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奉天更是行色匆匆,直到一座偏殿前,方放緩腳步。
殿前台階兩側各有二十一名帶刀侍衛,人人眼中精光內斂,顯然皆負一身不俗的修為。
軒轅奉天終於跨入殿內,入殿後,身後的殿門緩緩關閉。他雖是目不旁觀,卻已將偌大殿內的情景完全捕捉。
殿內居中而坐者身著錦袍、頭束金箍,大概四旬左右,此人身材高大偉岸,氣宇軒昂,雖不怒卻有讓萬眾敬服之威儀,全身有種不可掩飾的超然氣勢。
此人正是十年前威震邊陲的異姓王室——榮王!
榮王下首左側立著兩位老者,其中一人身著便服,神情慈和,大腹便便,頜下花白的胡須梳理得一絲不苟。此老者看似麵善,但滿朝文武對他卻莫不是又敬又畏,因為此人便是名聲赫赫的“笑麵鐵禦史”古硯,他一生之中不知懲治過多少貪官汙吏,鐵骨錚錚,因過於耿直,一生仕途亦是數度沉浮,饒是如此,他仍是初衷不改。
另一人則是清瘦老者,一身儒裝,此人乃太子太傅諸葛南山,深諳詩文禮教,所學博雜而精深,深得當今皇上器重。
與古硯、諸葛南山對麵而立者竟是臉蒙青巾,此人身材甚高,卻略略有些哈腰,他的十指極為細長,由他的滿頭銀發可看出其亦是花甲古稀之年。
堂堂榮王座前,何人敢不以真麵示人?如此情景,著實詭異。
但最為吸引軒轅奉天目光的,卻非這四人當中的任何一人,而是一個溫文爾雅的中年人。
此人赫然是慕容百川!
但慕容百川本為池城守將,在榮王府出現並無不妥,為何軒轅奉天對此反而大感意外?
當軒轅奉天的目光投向慕容百川此時,慕容百川向他微微莫測地一笑。
軒轅奉天趨步上前,走到榮王座前,施禮道:“草民叩見榮王……”
榮王含笑以手勢阻止道:“這兒都不是外人。”
軒轅奉天有些意外地看了古硯等人一眼,改口道:“奉天拜見父王!”
榮王頷首微笑,道:“起來吧。”
軒轅奉天依言起身,立於一側。
原來,軒轅奉天竟是榮王之子!無怪他對榮王府內的情形那般熟悉。
榮王起身離座,行至諸葛南山身前,恭聲道:“請二師伯上座!”
諸葛南山竟也不推辭,在榮王方才所坐的交椅上坐下了,此時若是有人親見權勢尊貴顯赫的榮王竟稱太子太傅為二師伯,不知會如何地驚愕欲絕。
但殿內眾人卻並無太多的驚愕。
因為,他們除了有一個世人所知的身分之外,還有一個不為常人所知的共同身分——無論是榮王、軒轅奉天,還是古硯、諸葛南山、慕容百川,以及那臉蒙青巾的神秘人物,他們皆是四大隱世武門中“皇門”的人!
“皇門”乃當年追隨軒轅黃帝的四士之一孫戰所創下的門派,孫戰精於行軍布陣,通諳兵書,智謀百出,乃軒轅黃帝麾下能征擅戰之驍將。奪得天下後,軒轅黃帝為封賞孫戰,遂賜姓為軒轅!
孫戰創下“皇門”後,皇門中人皆力求步入官宦之途,以輔佐明君,並在蚩尤戰族逆亂時,能更為直接有效地保護皇族。千百年來,不計其數的“皇門”弟子忠心耿耿輔佐明君,剿亂平叛。被世人尊為兵神的孫武、孫臏,皆是孫戰後人。
皇門雖為一隱世武門,但因為“皇門”所處的環境極為特殊,不少皇門中人為朝中大員重將,若是彼此間交往過密,也許會被不知情者認作他們欲結黨營私,如此一來,定會招來朝廷猜忌,反倒有違初衷。故“皇門”對門中弟子一向嚴加約束,若非有至關重大的事,絕不能輕易聚結。平時門中弟子多半隻知自己師尊為何人,而對皇門其他旁支卻知之甚少。
軒轅奉天乃孫戰後人,其父榮王名為孫中原。皇門中人一旦涉足江湖,則一律以當年黃帝所賜之“軒轅”為姓,軒轅奉天即為孫奉天。
軒轅奉天的真實身分一直是個秘密,世人隻知他是奉旨行俠的“皇俠”,卻不知他是權傾朝野的榮王之子。
“榮王”孫中原對諸葛南山等人道:“這便是犬子奉天。”
隨即又將軒轅奉天向古硯等人一一引見。原來那臉蒙青巾之人是朝廷的一個太監,名為曹公公。曹公公與古硯是孫中原的師叔,諸葛南山是孫中原的師伯。至於慕容百川,乃諸葛南山的徒孫。論輩分,竟是軒轅奉天的師兄!
軒轅奉天沒想到皇門中人竟有太監!
皇門因所處環境特殊,為不至招人耳目,不少步入仕途的皇門弟子再難有先前一般對本門武學勤加習練,常常耽擱於官場沉浮,故皇門弟子的修為良莠不齊,其修為高底絕不可以輩分而論。行軍布陣、運籌帷幄亦是皇門所擅長,論及這一點,軒轅奉天或許不如慕容百川,但論武功修為,慕容百川與軒轅奉天可謂相去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