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教授,快上去吧。”東子把老紀從回憶裏喊醒。運載飛船已經開始震動,伴隨著微弱的轟鳴聲,老紀意識到自己在電梯前發呆了一會,就趕快和東子跟著最後一批人登上了飛船。
老紀從外觀看飛船五十米左右,從內部目測也有三十幾米長,除去厚度、驅動倉等一些飛船運作空間,推測這類飛船應該是無人駕駛的。艙內的顏色和外觀差不多,都是銀白色,座位的排列也類似於老紀年輕時曾乘坐的民航飛機,排列緊密,分上下兩層,可容納一棟宿舍樓中的所有1200名員工。按上船的先後從前向後坐,老紀和東子在最後一排找到了空位。
老紀套上五毫米厚、質地鬆軟的航天服,簡單套上手腳,然後坐下,通過身體的按壓使得航天服開始從皺著變得順滑,上身為了方便穿上而敞開的裂縫開始相互吸引閉合,整個服裝會根據人體尺寸進行收縮或膨脹達到最舒服的狀態。等航天服穩定穿好後,老紀戴上接近球形的頭罩,頭罩與航天服領口處也會自動吸引而完全密封起來。穿好航天服後,老紀再係上安全裝置,等待出發。
所有人員準備完畢後,沒有任何提示,隨著一陣強烈的波動,飛船啟動了。不需要多餘的助跑,飛船底部的發射器會向下噴射升空,然後尾部發射器向後噴射加速,飛船加速很快,在短短幾秒內老紀明顯感到了三次超重。老紀首次去工作時,沒有經過任何訓練和登船準備,就登上了飛船,可除了超重導致的頭暈惡心外,沒有任何其它不良反應,其餘的工作人員也是。老紀想秘密應該藏在這件航天服裏,或許航天服裏存在某種物質暫時改變了人體骨骼強度,盡快適應了太空環境,可以輕鬆承受幾倍重力。由於航天服的核心一直處於身後,老紀也沒有辦法去細細研究了。
大約過了一段時間,老紀感覺到身體漸漸輕鬆,這是失重,證明飛船離開地球了。這個時間大概是5.2秒,老紀對這個時間已經估算了快十七年了,每天的數值不多不少,都是五秒剛過一點,而且過的幅度每天都一樣,大概是0.2秒。漫長的時間讓數字估計完全成為了老紀一種意識上的感覺,不需去想,不需去數,腦海裏自然就形成了時間長短,老紀每天就靠著這個感覺去確定時間間隔。老紀很欽佩“禾”對數據精確度的完美追求,連短暫的加速過程也要時間相同,老紀不覺開始幻想“禾”完美的世界。
脫離地球後,飛船在浩瀚的宇宙中航行。飛船裏沒有窗戶,老紀無法親眼看到宇宙的壯觀,對此感到很遺憾。航行的時間比起加速過程顯得長許多,可卻是一個時間上漫長,心理上格外短暫的過程,老紀很享受這段失重時間,使自己的思想也會失重而天馬行空。同飛離地球一樣,老紀用感覺估計出這段飛行時間大概為3.2分鍾。
3.2分鍾後,飛船開始明顯減速,要落入另一個星球了。
飛船經曆了兩次減速,沒有超過五秒,老紀感覺上減速帶來的超重沒有離開地球時強烈,減速隻是為了防止脫離星球。幾秒後,老紀能感覺到星球帶來的重力了,此時飛船大概已經停止減速了,不在多餘的地方浪費燃料應該是文明間的共同點。而且老紀能有感覺臉部正朝著地麵方向移動,證明確實在下落。這種脫離噴射的完全下落,一定會產生幾倍於重力的超重,可老紀根本感覺不到不適,且兩個星球間唯一的常量除了本身就是宇航服了,所以老紀確定宇航服真的能加強人體素質。
飛船的下落過程是漫長的,又是一個三分鍾,飛船開始繼續減速,老紀整個人又回到了正常的座位方向。飛船速度逐漸減小,直至停止,飛船開始降落,重力也開始漸漸恢複到正常值。隨著與地麵一聲強烈的碰撞,飛船著陸了。大家都解開自身安全裝置,起身準備離開。從老紀第一天來到這裏就能感到,雖然是不同的星球,可受到的重力很相似,比起地球上身體有些飄忽。
扇形的尾部艙門逐漸打開,外部的亮光從頂部裂縫照了進來,裂縫逐漸擴大,昏黃的光線越來越亮,外部的世界漸漸顯現出來。老紀和東子到了,到了他們每天工作的地方——”夜空中最亮的行星”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