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鄉村學校(2 / 2)

周峰發現在越不發達的地區,在官場上越講究排場、講究儀式。在他們的觀念中,坐著小汽車進入學校,與走進學校,完全是不同的感覺。

車隊進入學校的時候,透過車窗,周峰發現,幾百名學生站在道路兩邊,揮舞著小紅旗,以最隆重的儀式,歡迎領導們的到來。

周峰等人剛下車,校長、副校長們就馬上圍攏過來,爭著和領導們握手。然後在校長的引領下,大家向學校接待室走去。

在接待室,周峰邊坐下喝茶,邊聽校長介紹學校情況。

這些年來,為了更好地集中教育資源,對於生源不多的教學點,都采取了合並或撤消,一般都集中到鄉鎮中心學校或規模大的完小。

這樣一來,原先在村裏就可以上小學的孩子,每天都要走幾十裏山路。條件好一點的家庭,就會到學校所在的鄉鎮進行租房。而在山村的家庭,往往條件差,根本租不起房子。

而且這裏的人群住得分散,村落與村落之間相隔很遠。眾多家長常年在外務工,留守兒童的生活本來就缺乏關愛,一旦家裏離學校太遠,孩子們的午飯成為一個難題。

許多小孩子隻能就著涼開水、鹹菜吃白米飯,或者靠從家裏帶來的幹糧或者冷土豆充饑,對於正在長身體的孩子,完全得不到營養補充。

有的孩子甚至中午什麼都沒吃,隻能餓著肚子上課。有的孩子實在受不了中午餓肚子的苦,選擇輟學。

有些學校雖然提供了住宿,學生們不必每天往返,但貧困家庭的孩子,就是住校也隻能是天天就著黃豆或者鹹菜吃米飯。沒有新鮮的蔬菜、更沒有肉、魚、雞蛋等葷菜。

周峰自己做過老師,在課間休息的時候,就在校長等人陪同下,想去教室看看學生。

他蹲下身子,問一個小學生:“你的家在哪裏?”麵對陌生人的詢問,膽怯的孩子隻是打量著你,然後默不作聲指向大山。

校長陪著笑臉回應道:“周書記,別說孩子,村民翻過這些山也得一兩個小時,大山阻隔了這裏與外麵的交流。”

周峰隨意走動,發現孩子們在課間並不多話,也不吵嚷。有的女孩子們掏出零食,和關係好的同學分吃。幾個男孩子默契地衝到敲上課鈴的房間玩小紙片。

一個女同學從零食主人那裏拿了3根薯條,結果零食主人又從女同學那裏拿回來一根塞往嘴裏,露出滿足的神情。

也有幾個膽子大的學生跟在後麵,觀看這些陌生人和老師、校長進行交流。

零食是有錢的孩子買來填肚子的。大部分孩子早早出門,背著紅薯或者土豆上學,中午餓了才吃。如果沒有東西吃,也沒有錢買零食,就隻能餓著肚子。

來到學校的廚房,周峰看到非常簡陋的設備設施。校長解釋道“周書記,這裏主要是向學校老師提供簡單的飯菜,同時為帶米的學生蒸點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