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誌遠自我打趣。
“哈哈哈…
老林,你說的是老實話,沒有幾個外地人敢在重慶市內開車。
外地人在重慶,能弄清楚方向和地名的,都是能人。”
他們一行三人,七兜八轉地,轉了半個鍾,才到了預訂好座位的那間老重慶火鍋店。
這間火鍋店開在一處老式的居民樓裏。
哇,人多得,可以用坐無虛席,人聲鼎沸來形容。
還沒有走進去,火鍋的麻辣香味就已經刺激味蕾,讓唾液地分泌加快。
夭桃覺得更餓了。
進店後發現,每一桌圍著煙霧嫋繞的鍋子的食客,個個人都是揮汗如雨。
關叔叔道:“別看這間店子老舊,生意好得很。
火鍋店裏,環境越是顯得油膩,味道越好。”
夭桃能夠理解關叔的話,她看著食客們都是興致高昂,邊喝著山城啤酒,邊激情著談論。
談論的內容,五花八門。有時事,有生意,有菜品的優劣,有鴛鴦鍋的好,純粹紅鍋的不足…
他們剛好在預定的時間內趕到,很快,鍋子就上來了。
跟著,點的菜品也一樣樣的被端上來,放在旁邊的小型菜架上。
黃鱔,牛肉丸,毛肚,黃喉,豬腦,鵪鶉蛋,酥肉,寬粉條,金針菇,生菜…
夭桃在關叔叔一句句的“幺妹,快吃…這個好吃,那個也不錯”的勸語中,放開肚子吃。
細細地品嚐地道的重慶火鍋,也細細地品味重慶人的耿直和熱情。
夭桃想起來過了重慶,回去就讚不絕口的李健。
他說,在重慶這個多情火辣的江湖裏,有詩有酒,有美有味。
這一些就構成迷人的紅塵世界!
最後,父女二人又仔細地逛了重慶博物館。
了解了一下,包括三峽的構思,建設,重慶的曆史,巴蜀的傳統文華。
離開的那天早晨,輕紗似的薄霧朦朦朧朧地籠罩著這座山城,使它顯露出柔媚和安逸的氣質。
夭桃挽著父親,行走在江邊,任清風拂麵,感受歲月安好。
坐輪船離開的時候,夭桃回首這幾天的行程,體會,雙腿疲累,精神卻奇好。
她想起向導關叔叔的俏皮話,他說,重慶很早以前有一首打油詩:
重慶山坡特多,出門就要爬坡。上坡膝蓋酸軟,下坡腳打閃閃。
這幾天,真的,盡是爬坡上坎,又下坡跳坎。
林誌遠不是第一次到重慶,他在從家裏出發的時候就對女兒說:
“到了重慶,專心,投入,抱著欣賞的態度去看這座城市。
去領略現實的風光與曆史中的不同,用實踐去印證所學的知識。
你隻有親自到了那個地方,體會了當地的民俗風情;
品嚐了當地的地道美食,了解了它的飲食文華;
學了當地的語言,與當地人交談過,聽了他們自己人之間的交流。
你才會真正地懂得一個城市,懂得那個地域的人。
四川人,重慶人,爹地將他們看成一個整體。
那是非常有智慧的一群人。別看他們的個子矮小,但是,能力不小。”
夭桃經過幾天的細心觀察,認真體會,別的,不敢說深入了解。
對於重慶的獨特地形和獨特的城市建築,那是有相當深刻的印象。
這一座江河環繞的山城,地市的高低落差很大。
它的建築密密麻麻地依山而建,其層次感令人歎為觀止。
嘉陵江和長江哺育的重慶人,就像那滔滔江水,洶湧向前。
江水歸於前方的大海,是它們的使命。
重慶人以及億萬的中國人奔向新時代,創造新的未來,也是他們的使命。
觀望著長江的滾滾浪潮,夭桃的內心對這座城市,對山水,對曆史,對未來,充滿了無限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