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百烏峒(1 / 2)

百烏峒,是南疆人士最大的聚居之地,同時也是個各族雜居的熱鬧所在,範圍足有方圓數百裏之廣,幾乎抵得上中土的一處繁華地界,所以南疆之中,乃至與中土接壤的周邊地帶,幾乎沒有人不知這個地方,尤其是在來往各方的商人販夫之間,這個名字就更響亮了。

百烏峒地廣人多,山清水秀,是南疆貧瘠之地難得頗有人氣和靈氣的地方,據其中的峒川大河,分出了百多條支流,養活多方水土的人,南疆各族百姓喝水不忘感其恩,故有此名,代代下來,百烏峒的族群人氣也越聚越多。

踏進百烏峒的時候,就是陸淩也算見多識廣,也不禁為裏麵的風土人情所吸引,這等邊遠之地,其俗自然與中土不同,這裏的人,便是連身上尋常穿著戴著的衣物,與中土百姓衣袍比較起來,也是另具風味,看到不少女子身穿色彩繁複的衣衫,佩戴著銀光閃閃的首飾。

那場浩劫之中,這個山清水秀的一方地界,顯然遭受到不少毀壞,就算大亂過後慢慢恢複人氣,也能看出原先本該連綿雲集的房屋,留下了片片殘垣斷樹,不少百姓都在殘破的房屋瓦礫之上,沉默而費力地收拾著什麼,似乎試圖從化作廢墟的家中找到什麼可以使用的東西,也有不少尚能住人的殘屋,掛上了白布,裏頭祭著靈堂,偶爾有些許的孩子,呆呆的站在門前那裏,目光裏滿是迷茫與害怕,哭喪聲起,就會有大人從裏麵出來,嗬斥幾下,將他們重新拉了進去。

百烏峒地闊人雜,那些頹敗的氣息,也隻是占了其中的一部分,總的來,這個重燃生機的地方,還是令人欣慰的,畢竟哀傷過後,日升日落,日子還得繼續過,比起那些高高在上的修行人來,普通百姓更懂得這些淺顯的道理。

白雲蒼狗,輪回千轉,千萬年下的滄桑,總有知足的笑顏,依舊綻放人間。

一路走入,人氣漸多,同時道路兩側的路岔道也就越多,此刻色近晚,街上行人依然還有許多,來來往往,周圍嘈雜一片,各族語言不時響起,擁擠的城中,大街巷,密密麻麻,看去甚亂,卻別有一番繁華風味,路旁屋宇高低不平,新舊不一,各種各樣的民居商鋪、路邊擺攤更是隨處可見,有人談笑,有人吆喝,有人歡聲,有人低語,種種南地北的聲音混雜在一起,不時有調皮兒手提竹馬枝,歡笑著在街頭打鬧追逐。

聚居在這樣一幅喧鬧紅塵圖卷中,似乎那場浩劫過後,在有意無意的遺忘中,人們心中還未散去的陰霾,正悄然而退。

陸淩沿著街道慢慢走著,不多時便看到了城中那條流向南海,為方圓之地百水源頭的大河。

峒川大河水色有些渾濁,然而奔流不息,一眼望不到盡頭,讓人心胸為之一闊,陸淩放慢了腳步,最後幹脆駐足在河邊,靜靜對著那波瀾壯闊的河麵,吹著那清爽帶著濕氣的河風,一身衣袂飄飄拂動,這看去瀟灑出塵的背影,無意中卻很快引起了街上行人注目的,不少人看過來的眼神中,有驚豔,有好奇,自然其中也不乏有警惕之意,覺得這年輕人分明是中土人士,但似乎又比平時所見的中土人士有些不同,給人的感覺很特別,卻又不出個大概來。

峒川河岸不遠處,一間看去頗有中土風貌的屋佇立在那頭,在眾多別具南疆風情的店鋪中,這看去有些陳舊的老房子,倒是顯得有些鶴立雞群,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在山腳之下,兩個年輕的苗族士兵攔住了他。陸淩默默停下腳步,向他們看去,這兩個人,手持長矛身披鎧甲,但卻隻不過是十五六歲的少年而已,就連身上的鎧甲看起來,都要比他們的身材寬大一些,不知道是不是曾經的英勇的戰士遺留下來的。

&ldqu;咕嚕幾幾呼?&rdqu;一個人用苗語問道。

陸淩聽不懂,但多少猜到他會問什麼,便也不話,隻是抬頭向半山腰間示意看去。他沒有用手指,是因為他還記得,苗人視這種行為為大不敬的舉動。

兩個少年怔了一下,對望了一眼,然後其中一個少年似乎是稍長一些,搖了搖頭,兩個人都沒有讓開身子。陸淩心中微感焦灼,但卻又委實不願與曾經幫過自己的大巫師族人動手,而且看到這百烏峒中慘象,他也無法出手。

他沉默許久,在那兩個少年眼中敵意越來越重的時候,他歎息一聲,轉過了身子,便欲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