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老師傅說得不錯,客車在行駛了二十多分鍾後我們到達了青古村。
這個村莊放眼望去並不算麵積大,沒有一家平房,都是一些吊角樓和竹條圍成的房屋,湘西這邊建房子都是依山而建,吊角樓下麵是牛羊住的地方。
吊腳樓為湘西各族人民一種傳統建築形成,又稱\"吊樓子\",吊腳樓為山野式\"樓陽台\",單簷懸挑,屋麵反翹,名\"飛簷\",通風向陽,幹爽清新。有與正屋成一字形,也有成90℃直角形。
吊腳樓外設走廊,二麵稱\"轉角樓\",三麵稱\"走馬樓\"。欄杆多花格,?縣柱稱\"吊瓜\"'或為六陵、八棱,或雕成球形、金瓜形,柱、防還雕有龍風、喜鵲、花卉。
民間吊腳樓上多為閨房,臥室或織錦、打花之處,底層為穀倉、柴房,也有底層下臨溪流,泉水叮咚,別有情趣。山寨吊腳樓掩映在綠樹翠竹中,富有大自然風光美。湘西州部分鎮臨河民居也建有吊腳樓,如吉首峒河街,鳳凰沱江沿岸、王村古鎮、茶洞邊城及龍山洗車河等,曆來都引起中外旅遊者極大興趣。
再看這整個青古村的住戶大約有兩百多戶人家,而且都住得比較疏散,不是一種密集型的分布,有的住在山腳,有的住半山腰,隔得不算遠,如果要說是密集那得從遠處看。
青古坐落在一個小山坳裏麵,四處都是大山圍住,村子分布是從山坳裏走向一座獨特的山峰。
坐在半山腰的人家取水肯定也非常困難,不過實在想不通他們為何要往山上搬。最亮眼的就是村子底下那條河,紅色的河水流淌過村子底下,主幹流很大很氣勢磅礴,怪不得在下遊會形成一個紅色瀑布。
至於紅色河流,我真正想知道的是他的源頭是何處,有時間定要去看上一看。
看完這些獨特的地貌,我們沿著一條走沒有目的的走,反正今晚肯定是要找一個村民家落腳歇息。
村裏的孩子眼睛盯著我們三個人看個不休,可能是他們很少見過我們這樣的服裝,頭次看覺得新鮮。
“這裏會不會養狗?我最怕狗了。”
趙高也有勇氣說出這句話,竟然不怕我嘲弄。
“高哥,神探說你練了一身好本事,難道連一條小狗都幹不過,別給神探丟臉,別給你的師傅丟臉。”
我必須嘲弄,想當年小時候我在村裏,別說是人,狗見我都得躲著。
但是吧,狗這東西也是有腦子,嚇它一次可以,要是兩次你還沒有搞定,那麼它對你是不會畏懼的。記得又一次,在村裏碰到一條挺凶惡的大狗,它想要向我撲過來,這時我看旁邊也沒有石子。於是想起了父親的話,故意從彎腰從地上假裝撿起石子,每沒想到那狗突然掉頭,不過還是在狂吠。狗見自己沒有受傷又向我撲過來,我又假裝撿石子嚇它,果然它又掉頭回去,我當時樂得不行。可第三次的時候,我嚇得蒙圈了,那狗直接向我猛撲過來,幸好狗的主人及時趕到製止了那狗。
所以說,做什麼方法別使用第三次,隻有第一次才是最有效果的。
“小葉啊,俗話說問世間情為何物,乃一物降一物,狗是我的克星。”
趙高找借口來撐麵子,我也懶得再說。
可就趙高那麼一說,我發現這個村子確實沒有養狗,就是養雞的特多,而且雞很漂亮,大公雞最多,有些起碼有三四個年頭了沒舍得殺。
我們走了一會兒,忽然聽見前麵傳來吹嗩呐和打鼓的樂器聲音,等走近了才知道今天村裏有人辦喜酒。
那新娘穿得是十分漂亮,身材婀娜多姿,不是瘦的那種,但也不胖,身上的服飾都掛著各種各樣的飾品,特別是新娘戴的那頂頭冠最耀眼。新浪穿得也很帥氣,藍色居多的過尖大褂,頭裹著紅布,全身也是掛滿各種各樣的小飾品。
除了新郎新娘,那其它人的服裝就更複雜,各有各的特點,老年人有老年人的穿法,年青的有年青的穿法。
比如湘西苗族的古代服飾,男女差別就很小,一律是\"色彩斑瀾\";上身穿花衣,下著百褶裙,頭蓄長發,包赭色花帕,腳著船形花鞋,佩以各種銀飾。
單看苗族男子的衣飾就較為簡單;頭纏布帕,身穿對襟衣,衣袖長而小,褲簡短而大,喜包青色裹腳。
頭帕有青帕和花帕兩種,帕長一丈以上,有多至三丈的,放眼一看,這裏的很多村民都是一樣裹著頭帕。纏戴時多成斜十字形,大如鬥笠,衣服的顏色有花格,全青、全藍等,其中以花格布衣最有特色,衣扣一般為七顆。
還有的青年男子,為使人欣羨自己的富有和豪爽,穿衣多到七件,最外層的衣服隻扣最下邊的一對紐扣,第二層衣服扣下麵兩對紐扣……以此類推,一直到扣完為最裏層的七對紐扣為止。這樣,層層新衣全能由外看出,別有一種情趣。與苗族男子的簡單衣著相反,苗族婦女的服飾十分精美複雜。
然而苗族婦女的頭帕,是因地而異,鳳凰縣境內的苗族婦女多加包短帕一珙,長三尺多,由額頭包至腦後,連耳朵都包在內麵,花垣等縣境內的苗族婦女喜用黑帕,但父母去世時必須戴白帕,折疊整齊,包得平平正正,不偏不斜,末挽一道,恰齊額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