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美國,卡爾受到了熱烈歡迎,美國推理界的名人如埃勒裏·奎因、克萊頓·勞森、愛德華·霍克、安東尼·布徹等人,無不紛紛前來拜訪。他們很快就形成了當時最頂尖的推理圏子,時常開會探討密室的構成問題。但卡爾居住英國的時間太長,行文風格不免帶有強烈的歐洲韻味,又兼其小說一貫的談諧幽默,以致有人曾一度懷疑他就是英國作家伍德豪斯。
1951年,隨著英國工黨的下台和丘吉爾的複出,卡爾又一次來到英國長住,但他那時的身體狀況很是不佳,連續幾場大病,使小說水準隨之下降,直到1954年初才基本康複。1955年,病愈後的卡爾來到倫敦,再度活躍於英國偵探作家俱樂部,並有意點撥一些年輕作家,其中包括愛德蒙·克裏斯賓和克裏斯蒂安娜·布蘭德。卡爾和他們聯係緊密,使晚輩獲益匪淺。同時,他亦再度創作出一些髙水準的作品,譬如《割喉隊長》、《火焰,燃燒吧!》、《恐懼往往相同》,基本都是曆史推理小說。1962年,卡爾獲得了美國推理作家協會(簡稱MWA)頒發的“終身大師獎”,這是推理界最高的榮譽,堪稱實至名歸。然而好景不長,次年他突發中風,雖治療有效,左手卻幾近癱瘓,這無疑大大影響了他的創作,直到1965年才拿出新著《撒旦之屋》。這部小說一般認為是他後期最精彩者,密室的謎閉簡單而又讓人信服。同年,丘吉爾病逝,卡爾夫婦返回美國,至南卡羅來納州格林維爾地區居住。1970年,適值卡爾從事創作四十周年,MWA特向他頒發“愛倫·坡特別獎”,以表彰他四十年間的卓越成就。1972年,卡爾出版了他的最後一部小說——曆史推理小說《饑餓的妖精》,此後五年之間,他努力創作著一部新的推理小說《海盜之路》,其偵探據說會是阿瑟·柯南·道爾爵士,可惜未能完成;而他原本要寫的回憶錄《犯人的懺悔》亦同樣付之闕如。1977年2月27日,卡爾因肺癌病逝,享年七十歲。
兩大名探 交相輝映
誠如上文所述,卡爾一生的著作頗豐,僅各類小說便出版了七十五部以上,另有傳記一部、劇本若幹。他曾經坦然說道:“我隻想寫推理小說。我指的不是那種絕世巨著之類的無聊東西,我的意思是我就是要寫推理小說。”所以他的小說幾乎隻能分成兩類,一是解謎推理小說,一是曆史推理小說。前者是最常規、最正統的推理小說,以“詭計”勾起讀者興趣,其中又以“不可能犯罪”最受青睞。所謂“不可能犯罪”小說,簡單來講,就是物理上、邏輯上無法實現的事情,似乎真的發生了,小說既圍繞此事展開,則全文結束之前,就必須要對此進行一番合理解答。“不可能犯罪”的類型,主要包括離奇死亡、神秘消失、瞬間換位和無人生還等等,而最受關注的題材則是密室謀殺。
有關密室謀殺,推理界內部一直有個共識:一個自稱推理作家的人,倘若他未曾運用過密室題材,那就斷然不能算是一個真正的推理作家。正因密室題材的地位獨特異常,不僅需要對物理學、心理學的融會貫通,更需要一些前人未曾萌發的靈感,所以設計出接近六十種密室的卡爾,自然而然就被冠以了“密室之王”的美名。卡爾的密室有兩大特點,一是匠心獨運、別出心裁,從各個角度完成密室;二是保持解答的公平合理,不會對讀者隱瞞線索。兩者之中,顯以後者更難做到,亦更加值得尊敬。無怪乎大評論家愛德蒙·克裏斯賓要說:“論手法之精妙高微和氣氛營造的技巧,卡爾確可躋身英語係國家繼愛倫·坡之後三四位最偉大的偵探小說家之列。”這五十餘種密室,主要的承擔者是菲爾係列和H.M.係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