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段(1 / 2)

但西北氣候,並非一粒糧食也種不得,卻需因地製宣來開墾。

前段時間貴州巡撫上折,言道貴州因幹旱,有大半土地歉收,幸而朝廷撥款賑災,但是這畢竟隻能解一時之困,臣派人勘察過,貴州地形氣候,有利於種植紅薯、包穀等西洋農物,易活而又高

產,這些東西看似不起眼,一旦出了天災,是可以活命的,也不至於讓朝廷負擔過重。以此為例,大明涉及農事的枚不勝舉,臣請可單立農部、商部,術業有專政,獨立於戶部之外。”

“另外,還可擴充太醫院,單辟醫部,幹各地設立官辦醫所,由中央統一管理,一旦地方上有瘟疫等,醫所的醫官須立即進行救護,並上報朝廷,由朝廷派人協助,瘟疫初期蔓延最甚,如

此一來,於活人性命,安撫民心,彰朝廷仁德,大有助益。地方各縣府醫所也需定期派遣醫官上

京接受考核,不台格者則撤銷醫官資格。”

曾朝節純屬靈感爆發,福至心靈,一口氣說了許多,這才緩下勁來,見大家都盯著他,有點

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朝皇帝拱手道;“臣一時就想到這些,妄言之處,還請陛下恕罪。”

“膚不過拋了一塊磚頭,就引來你這一車子的美玉,也值得了。”朱常洛的話引來一陣笑

聲,屋裏的氛圍霎時輕鬆許多。“這樣吧,直卿,就著你這些想法,連帶朕之前提的外務部,你

草擬份折子,呈上來看看,其他人如無異議,就照此執行了。”

“是。”

議事完畢,眾人陸續退了出去,餘下申時行看著又在發呆的皇帝陛下,有點擔心地詢問:“

陛下,可是有事?”

朱常洛歎了口氣,沒說話。

申時行越發感到不安,他沒有趙肅與這位年輕皇帝的默契,所以常常揣摩不透聖心。

自從趙肅致仕之後,論資排輩,也終於輪到張四維當上首輔,隻不過那會兒,一切都上了軌

道,遊戲規則已經定下,以張四維之能,也不能斷然把大明這架馬車調轉車頭,走上另外一個方向,而且張四維隻任了一年的首輔,便因病去世,所以這才輪到申時行。

申時行很有自知之明,他雖然頭上也有頂太傅的帽子,可畢竟投能達到趙肅那種高度,既無趙肅的政績,也無趙肅的戰功,所以他老老實實,蕭規曹隨,按照趙肅定下來的計劃走,所幸這位被趙肅手培養出來的新帝,能力才幹, 一點兒不遜於他父皇,所以君臣二人,相處融洽。

“陛下,可是因為選秀的事情煩心?”申時行試探著問道。

明朝大臣自詡氣節,不會王動上折呈請皇帝開展選秀這種勞民傷財,又有可能讓皇帝成為沉迷美色的昏君的活動,最多也就是在皇帝專寵某個妃子的時候,提醒他要雨露均沾,不能冷落了皇後之類的。

當年萬曆帝在位時,除了早年納的皇後與數名宮人,基本都不再進新人,也僅有朱常洛一子,潔身自好,堪比弘治皇帝。當今皇帝即位以來,後宮也隻有一位皇後和一位懿妃,年過十七,正是血氣方剛之時,膝下卻僅有懿妃所出的寧德公主。

前陣子偏偏有個不長眼的家夥在大朝時上折子,說陛下子嗣尤少,皇家血脈稀薄,呈請選秀納妃,為天家開枝散葉。結果話沒說完,就被皇帝指著鼻子罵,說那人是想攛掇著自己當個昏君,竟敢提什麼勞民傷財的選秀,簡直不安好心,指不定是想壞朱家兩百年基業的千古罪人,當場把那人罵得呆若木雞,狗血淋頭,眾人哭笑不得,勸的勸,說的說,總算才把皇帝的怒火平息下去。一一這位新帝不肖他的父祖,骨子裏不知為何帶了點痞氣,有時候總會做出點出人意料,

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來,雖然趙肅以此為樂,曾說他不拘常理,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但這行為,終究是與申時行這等正統讀書人格格不入的,卻反而與趙肅長趙耕,頗有意氣相投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