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商議對策(1 / 2)

蒙恬此刻的狀態在我心中激起波瀾,我知道北伐大軍如今的處境或許比我想象中的還要糟糕。

果然蒙恬說道:“北伐一百三十三萬大軍,曆經兩年,戰死傷亡者五十一萬,剩餘八十二萬大軍,分三路行軍輾轉一千兩百裏路程,狙擊匈奴二十萬騎兵。”

“於北華區與匈奴大軍短兵相接,兩軍交戰兩月有餘,死者逾十萬,傷者無數,時值重創敵人之時,經大秦朝廷指示,須全殲敵軍二十萬。”

“然翌日,敵軍不再戀戰,且戰且退,我軍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軍隊氣勢與體力都被敵軍消耗殆盡。”

“正當我軍狀態欠佳之時,敵軍九萬人突兀地從我軍視野中消失,隨之而來的則是數以十萬計的地底陰兵,陰兵殺不死,更殺不完。而意識到身重埋伏的我們立刻掉轉過頭,準備脫離戰場。隻是當時我率領的北伐軍因為一路追殺敵軍,早已經深陷陰兵的包圍之中。”

“曆經七日奮戰,我軍終於衝出了陰兵包圍圈,可是真正逃出來的人數僅四萬人。葬送了足足七十萬大軍,王傅,七十萬大軍啊,屍骸堆砌起來足以成山了。”

蒙恬說道這裏,整個人都變得極為消極,我知道在蒙恬心中,他將北伐大軍將士的死亡歸結到了他自己身上。

要知道,當初北伐大軍足足一百三十三萬將士,曆經陰兵一戰之後,隻剩下四萬人,一百二十九萬埋骨他鄉,這一戰是何等的慘烈?縱使最後勝利了,蒙恬也要背負千年罪名,以及來自他自身深深的自責。

而事已至此,當他們從陰兵的包圍中逃出來之後,等待他們的卻是匈奴大軍的包圍。

早已經精疲力竭的四萬將士再一次遭受到毀滅性的打擊,四萬奄奄一息的將士麵對九萬戰鬥力強盛的匈奴人大軍,結局完全可想而知,可以說蒙恬他們能夠活著退守這裏而沒有全軍覆沒完全就是一個奇跡。

隻是如今的蒙恬大軍又與全軍覆沒有何區別?

蒙恬繼續說道:“突圍了陰兵的阻擊,等待我們的卻是匈奴人大軍,我們一路寺裏逃生,終於成功退守此處 ,可是我們的軍隊數量卻是已經不到兩萬,而且剩不下多少戰鬥力。”

“王傅,就算加上你外麵的一萬九千王家軍將士,我們又能有多大的勝算逃出去?就算逃出去了,我們又能逃向何方?”

蒙恬看著我,如此說道。

這位昔日戰場上的戰神人物如今雙眸中流露出來的卻是迷茫的神色,因為身為大秦軍人,身為大秦的熱血男兒,當為了大秦的疆域,為了大秦的江山社稷而舍身戰鬥的時候,卻是發現,原來一直堅持的信念、信仰竟然背叛了自己,就像是一個失去了信仰支撐的人,我想這才是蒙恬如今最大的困惑。

蒙恬的話,讓我想到了大秦朝野,想道了秦皇,想道了天祭殿淑月,或許這些事情,也隻有大秦最上層的人物才知曉,而無論是我還是蒙恬,我們不過是這些人物手中的一枚棋子罷了。

我看著蒙恬,然後無比認真地說道:“回哪裏去?自然是回大秦。”

“回大秦?被打大軍一百三十三萬將士如今全軍覆沒,縱使我蒙恬有推卸不了的責任,可是我總覺得在這件事的幕後有大秦朝廷在推波助瀾。造成現在這場局麵的,或許就是陛下親手所為。”

蒙恬的猜測,也正是我之前所猜測的,雖然我與蒙恬不過是秦皇等人手中的一枚棋子,但很多時候,我們心中對於整件事,縱使沒有十足的證據去證明什麼,但是我們卻隱約可以知道事情背後的真相。

蒙恬說的沒錯,既然大秦拋棄了我們,那麼我們還回大秦去幹什麼?

如今的北伐大軍最好的結局便是自生自滅。

可是我心有不甘,我雙眸猛地抓著蒙恬的肩膀,看著蒙恬的雙眸說道:“當然要回大秦,回大秦當著陛下的麵問清楚,為什麼?為什麼要害的一百三十萬北伐大軍盡數埋骨他鄉?”

“我們就算死,也要做一個明白鬼,不是嗎?”

我的話好似一道亮光在蒙恬心間照亮了原本昏暗的心裏,蒙恬看著我,停頓了片刻之後說道:“對,我北伐一百三十萬大軍就算死,也要問個明白,到底是為什麼?”

從心如死灰般的狀態,到再次燃燒出生的希望,蒙恬徹底走出他這輩子最低穀的狀態。

我開始與蒙恬一同商議如何突破匈奴大軍的包圍,返回大秦疆域,而蒙恬則是將此時匈奴大軍的具體情況,戰鬥力,以及如今北伐大軍的具體戰鬥情況告訴了我。

隻是聽聞蒙恬對整個局勢的分析,我知道我們要向成功突破匈奴人九萬大軍的包圍,根本沒有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