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院長,可以幫我個忙嗎?”
“聶先生,您說!”
“我想從這批孩子中選出幾個人,親自教他們醫術,你也知道,現在的中醫不是那麼熱,甚至可以說是十分冷門,我希望對他們從小抓起,看看效果如何!”
聶楓有個大膽的想法,如果效果好的話,就親自出資辦個中醫學校,隻招收孤兒院的少年。
畢竟,有孩子的父母都不願意將自己的寶貝兒女“荒廢”在中醫學校上,在沒有先例的情況下,哪個家長也不敢冒這個險。
但全華夏那麼多孤兒院,如果招收這些無家可歸的孩子入學,簡直易如反掌。
他們從十歲左右入學,甚至再小一點,六七歲,七八歲入學,等到了二三十歲,就已經有一二十年的中醫學齡,到了三四十歲,就有二三十年的學齡,那水平跟現在五六十歲的老中醫比起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聶楓心裏一陣興奮,但在辦學之前,他不會貿然這麼做,畢竟這些孩子能不能在這麼小的年紀,放棄學習文化知識,直接就能將中醫學好,還是個謎。
所以,聶楓打算選幾個孩子帶回去,親自教授,看看到底可不可行。
馬院長見聶楓要收徒弟,自然開心,趕緊讓所有孩子排成隊,讓聶楓挑選。
“馬院長,你不是經常帶他們跑步嗎?那好,就讓他們跑起來!”
聶楓明白,隻有好的身體,才能很好的學習,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話,萬年是真理。
另外一方麵,有好的身體做基礎,聶楓也可以將一身內家功夫傳授下去。
作為一個肉體之身,總有一天會死去,聶楓也不例外。
縱然他有起死回生的本事,可等老了那一天,若是不能將自己的醫道傳承給傳承下去,豈不是中醫界的一大損失。
他不能像武俠片裏那樣,對著人的肩膀一推,或者頭頂頭將功力全部傳授,但手把手一點一點教他們,相信會逐漸將醫術傳承下去。
一個聶楓的力量實在是太小了,他需要造就千千萬萬個聶楓。
到時,整個華夏的中醫,不振興都難。
說幹就幹!
十幾分鍾後,好多跑起來的孩子都累的氣喘籲籲,停了下來休息。
畢竟聶楓在一旁不斷的催他們快點跑,這與平時跟著馬院長小跑鍛煉完全是兩碼事。
很快,就剩下五名小男孩,還在堅持!
聶楓相信,他們跟其他孩子並沒兩樣,畢竟是在一起生活,一起跑步,一起鍛煉。
他們能堅持下來,不僅說明身體很好,也能反映出他們的毅力很強。
這五個孩子中,就有剛才那名拿銀針的小男孩。
聶楓看著眼前的五個小男孩,微微點頭,道:“你們自己報上名字來?”
“無名無姓!”
聶楓一愣,怎麼都是無名無姓?
那平時在孤兒院,馬院長都怎麼喊他們呢?難道見個孩子就喊“誒”嗎?
馬院長見狀走過來,一臉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