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投名狀(一)(1 / 2)

貞觀二十年七月十一日,帝下詔,著大理寺少卿顏鋼趕赴江州,徹查潯陽糧庫失火一案,江州刺史柳琮停職待勘,州中政務由州司馬孫成暫時署理,並令“病愈”歸來的陳子明重掌南糧北調事宜,著各有司部門全力配合。

貞觀二十年七月十四日,遼東捷報抵京,平壤道行軍總管程名振率一萬五千步騎兵分兩路,奇襲高句麗諸城,十日內九戰九捷,陣斬四千餘,生俘五千之數,連下高句麗四城,搶得糧秣一萬餘石,焚毀高句麗境內待收割之良田近三千頃,其中包括安市城所擁有的良田四百餘頃,並陣斬安市城守將楊萬春之長子楊開泰、次子楊隨柳,逼得安市城不得不閉城自守,一雪去歲唐軍困頓於安市城下之恥。

前線大捷,帝為之龍顏大悅,下詔晉程名振為右武衛大將軍,封東平郡公,其長子程務挺也因軍功晉右武衛中郎將,其餘諸有功將士皆封賞有差,並詔令兵部掉大批軍械支援程部,著令遼東軍再接再厲,不給高句麗休養生息之機會。

“什麼?你說什麼?”

正所謂有人歡喜便有人愁,這不,前線捷報傳來,上至太宗,下至普通百姓,都在因遼東軍連戰連捷而歡欣鼓舞之際,李泰卻正在自家書房裏暴跳如雷著,沒旁的,概因負傷逃回的彭荃給其帶來了一個噩耗——李泰派去江州縱火的十數名高手被一夥神秘人全殲,除了彭荃拚死殺出重圍外,餘者盡皆橫死當場,不僅如此,彭荃出身的九華派也在一夜間遭到突襲,道觀被焚毀,全觀上下百餘人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可憐李泰好不容易才拉起的暗底勢力就這麼徹底喪了個精光,這叫李泰如何能不怒。

“殿下息怒,皆是屬下無能,累及師門,愧對殿下。”

麵對著暴怒的李泰,彭荃心中滿滿皆是愧疚之意,奈何形勢比人氣,在被圍攻之際,若不是他見機得快,拚死殺出重圍的話,就連他本人都難逃對方的絞殺,無他,概因來敵不但多,還個個都是江湖一流高手,下手狠辣無比,根本不是他手下那十幾號人馬所能匹敵得了的。

“哼,爾可知是何方勢力所為麼,嗯?”

辛辛苦苦拉起來的暗底勢力就這麼被人斬殺了個精光,這麼口惡氣,李泰又怎能咽得下去,報仇心切之下,又哪管彭荃的傷痛與愧疚,厲聲便斷喝了一嗓子。

“天太黑,敵手突然殺出,屬下不敵而走,實難辨清來敵之麵目。”

盡管已是僥幸逃回到了濮王府中,可一想到當初被那夥神秘人夜襲之情景,彭荃的心依舊不免為之猛然一抽——要知道他所率的十數人大半是九華派的師兄弟,其餘人等也個個都是江湖中的一流好手,居然一個照麵都沒撐過,便被來襲的敵人斬殺個精光,哪怕對方有著偷襲之利,可身手無疑都高得驚人,更可怕的是這等人物不是一個兩個,而是數十名敵人皆是江湖中頂尖一流的高手,彭荃雖自負,可了不得也就隻能跟對方一對一地抗衡一番而已,勝負尚且難料,一對二的話,十有八九要被斬殺當場,若非對方夜襲之時,他剛好起夜,警戒之下,方才得以拚死逃出了生天,於狼狽鼠竄之際,又哪還顧得上去探究對方到底是何方神聖來著。

“你……,罷了,仙長這一路辛苦了,且就先下去休息也罷,至於報仇之事,來日再從長計議好了。”

這一見彭荃一問三不知,李泰氣急得想罵人,隻是念及彭荃已是他手下僅存的高手了,真要生分了去,怕是連個能用的人都沒了,也就這麼硬生生地將到了嘴邊的汙言穢語又生吞回了肚子中,強自平抑了下煩亂的心情,好言好語地安撫了彭荃幾句。

“殿下放心,此血海深仇也,彭某誓言必報!”

聽得李泰這般好言安撫,彭荃心中自是受用不已,可也不敢再多囉唕,賭咒了一番之後,便就此退出了書房。

“李恪小兒,卑鄙無恥,下作東西,孤定饒爾不得!來人!”

盡管沒有證據,可李泰卻清楚彭荃一夥人的覆滅定然與李恪脫不開幹係,心中怒極之下,不由地便破口大罵了起來。

“奴婢在。”

李泰這麼一咆哮,自有一名侍候在書房外的書童膽戰心驚地便從屏風後頭轉了出來,戰戰兢兢地朝著李泰便是一躬身,語帶顫音地應了一聲。

“去,將李貞那廝給本王喚了來,還愣著作甚,快去,快去!”

盛怒之下,李泰哪管那名書童的感受如何,氣急敗壞地便嘶吼了一嗓子。

“諾!”

見得李泰這等猙獰之模樣,那名書童哪敢有絲毫的遷延,緊著應了一聲,連滾帶爬地便退出了書房,自行設法去延請李貞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