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不退親(3 / 3)

“……我始終覺得,沈伯父這回是被冤枉的,皇上心裏有數,所以沈家未必沒有起複的可能。”邊靜玉冷靜地分析說,“經曆此事,太子也得記著沈家的好。他不能在明麵上看顧沈家,卻肯定要托別人在暗中幫襯一二。正好我們與沈家結親,若是我們待沈家至誠,順嬪娘娘就能去皇後麵前賣個好了。”

順嬪是安平伯的妹妹,也就是邊靜玉的姑姑,還是宋氏的親生女兒。她於十年前入宮,如今膝下養著一名公主。她不算得寵,但因為生了公主,好歹有些臉麵。後宮裏有諸多派係,那宮牆內的事情比著尋常的內宅後院要亂上十倍百倍。順嬪娘娘選擇依附於皇後來生存,故需要偶爾為皇後排憂解。

太子在前朝落了把柄,皇後肯定要在後宅幫他描補一二。

太子若真坦然地把沈家當了替罪羊,任由他們落難而不理會,朝中的大臣難免有兔死狐悲之感。但太子又不能直接出麵照顧沈家,畢竟皇上金口玉言判了沈家的罪。他的照顧必須是不流於痕跡的。

這時候就需要底下的人幫太子分憂了。邊家和沈家有姻親關係,所以邊家在這種時刻站出來去照顧沈家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若說邊家為太子分憂了,他們確實做了,所以順嬪也能借此去皇後麵前多得些臉麵;若說邊家沒有站到太子的陣營去,他們確實也沒有,他們隻是照顧了落難的準姻親而已。

宋氏聽懂了邊靜玉的意思。她想著深宮內的女兒,眼淚就情不自禁地湧出來了。安平伯這個做兄長的說實話是沒什麼出息的,平日裏根本不能幫襯順嬪什麼,反倒是邊靜玉這個做侄兒的還時刻念著娘娘在深宮裏的辛苦。她握住邊靜玉的手,說:“好孩子……好孩子……難為你凡事還能想著娘娘。”

魯氏忙拿出帕子幫宋氏擦眼淚。她的眉頭卻還微皺著。

“你心裏既然有了成算,你去做什麼,我總不會攔著你。”魯氏歎著氣說,“可你有沒有想過?沈家這些事,你父親是想不到這麼深的……他那人最是謹小慎微,若他想要幫你退親,我是攔不住他的。”

“娘,父親不會幫我退親的。”邊靜玉語氣肯定地說。他會在私底下稱呼魯氏為娘,而不是母親;卻一直恭恭敬敬地稱呼安平伯為父親。這本就是安平伯為次子籌謀來的親事,他是不會主動去退的。

想到安平伯,魯氏又惱上了三分:“他到底是什麼意思!難道我兒沒了嫡子,他臉上有光?”

邊靜玉語氣溫和地安慰魯氏,說:“娘,你不願意兒子娶個男子回來,難道沈家那邊就願意沈二娶個男子了嗎?您是一番慈母心腸,沈二的母親肯定也是如此。所以您不如等等,等上幾年,我們與沈家重新商議,說不定我與沈二順順利利就退親了。但是,不能是現在,現在絕對不是退親的好時機。”

魯氏若有所思,覺得兒子說得很有道理。她卻不知道,這門天定姻緣是不可能退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