDC其他人一樣,熱情友善。這個機構從1973年起正式歸屬聯邦政府。然而在瑪麗莎看來,它並不像一個政府機關,而更像一個學術研究機構。助人為樂在這裏蔚然成風。雖然一到四點半,秘書和工務人員就下班了,專業人員卻都毫無例外地留下,常常工作到半夜。他們熱愛自己的事業。

瑪麗莎步出圖書館。它實在大小。中心有一半圖書資料不得不散放在各個房間裏。在這點上,CDC就很像聯邦政府屬下的一個衛生機構了:財政預算縮減,得自己四處尋找資金。瑪麗莎注意到,它看上去也像是個聯邦機構。大廳牆壁刷著單調的綠漆。地上灰色尼龍地毯的中間部分已經磨薄。電梯口按倒掛著一幅羅納德-裏根微笑著的相片。下方有人惡作劇地釘了一張索引卡片,寫道:“如果你不滿意今年的預算,那就等下一年的吧!”

瑪麗莎步行上了一層樓。她的辦公室就在圖書館上一層。叫它辦公室未免抬舉了它。它其實更像一個壁櫥。沒有窗戶。原先大約是用來存放清潔工具的。牆壁漆成水泥色。裏麵剛好容得下一張鐵皮書桌,一隻文件櫃,一盞立地燈和一把轉椅。不過瑪麗莎還是慶幸能有這麼一間小屋。中心的空間供不應求、競爭激烈。

盡管有種種不便,瑪麗莎還是能明顯地感到CDC在正常運作。它多年來一直不僅僅給美國自己,也給世界其他國家提供著出色的服務。她記得很清楚中心幾年前是怎樣出色地解開了“退伍軍人病”①之謎的。自從1942年它以“瘧疾防治中心”的名稱成立以來,類似的例子已有好幾百了。他們在美國南部撲滅了瘧疾,於1946年改名為“傳染病防治中心”,分別建成了細菌、真菌、寄生蟲、病毒和立克次氏體屬微生物實驗室。第二年又增建了寄生病實驗室。寄生病是動物病,可是能傳染給人類,像鼠疫、狂犬病、炭疽病就是。1970年,它又改了名,就叫“疾病防治中心”了。

①全稱為“退伍軍人協會會員病”,肺炎的一種。1976年首次確定其病原體為一前所未知的杆菌。本病及病原體因美國退伍軍人協會在費城開全州大會,會員中182人得病,29人死亡而得名。CDC進行了研究,認為中央型空調器可能將其中汙染了的水以水珠的形式擴散,引起暴發。

瑪麗莎一邊把零碎東西放進政府發的公文包裏,一邊回想著CDC從前的功績。這是她考慮來中心工作的主要原因。在波士頓完成了小兒科住院實習後,她就申請並被接受為流行病情報處的調查員,為期兩年。這個工作就像一個衛生界的偵探。三個半星期以前,也就是聖誕節前夕,她剛剛結束入門訓練課程,如公共衛生管理、生物統計學和流行病學——研究和防治某一特定人群的衛生和疾病的學科。

她披上深藍色的大衣,臉上浮出一絲苦笑。就像在以前的醫學訓練過程中經常發生的那樣,雖然修完了入門訓練課,她還是覺得缺乏準備去處理真正的緊急情況。從教室到實踐畢竟有一段距離。知道怎樣把一種疾病的病例描述得有條有理,揭示起因、傳播途徑和宿主,遠不等於知道怎樣控製涉及真人真病的暴發。萬一接到任務,她就不得不飛躍這一距離。事實上,這還不是“萬一”,而是早晚的事。

提起公文包,瑪麗莎關了燈,走向大廳去搭電梯。她跟四十八個人一起上的入門訓練課。大部分人跟她一樣,是受過訓練的醫生。有些是微生物學家。有幾個是護士。還有一個居然是牙醫。她不知道他們是否也有她現在的這種信心危機。在醫務界,人們通常閉口不談這類事情。那有損“形象”。

訓練結束之後,她被分配到病毒部特殊病原體組。這是現有空缺中她報的第一誌願。她如願以償,因為她在班上名列第一。瑪麗莎幾乎沒有病毒學的知識,所以才化許多時間在圖書館惡補。申請來這個組是因為當前艾滋病的流行使以前一直是細菌學副手的病毒學成為科研前線。現在,病毒學身處“戰場”,瑪麗莎希望自己能參戰。

在電梯口,瑪麗莎跟候梯的一小群人打了招呼。有的見過麵,大多是病毒部的,其行政辦公室就在她辦公室所在的走廊另一頭。其他沒見過麵的也向她點頭致意。可以這麼說,雖然她有專業能力上的信心危機,至少還覺是個受歡迎的人。

在底層,瑪麗莎按中心的規定排隊簽出。五點鍾之後離開的人都得這麼做。接著她走向停車場。時值隆冬,這兒卻並不像過去四年她在波士頓經受過的那樣寒冷,連大衣扣子也不用扣上。她的紅色本田跑車仍是早上她離開時的模樣:灰頭土臉,缺少保養,連牌照還是馬薩諸塞州的。換牌照隻是瑪麗莎還沒來得及處理的眾多雜務之一。

從CDC到瑪麗莎的住處開車並不遠。中心周圍都是艾默裏大學的地產。在四十年代初,他們捐出這一塊地給CDC。環繞大學的是一些舒適的住宅區。品級從中產階級下層到百萬富翁都有。瑪麗莎在前去聚居的德魯伊德山小區租了一所房子。房東夫婦應征到非洲馬裏為一個推廣計劃生育的項目工作了。

瑪麗莎轉入桃樹廣場。在她的印象中,亞特蘭大樣樣東西都是以桃樹命名的。她從左邊開過她的屋子。那是一幢兩層樓的木結構房子,除了地上,還算保養得不錯。說不清什麼建築風格。前廊有兩根愛奧尼亞柱。每扇窗戶都帶假的百葉窗,當中嵌一雞心圖案。瑪麗莎曾用“討人喜歡”這個詞向父母形容它。

她在下一條街左轉,接著再左轉一次。她的房子所在的地塊橫跨一個街區。要進她家的車庫就得繞過整個街區。屋子正麵雖有一條環形車道,可是不跟後麵的車道和車庫相連。從前它們顯然是相通的。後來有人建了一個網球場,把它們截斷了。現在網球場已雜草叢生,麵目全非。

知道晚上要出門,瑪麗莎沒把車開進車庫,而是轉個圈,頭朝外停在車道上。走上後門台階,便聽見一個兒科同事送的西班牙長耳狗迎接她的叫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