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爺把這本小冊子交給我後,叮囑我說,想要學正宗的,真正的揉拿,就必須先把這本冊子背下來,隻有把這本冊子背下來,我才可以正式上手學揉骨。
貪多嚼不爛的道理我懂,我知道二大爺是為了我好。
拜別二大爺後,我回到家中,翻箱倒櫃的找起了我以前上學時的書籍。
雖然哥們隻有小學文化,但我對書本還是極為珍愛的,都這麼多年過去了,我上學的課本一本沒扔,即便是窮的四處借錢,我都沒有把他們當廢紙賣了。
這也就是我家窮,供不上我上學,要不然指不定哥們今天就成為了哪所大學的教授呢。
(咳咳,有點跑題,怎麼寫出了自己的真實心聲呢,言歸正傳。)
捧著手中隻有巴掌大小的,封皮都破了的新華字典,我心裏別提多美了。
“終於找到你了,放下這麼多年,沒有扔果然是對的,今天終於要派上用場了。”看著手中的字典,我如獲至寶。
我記得這本字典,還是上小學五年級時候,向李襄借的呢,後來她家給她買了一本新的,索性她就把這本送給了我。
看著扉頁上歪歪扭扭的李襄的名字,我腦海中不禁又浮現出了李襄的身影。
雖然我不想承認,可我知道,她是第一個走進我心裏的女孩子,每每想起她,我的心都會揪痛。
“這次放暑假,也沒見李襄回來,不回來就不回來吧,免得見了麵尷尬。”我嘀咕了一句,重新給字典包了個封皮之後,便把它和二大爺給我的小冊子一同塞進了我放牛隨身的挎包裏。
去寶霞家劃拉了兩碗幹麵之後,我便迫不及待的進山了。
將牛群轟下河灘飲完水,趕進一個回形小山穀後,我便坐在穀口取出小冊子和字典鑽研了起來。
小冊子年代的確久遠,裏麵的字還是很久以前的字體,而且基本上都是繁體字。
打開第一頁,是一張折疊了四五次的紙,我輕輕展開是一副手畫的人體圖,圖中用繁體字標注著骨骼和穴位。
好在我事先準備了字典,不然今天肯定是要大眼瞪小眼了。
左手捧著小冊子,右手翻著字典,但凡不認識的字,我一個一個的查,然後再對照這自己的身體相應位置把他們找出來。
有人說過,最消磨時光,不,最不虛度光陰的事便是讀書,雖然我不知道這句話是哪位高人說的,總之他說的絕對有道理。
一下午,我連屁股都沒有抬,就這麼左手一張圖,右手一本書的看了一下午,專心致誌到險些忘了我的本職。
叮鈴。
身邊的鈴鐺聲喚醒了我,我抬頭一看,發現日頭已經落山了。
看到麵前瞅著我一臉茫然的大黃牛,我這才想起牛還在山裏呢。
飛快的將小冊子和字典收進挎包之後,我在褲子上擦了擦右手,而後兩指一掐伸進了嘴裏。
一個響亮的口哨從我口中傳出,回蕩在了山穀中。
叮鈴當啷聲中,有十多頭牛晃晃悠悠走了出來。
早在我放牛那天,我便多了個心眼,轟牛進山,我靠甩鞭子,而轟牛下山則靠打口哨。
牛這東西,別看他是牲口,但處的時間長了,他也認人認聲。
我要的就是這個效果,雖然現在效果還不明顯,但至少已經在朝著我規劃的方向發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