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好孩子。你不是一直好奇你爹娘嗎,你現在終於可以如願了。不管你在京城遇到什麽,好好地保護自己。記住,不管發生什麽事情,顯通寺的門永遠對你敞開。①①
十三渾渾噩噩地便跟來使走了。一路車馬勞累,雖然密使對他尊敬有加,關照備至,但是十三依然覺得勞累不堪。快馬加鞭,每至一處官家驛站便換上最好的馬,如此跑了一路,不到半月便到了京城。
十三在腦海裏把自己爹娘的樣子勾勒了千萬遍,越近京城,越加情怯。當每每一回想過去小夥伴被家人接回去的開心的模樣,十三又充滿了對遲到親情的渴望。
每當夜裏十三在舒適但仍有些顛簸的車上,盯著車廂的頂部,難以入眠時,一想到自己與紀洺扉之間的距離又近了幾分,心裏慢慢都是甜蜜。
雖然十三也曾問過密使自己爹娘是什麽人,還有哪些家人,來使都支吾不答。雖然奇怪,但十三也不曾懷疑太多。直至十三被帶至一扇戒備森嚴,莊嚴肅穆得窮極他一生都無法想象的大門前,十三才知道,原來,他已經來到了皇宮。
這個認知太過驚人,閱曆淺的十三還無法消化這一事實,便被用軟轎帶到一處幽靜雅致的地方,入眼皆是明黃。
十三一個被留在屋子裏,腦中一片粘稠的漿糊,直至一個威嚴的老頭和美豔的中年婦女走進來。老頭兩鬢如霜,帶著身居高位的氣勢與威嚴。婦女眉眼與十三幾分相似,雙目含淚,一見十三便撲上去:我的兒啊,母妃總算是見到你了......
十三感受到肩膀上的濕熱,不禁淚眼模糊。相認比想象中來得容易,十三很自然地,接受了自己是當今的十三皇子,自己的父皇是手執天下的仁宗,自己的母妃是最受寵的琉璃皇貴妃。
渴望已久的親人就在眼前,十三一點不在乎他們是誰,隻想享受如平常人家父慈子孝的的溫情。在琉璃皇貴妃冷靜下來以後,兩人關切地問了十三從小到大的境況,不分巨細,一一要求十三說來。似乎想補償骨肉分離十六年的空白。
而十三也如願地聽到了一個故事。
十六年前,仁宗最寵愛的當時還是貴妃的琉璃終於成功被太醫診斷喜得龍子。因琉璃貴妃得寵已久,宮中女人善妒,這孩子的出現讓所有女人不安,聯合起來算計琉璃貴妃。琉璃貴妃幾次險險遇害。
仁宗多次殺雞儆猴,亦無濟於事。後宮爭奪反而愈演愈烈。,明箭易躲暗箭難防。此時國師進言道,夜觀星相,尚未誕生的皇子命中有劫,劫在皇宮。仁宗問,如何可解。答,送去佛門聖地積佛緣,成年送回,或可行。仁宗思慮再三,準了。
於是,當年琉璃貴妃臨盆難產,皇子歿於胎中。而不久,一個嬰兒被送往五台山下一戶人家,一年後送上顯通寺。從此,皇宮裏少了位十三皇子,顯通寺多了個十三。
part6
崇仁三十四年冬,仁宗尋回流落民間的十三皇子,昭告天下舉天同慶。
宮中宴請群臣,歌舞笙簫,三日三夜。
十三褪下粗糙的僧衣,換上錦緞華服。原本屬於少年的青澀,也被華貴的裝飾所掩蓋,隻剩下雍容華貴,帶著難以接近的縹緲。當這樣的十三出現在喧鬧的宮宴上,所有的人都被震撼了十幾秒,才回過神來讚歎:十三皇子真乃風神俊秀的人物,得琉璃皇貴妃的神姿!
十三聽聞隻是略略一笑,臉頰卻不禁微微緋紅,倒給原本以為十三孤傲難以接近的大臣們幾分好感──原來十三皇子隻是個羞澀的孩子。
仁宗心情大好,暢快地為十三介紹他的各位兄姐。
十三心中苦澀地抬眼往那桌望去,卻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