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段(1 / 3)

喃說道,“梅長歌,你做到了嗎?”

“我沒有。”梅長歌坦然說道,並沒有陛下想象中的局促和不安,“執著真相和執著權利,都是一樣的。”

“為什麽,究竟是為什麽,我為什麽不能做帝君,為什麽就隻有皇族正統,才能繼承皇位。”陛下語無倫次的說道,“如果我是,我一定會是一位深受百姓愛戴的好帝君。”

“陛下,難道連你,不都也是這樣想的嗎?”梅長歌冷冷的說道,“否則,你又為何要處心積慮的去做這些事呢?”

“如果你把這些年花費在掩蓋秘密上的時間和精力,用在治國理政上,你恐怕早就成為你所希望的那種人了。到時候,天下太平,海晏河清,百姓們安居樂業,你拿刀逼著他們換帝君,他們恐怕也是不願意的。”

“可現在……”梅長歌輕輕的搖了搖頭,嘆息道,“陛下,如今亂世將起,你,便是罪魁禍首。”

3539第二百四十七章 百思不得其解

此事之後,陛下銷聲匿跡,再不願見梅長歌,隻將她和素衣拘在宮中。

精致的美食,安逸的生活,反倒讓正處於風口浪尖的梅長歌長胖了許多,令她感到萬分困惑。

雖說心寬體胖,但她這心,卻也未免太過寬廣了些,都快趕上波瀾壯闊的大海了。

這期間,梅清柔來見過她一次,照例是來挖苦諷刺的。她如今在太子府中,過得馬馬虎虎,頓時覺得被陛下軟禁的梅長歌,實在是太可憐了。可憐到急需她的照顧和慰問,才能勉強活下去。

梅長歌有一搭沒一搭的和梅清柔說著話,她和素衣困在宮中日久,總要想辦法從梅清柔口中套點情報出來,才對得起她那慘兮兮的耳朵,和笑得幾乎快要僵硬的臉頰。

“說吧。”梅長歌忍無可忍的問道,“你來找我,到底有什麽事?”

“我……”

梅長歌擺擺手,強硬的打斷了她的話,“你沒有那麽好心,我也不需要你的同情。”

此言一出,梅清柔沈默了下來,片刻之後,她深吸一口氣,臉上漸漸現出惱怒的潮紅,“這幾日愈發臨近的廝殺聲,你應該已經聽見了,楚青瀾的軍隊,三日前攻破京都外城,今日已與內城禁軍形成對峙局麵。願意跟隨陛下的朝臣們,都已撤入內城,太子和諸位皇族,也搬進了秦宮。”

“所以呢?”梅長歌不置可否的說道。

“如果楚青瀾真的攻破宮門,他是否會對我們斬盡殺絕?”梅清柔低著頭,略略有些慌張的說道。

梅長歌怔了怔神,目光灼灼的望著梅清柔,她再一次給梅長歌出了一個難題。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她的心中早有答案。

楚青瀾這個人,太重情誼,並不是做帝君的理想人選,但無論是隴西李氏還是清河盧氏,亦或是其他任何一位看重“正統”二字的朝臣們眼中,他都是獨一無二的人選。

原因無他,隻因為楚青瀾是迄今為止,他們已知的,唯一一位延續先皇血脈的皇子。不管他們這些人的目的究竟是什麽,既然想拿陛下的身份問題做文章,便隻能無條件的選擇楚青瀾。

況且,雖然楚青瀾這些年在朝堂政務上,沒有太多建樹,但在民間的口碑,還是極好的。

一方麵,他有梅長歌為他保駕護航,另一方麵,百姓們至今,還牢牢記著他在五王叛亂中立下的赫赫戰功,以及在戰後所遭受的種種不公正待遇。

古往今來,都是一樣的,人們普遍同情弱勢方,而對進攻方沒有什麽好感,這就好比自衛反擊和主動進攻的差別。

梅長歌的沈默,落在梅清柔眼中,倒又是另一番光景,她以為她在思考,在盤算,在權衡利弊。

而事實上,梅長歌在想的,絕不僅僅是答案那麽簡單的事情。