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米建暢談了一夜後,老紀乘坐了第二天最早的一班核動力機車回重慶。他請了五天的假期,想回去看一看。
機車啟動地十分平穩,像在一個無摩擦的表麵運動著,仿佛靜止和運動之間沒有間隔。老紀感想人類對資源掠奪的凶猛,一定超過宇宙中任何一個文明。自從1938年奧托·哈恩發現核裂變以來,人類對核能的了解和使用越來越廣泛。二十年前,核電站在世界各地被大量建造,美、中,俄都擁有上千座核電站,為全球百分之二十五的人口接近百分百完全供應核能發電。拉丁美洲、歐洲和中東大部分地區也都大部分供應上了核能發電,連非洲大陸在遠處眺望也能看見幾座火山一般的建築物。核能成為了地球主要能源,如果是這樣的話,老紀想地球的末日或許會晚些到來,至少人類的太空技術可以上一個台階。可事與願違,十年前的事故斷送了這美好的希望。
那一年,由於不知名的原因,全球近百座核電站發生爆炸和泄露,爆炸產生的黑煙滾向上千米高空,幾十座核電站事故等級列為第七級,四萬平方公裏的一切生命都裸露在無限的輻射中,上億人口的正常活動受到影響。一直強調核電站絕對安全的各個大國,瞬間被突如其來的災難打了臉。而存在於各個國家中的反核能組織,則抓住了這強有力的把柄,他們趁機在各地發表演講,在各大刊物上大肆詆毀核能,誇大事實,引人同情悲憤,在短短一個星期內就有了大批的追隨者。借此,他們正式再一次向各國發起控訴,要求立刻關閉所有居民區上百平方公裏內的核電站,要求國家賠償受災民眾大筆金額。一時間,全球掀起了反核能狂潮,大使館、核能部辦公樓、國家行政機構處整日被大批的人群所包圍,大街上無處不是成千上萬的人在示威遊行,各個國家正常的運作被打亂,世界陷入了混亂。
在長達一個月的熱潮後,由於與各反核能組織交涉無用,各國不得不接連關閉民用核電站,而繼續使用其它清潔能源開始發電。就這樣,核能時代還未走向繁榮就結束了。老紀感慨,人類的苦頭隻有當危難來臨的時候才發現,這一切都是自作自受的。
回到重慶,老紀立刻去了寄托所,看到了小曉。小曉是老紀28歲過生日的時候領養的孩子。那時的老紀整日把時間都放在研究上,根本無暇顧及個人問題,於是就決定終身不娶了,家裏人也都尊重老紀的想法,於是他就去了孤兒院。在院裏,老紀看到了很多年齡不小的孩子,最後決定帶走院裏最小的孩子,而恰好這個孩子還是和老紀同一天生日,於是一歲的小曉就被帶回來了。
小曉看到老紀,立刻放下手裏的玩具,衝了過來,老紀蹲下一把抱住了他。老紀明顯感覺到,與幾個月前離開時相比,小曉又瘦了。老紀的眼眶不禁紅了起來,寄托所的夥食在社會上已經算很好了,至少保證了每餐的供應,即使作為物理學家,老紀也多拿不了糧食。身為小曉的監護人,老紀感覺他沒有完全擔當起這個義務,感到無比的愧疚。
“爸爸,天空上是什麼啊?”小曉呆望著天上。
“天空上能有什麼啊,雲朵唄,鳥兒唄。”由於石油資源的枯竭,加上核能還未允許被使用在空軍、民航上,現在的天空真的什麼都沒有。
“不是不是,是那個大家夥。”老紀感覺到小曉在搖頭否認。
被小曉這麼一說,老紀還真的感覺到了輕微轟鳴的聲音,剛才的注意力一直在小曉身上,所以沒怎麼在意。不可能,不可能啊,老紀知道根本就不可能有人造飛行物在空中,現在一切擅自在飛行物上使用核能的都會受到嚴重製裁。難道......不會吧,幾千年來,從未出現過,即使是最近也完全沒有他們存在的證據,難道真的來了?難道真的要在人類文明到這般境地的時候來嗎?難道外星文明也喜歡趁火打劫嗎?老紀已經抱著最壞的打算了。老紀把頭慢慢轉了過去,兩個眼球緊盯著自己的眼角,一點點,一點點,老紀的眼角逐漸浮現出小曉嘴裏所說的黑色碩大的物體——“禾”的飛船。
那是老紀第一次見到“禾”的飛船,即使距離很遠,卻比任何一次都要感歎它的龐大,它的美麗。霧霾籠罩著飛船,讓本身就令人迷茫的飛船更加神秘。飛船長目測約150米,全身銀白色,從表麵看大概也能分為上、中、下三個層麵,上下的層麵截麵都是圓形,占去大部分長度的中部截麵呈六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