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李希望來到了孫梅雨的辦公室,申請把田園村打造成旅遊景點,此時的孫梅雨是這座小縣城叱吒風雲的二號人物,縣裏的第一號人物是剛從別縣調來的。第一號人物陳尚風已退休。
別看孫梅雨坐二號交椅,整個縣城的事,幾乎都是她決定的。她坐在椅子上,凝聽著李希望的對田園村的規劃藍圖。
我要讓田園村成為全海南最有名,獨具特色的旅遊景點。文革時期留下來生了鏽的廣播,喇叭,嗩呐,計劃生育的標語,公購糧的標語,文明村的標語和紅袖章這些作為時代的證物,建一座博物館,供遊人參觀。
孫梅雨聽完,立即點頭同意。
第二天,紅頭文件就到了旅遊局的辦公室裏,李風華坐在辦公室裏,嘴裏叼著煙,眼睛被煙熏得眯成了一條縫,他反複了看了文件上麵的字。
雖然他沒有親耳聽見李希望從嘴裏說出的話,從白紙黑字的文件上他可以看得出來,上麵的內容是李希望出的主意。
他把文件壓在桌子上麵,目光遠眺,他知道去說服頂頭上司孫梅雨,他不敢。但他可以勸同母異父的李希望。思忖民片刻,他還是決定撥通李希望的電話。
“哥,要拆遷,恐怕有點難,把農田變賣,建成商品房,這樣的事恐怕不妥。”
李希望在電話裏頭一聽,霸氣十足地說:“你照批就行了,後麵的事你別管。”然後掛斷電話,不再理會。
李風華還想說幾句,但手中的手機傳來嘟嘟的聲音。李希望掛斷電話不到五分鍾的情況下,手機又重新響了起來,是孫梅雨的。
李風華知道,不想簽也得簽,他拿起刷刷地在文件上麵簽了名字。
第二天,李風華帶著旅遊局的三位工作人員來到田園村,進行了一番考察,整個考察都是由李希望陪同。
李風華在考察的整個過程,始終三緘其口。三位工作人員表麵上是人雲亦雲,心裏則如翻騰著的波浪。李希望越把田園村的前景描給得天花亂墜。
李風華在考察的過程中,從始至終,臉上呈現出嚴峻的表情,對李希望的描繪既不認同,也不反對。
認同,心裏的想法跟腦裏的思維相違背;反對,文件是自己簽的,意味著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李風華也是土生土長的田園村人,對田園村來說,不敢自詡了解很多,但也尚知一二,更無法想像得出田園村能打造出時代特色的旅遊景區。因為這裏既不是革命的發源地,也沒有湧現出過英雄人物,更沒有令人感到的紅軍故事。
田園村成為旅遊景點不是不可以,但成為時代特色的旅遊景點,這不是明眼人說瞎話?
李希望帶著李風華及三位旅遊局的工作人員在田園村走了一遭,最後回到了村委會。站在村委會的大庭麵前,李希望打量了一番說:“村委會設在這裏有礙光景,得重新選址。”
待李風華一行四人走後,李三勇第一個跳出來阻攔。原因是李希望曾多次有意無意流露出對李三勇那七畝田地產生了極大的濃厚興趣。
現在又聽到了李希望親口說出要給村委會重新選址,這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明擺著!
李希望一看李三勇凶如豹子的樣,沒有一絲的惱怒,溫和地說:“給村委會選址,不是我憑空想出來的,是為了全村以後發展大計著想,原來的村委會在這裏至少有三點不妥……”
“李希望,別以為你長點胡子,就可以為所欲為,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要多,過的河比你走的路還長,村委會遷不遷,得全村人同意,不是你一人說了算。”李三勇打斷李希望的話,聲色俱厲地喝斥著。
“你當初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是誰提拉你到這樣的位置,毛主席說過,吃水不忘挖井人,你簡直是狼心狗肺,不但吃水,忘了挖井人,還恩將仇報!”李三勇怒瞪著李希望,對李希望字字誅誅譏。
李希望聽了李三勇的話,依然是麵不改色,心平氣和的, “三勇叔,你是我的長輩,我敬重你,你有什麼話,好好商量。你我本著都是為了全村的發展去想……”
“你要是敢遷,敢拆,去縣委告你,這是法製社會,任誰也不敢肆意妄為。”李三勇再一次把李希望的話打斷,拋出最後的殺手鐧,說完,傾斜著身子走了。
兩天後,田園村如火如荼地進行麵貌的翻新,先是兩間居委屋子隨著一聲砰的聲音,瓦片和城牆轟然倒塌。李三勇那畝跟草原似的農田響起了轟隆隆的機器聲,兩台挖土機一高一低地挖掘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