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穩為上(二)(2 / 2)

“噱頭罷了,豈能當真,朝廷公告上可是都說了,考題乃是陛下親擬親封的,外人怎能得知。”

少年書生話音剛落,自有一名麵相冷峻的舉子毫不客氣地便頂了其一句道。

“嗬嗬,王兄說得也是,可萬一要是真的呢?小弟可是聽聞一份試題也不過隻賣三貫而已,其實真不算貴,據聞可是有不少人都買了的,不瞞二位兄台,小弟午後本也打算找人合夥淘上一份的,可惜去得遲了些,沒見到賣試題的人,沒法子,也就隻好厚顏去求了人,花了兩百文錢,抄了份回來,不敢藏私,還請二位兄台一並過過眼,也好協商個章程,就算是假的,便算是陣前練練兵也自無妨。”

少年書生顯然是個好脾氣之人,雖是吃了頂撞,卻並未放在心上,抖手間,便已從寬大的衣袖裏取出了卷紙,笑嗬嗬地衝著另兩位書生亮了亮。

“賀老弟有心了,此事不管真假,練練筆也是不錯,來,且讓為兄看看。”

聽得少年書生這般說法,冷峻舉子嘴角一撇,這就要再次譏諷上一番了的,隻是沒等其再度開口,另外一名麵相清逸的書生已是笑著嘉許了少年書生一句道。

“三位兄台,在下瀛洲舉子李明在此有禮了。”

張姓書生方才剛打算將那份試題接到手中,李義府便已是坐不住了,緊著便起身湊了過去,笑嗬嗬地拱手招呼了一聲。

“原來是李兄,在下山西太原張寬,這兩位是王振海、賀燁,也都是來赴今科貢試的,大家都是同道中人,實無須客氣,李兄且請坐好了。”

張姓書生見李義府相貌堂堂,身上文氣十足,年歲雖略長了些,可也不過三十出頭罷了,倒也像是舉子之模樣,也自無甚提防之心,笑著自我介紹了之後,又將王、賀二人一同給李義府介紹了一番。

“多謝張兄,李某蹉跎大半生,本以為此生科舉無望了的,卻不曾想陛下降詔革新,放寬取士之限,李某方才得以僥幸中了舉,奈何胸中才學有限,此番也就隻是來走走過場的,比不得諸位兄台年少才高啊,今科必能高中無疑,此一條,李某可是一眼便能看得出來!”

李義府向來以長袖善舞而聞名禦史台,這會兒忽悠起三名沒見過多少大世麵的年輕學子來,自是揮灑自如得很,與不動聲色間,一頂高帽子便已是拋到了三名舉子的頭上。

“嘿嘿,那就承李兄吉言了,不過呢,要說起來,李兄也不是沒有機會,若是這試題為真,李兄也定能有機會一搏的。”

自古文人皆相輕,賀張王三人之所以能談得來,那是因為三人本就是同鄉同年,關係自是不同尋常,原本對李義府這麼個突然插將進來的外人還有著不小的提防之心,可被其一番迷湯一灌,年歲最輕的賀姓書生便已是迷瞪不已了,也不管合適不合適,就獻寶也似地將原本要遞給張姓書生的試題轉遞給了李義府。

“喲,這份試題一看便極為不凡,好東西啊,即便不是真題,若能靜心揣摩一番,必可得幾篇錦繡文章,好,好啊,還別說,李某隻這麼一看,思緒當真如泉湧了,文思既起,須臾耽擱不得,李某就不打攪三位兄台了,須得緊著去作文才是。”

李義府的記憶力素來過人,一邊口中胡謅著,一邊腦筋高速運轉地將那份試卷上的十數道試題全都生生背了下來,末了,唯恐記憶有缺,胡亂地編了個理由,也沒管三名青年舉子是怎個反應,一起身,隨時將試卷擱在了桌子上,衝著三人一拱手,致歉了一句之後,便即緊著走了人。

“莫名其妙,這人搞的甚名堂來著。”

這一見李義府來去匆匆,王姓書生當即便不滿地埋汰了一句道。

“罷了,罷了,那位李兄看來也是性情中人,莫怪其了,我等還是來研究一下這麼份考題也罷。”

張姓書生盡管也覺得李義府這等做派頗為蹊蹺,但卻並未放在心上,笑著開解了王姓書生一句之後,便即拿起了試卷,興致勃勃地就題中之真意解析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