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解惑(1 / 3)

楊行長過來領人,所長當著他的麵兒添油加醋,狠狠戲謔了張國明一番。張國明一聲不吭,他看來很是吃了點苦頭,手脖子上留下銬過的印記,起了皮,還有於青。神情萎頓,衣衫不整,看來的確像個冒牌貨。

王娟也放出來了。派出所問訊了一番,覺得王娟有什麼大問題,屬於一時糊塗,加上王強找到小四出麵說情,遂讓她認個錯便放人。

王娟一見到丈夫,忍不住伏在他的肩上嚶嚶哭起來,張國明神色黯然,卻不說話。楊行長看著這對難夫難妻,也是默默不語,直到把他們送回家,才拍拍他的胳膊肩膀輕歎一聲,撂下一句話:“你太缺乏曆練了。”

王成滿李香枝兩口子對女兒女婿出的這檔子事反應很平淡。有了兒子的前車之鑒,再加上兒子的一番敘說後覺得無所謂,女兒真是沒事找事,自找苦吃,鹹吃蘿卜淡操心。同時也更加深他們對於女婿的看法,覺得他真是個書呆子,上的學簡直上到狗身上了。但張家的老兩口卻是大感無顏,他們是很久才知道這檔子事兒的,還是從電視上知道的。那個時候後染織廠的改製工作已經近尾聲,地方政府正把它當做典型滿世界宣傳。宣傳部門還把其中的曆程編輯成一個宣傳片播放,鏡頭從工廠的革沿到現狀,從元老級工人的訪談到新入職工人的訴求,全方麵說明改製的必需性緊迫性,是時代的革的必然選擇。鏡頭中也有王娟的身影,她是做為一個悟道者的身份出現的,包括她在派出所的那一段悔過,是不明真相職工的代表,是一個從後進到先進的典型。

這事兒被傳為笑談,很令張家老兩口丟臉,一直以來他們家,他們的兩個兒子是羨慕對像,怎麼突然間就進了派出所,媳婦又堂而皇之的在電視上以身說法?改製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公家的改成私家的,兒子兒媳不再是公家的人,要變成給私人打工的嗎?電話打過去問小兒子,小兒子極不耐煩,語焉不詳,張家老爺子暴怒:“你他媽的給我回來,跟我好好說道說道怎麼回事兒!我丟不起這個人!”

張國明隻得怏怏而回,到家裏一看,大哥居然也在,這可太意外了。“真是稀罕!你怎麼回來了?”

“娘跟我說的,你這個動靜弄得挺大。我出差,正好順道,也很有點時間,就回來看看,省得你挨揍沒個勸架的。”

張國明少不得將事情原委過一遍,給他老爹說了一大通改製是怎麼回事,然而老爹聽懂的意思就是公家的轉成私人的,兒媳婦是要給私人打工了,這更加深了他的憂慮。“是不是以後工廠也跟咱們當初土地承包一樣,大集體拆夥,個人單幹了?工廠落到個人的手裏,那不跟大早年的大地主資本家一樣嗎?以後還有什麼公家?”

“反正全國上下都在這樣,說是為了提高效益,與國際接軌。”

“你們兩個的單位以後也要這麼辦?”

張國慶道:“這倒未必,弟弟在的單位鐵定是國家的。銀行都變成私人的了,那不亂套了?”

“那小王往後會怎麼樣?”

“現在難說,也許情況沒那麼壞。”張國明看到老爹和老兄都露出懷疑的神情解釋道:“這些日子她那個廠子正在辦理手續。小王說是在返聘之內的,說原單位留用的骨幹人員裏,讓她回去,幹的還是原來的位置,說是新公司走向正軌後還要升職加薪……總而言之留了一條生路。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我們頭兒的功勞,或者還是我按手印的功勞。”

老爹漸漸釋然了,哥哥還是有點不屑:“這麼說生死權還是攥在人家的手裏,你好像挺知足啊!這年頭誰的話可信?”

“不信又能怎樣?走一步看一步吧,畢竟這不是咱們能左右的。有時候想想也挺喪氣,這他媽的叫什麼事兒!明明是朝裏出了奸臣,板子卻要打在小民的屁股上。都說天塌下來有高人頂著,真塌了天,砸死的還是小百姓,那些高人不但砸不死,而且活得更滋潤——我算過了,他們廠的那個頭兒,這一改製可算是發了大財!小王的工齡買斷費隻有區區一萬八,整個廠子安置費用不過才九百來萬,這錢還主要是由銀行做壞帳,做不良貸款衝銷的,基本上算白送。他們廠子光外頭的欠款收回來也不止這個數,更況且還有那麼大的地皮,生產設備,經營渠道,對了,無形資產更是一點沒算上。一個四千多萬的工廠,給人家用五百來萬拿去了,就這五百萬還要我們來做背書,拿我們墊背,再進行企業貸款。我操,天底下哪有這麼好的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