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初晴說:“人們對腦死亡的認同源自對死亡的新的認識。按照咱們靈媒大師老拓的說法,所謂死亡就是靈魂或是精神,或是叫‘氣’的東西離開了肉體,這個時候,死亡就隨著靈魂的離開,填充了靈魂的空間。以前的巴比倫人認為人的靈魂是寄托在人的肝上……”
“噗!”我差點沒忍住笑,“我還是第一次聽說靈魂是寄托在肝上的。”
離初晴道:“不奇怪啊,希臘人和中醫都認為靈魂是在心裏,因為所有的想法和意識,都感覺是自己心裏在想,所以大部分人都認同靈魂在心髒裏。而古埃及人在製作木乃伊的時候,是把心髒留在軀體裏的,因為這是複生的保證,而腦子則都用吸管取走扔掉了。有很多出土的木乃伊,其實拆開布片之後,本來是有心髒的,但是心髒是肉,不像骨頭能保存下來,所以腐敗掉了,也就找不到了。”
我聽得都入了神。
離初晴問:“都聽說過亞裏士多德和柏拉圖吧。”
我點點頭:“聽說過。”
現在很多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都有他們。
離初晴道:“嗯,他們的研究領域很廣,都曾經考慮到人的大腦可能是另一個重要的靈魂居住地,所以心和腦的爭論一直持續著,現在盡管人們還習慣性的把心和很多靈魂活動,例如愛情,情感和心聯係起來,但隨著科技的發展,醫學的發展,最終認同腦子才是靈魂的家,並用法律形式確認下來,腦子死了,這個人就真的死了,不管這個人的血是否還流動著,肢體是否還溫暖著。”
我問:“那心髒呢?”
離初晴道:“心髒停止了,人不一定死,還可以拯救,比如人工呼吸,做心髒複蘇,但是腦死亡了,那神仙也救不了。”
有道理。原來醫學界認為的靈魂跟大多人認識的靈魂居住地方是不一樣的,醫學認為靈魂在大腦裏,而我們的常識則以為靈魂在心髒裏。
離初晴說:“確認了腦死亡是人死亡的標準以後,為很多器官移植掃清了法律和倫理的障礙,特別是心髒移植,如果認可心跳停止是死亡的標準,那麼把一顆跳動的心髒移植給另一個人就變成了不可接受的事情,因為人們不能因為要救一個人而去殺死另一個人。如果非要這樣做,那就是關於道德和法律的問題了。”
對啊,現在器官黑市市場,不是都還保留著這種買賣器官的非法行為麼?
離初晴道:“不管器官移植在現在的醫院裏多麼流行,但腦子移植卻是一個難以逾越的障礙,但是現在醫學那麼發達,移植一個腦子也會慢慢實現。但是如果一個人腦子死了,當身體還依然健康,另一個人身體死了,腦子卻還活著,如果把兩個人拚接起來,把活著的腦子移植到健康的身體裏,就又是一個完整的人。但問題是,這個人是誰呢?是誰在活著呢?這個人的社會關係如何呢?”
離初晴轉過頭來,看著我,像是在給一個學生講課:“法國人探索性地移植了一張人臉,就引起極大的爭議,可以想象移植人腦後會怎樣。回想以前人們檢驗死亡的標準,是社會發展和技術進步使得死人不再受到虐待,盡管人們隻是想看看這個人到底死沒死,並無惡意,但回顧人們探索死亡的曆程,我們也僅僅是在探索的道路上,還有太多太多的未知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