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是那三個好漢?
當先一個乃是一中年男子,額抹黃巾,麵黃精瘦,嘴上兩撇胡須微微上翹,身披輕甲,要配寶劍,此人便是黃邵也。
第二人乃是一青年,黃巾包發,濃眉大眼,甲胄之中又穿著一件黃袍,身無兵器,空手而來,此人便是何儀也。
而這第三人可真是不得了了,隻見那人生得膀大腰圓,雙臂粗壯,赤裸著上身,下身披著戰裙,頭戴黃巾,腳踏鐵靴,下顎胡須有如鋼針一般,此人便是那何儀之堂弟何曼也!何曼在汝南黃巾之中亦素有威名,一把渾鐵棍,重達三十九斤,汝南近十萬黃巾之中,無人可與之匹敵,更曾隨彭脫多次與漢軍交戰,每戰必衝鋒在前,故汝南近十萬黃巾送其綽號‘截天夜叉’,以顯其武藝超群。
三人剛走進屋中,何儀便是開口問道:
“劉辟大哥!你叫龔都急忙尋我等三人前來,可是有什麼大事嗎?莫非彭脫渠帥想好要去黑山還是泰山了?”
劉辟聽到此語,卻是搖頭歎氣。
“唉~非也,彭脫渠帥根本不想走。”
這話卻是讓剛剛席地而坐的四人有些驚慌失措,四人中又屬龔都最是性情急躁。
“劉辟大哥,如今大賢良師就在冀州黑山那,狂龍渠帥更是隻在青州泰山,彭脫渠帥他為什麼不想走呢?”
劉辟聽得龔都話語,卻是重重的歎了口氣。
“唉~此事說來話長,如今彭脫渠帥意欲死守汝南城,別的不提,我劉辟就長話短說了,我欲去泰山尋那狂龍渠帥鄭龔,不知可有人先隨?”
劉辟剛說完龔都就說道:
“我這條命是劉辟大哥救的,劉辟大哥大哥去那,我龔都就去那裏!”
劉辟座下黃邵、何儀、何曼又商討了許久,最終劉辟、何儀、何曼、龔都跟隨劉辟東入青州。
而黃邵卻是決定留下來,劉辟也沒有說什麼,隻是與何儀、何曼、龔都約定明日下午整理好行裝,便東去泰山投靠狂龍渠帥鄭龔。
當第二日劉辟等人走後,彭脫又在自己府上發脾氣,因為一些人見實際上的汝南黃巾副帥劉辟走後,汝南黃巾更是走的走,散的散,如何能令彭脫不怒火中燒,數日之後,汝南黃巾更是隻餘兩萬餘人,將不過彭脫、黃邵二人。
又過了幾日,皇甫嵩突然率軍夜襲汝南城,汝南黃巾在毫無防備之中,被皇甫嵩所率漢軍殺入城內,彭脫充忙應戰,卻讓韓馥部下潘鳳(那日鄭龔一戟砍在潘鳳頭盔上,因潘鳳頭盔厚,沒被鄭龔砍死,隻是被擊飛了)披全身甲持開山斧,在韓馥軍司馬張郃、董卓麾下校尉李傕、郭汜的掩護下殺入黃巾軍中將彭脫一斧劈成兩瓣。
黃邵趁亂逃走,下落不明,城中兩萬黃巾軍被皇甫嵩殺死萬餘,其餘盡一眾亦盡皆被俘,汝南黃巾之亂就此被皇甫嵩鎮壓。
而朱儁則是在率軍兩萬在前往宛城的途中碰到了前往黑山的孫夏所率領的宛城四萬黃巾,原來是在孫夏左思右想之後,決定前往黑山大賢良師張角處。
不曾想盡於路上碰到漢軍,雙方匆忙開戰,原本黃巾軍仗著人多勢眾的優勢,於朱儁所率漢軍打得旗鼓相當!
卻沒想到漢將孫堅忽率五千騎兵從黃巾軍後方殺出,黃巾軍陣腳大亂,被朱儁趁勢掩殺。
孫夏更是被朱儁麾下劉備一箭射中左臂,後劉備之弟關羽突入亂軍之中將孫夏一刀斬於馬下。
此戰漢軍俘虜近萬黃巾,朱儁欲皆殺之,劉備勸阻到。
“昔高祖之得天下,蓋為能招降納順,公何拒孫夏耶?”
而朱儁卻如此回答到。
“彼一時,此一時也。昔秦項之際,天下大亂,民無定主,故招降賞附,以勸來耳。今海內一統,惟有黃巾賊寇造反!若容其降,無以勸善。使賊得利恣意劫掠,失利便投降,此長寇之誌,非良策也。”
朱儁已這個理由將萬餘黃巾軍盡皆坑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